|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投资、收藏经验交流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40
    等级:游客

    今日 3 贴 | 昨日 1 帖
    39780 篇帖子 | 其中 25946 篇主题 | 29819 位会员
    投资、收藏经验交流
      主题:不容置疑,不用怀疑,个人的努力对命运而言是有作用的
      灵遁者 (画家)
    洗笔工
     
    帖子:49
    精华:0
    积分:208
    地区:陕西 西安
    注册:2019-06-02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25-08-21 20:50       1#
    第十二章:命运的拓扑流形分析和深化


    因为我也是从事玄学行业,关于超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听到的故事,肯定比大家多。而且我自身也学习了很多术数,我学这些术数的原因,基于写作和探索大于“事业”,所以关于超自然的解释,有必要深入。毕竟全球那么多人执迷于各种超自然现象。

    图片


    回答一个问到最多的问题:“老师,既然命运是存在的,那么个人努力,到底管用不?”

    答案是肯定的,不容置疑的,个人的努力对命运而言是有作用的。从“我”的定义,就能够看出来。因为“我”也是自身的变量,“我也是自身的”涌现。我是在实践中显示的,所以不要怀疑自己,大胆实践,大胆向前。就像一条河,影响它流速或者方向的因素很多,比如地理地貌,河堤,太阳,周围动物,植被……但不要忘了,“河流本身”也影响自己。

    还是以系统性框架回应超自然现象与鬼神存在问题的方案,既避免陷入独断论,又为大家提供认知工具:

    一、解释超自然现象的三层认知模型

    1. 信息拓扑层(量子-集体无意识耦合)

    现象类型:托梦、预知、心灵感应。 

    解释模型  

    人类意识具备非局域量子关联能力(参考Dean Radin实验),但需通过文化符号(如“鬼神”)解码随机噪声。 

    怎么理解呢?首先,量子物理中的非局域性指的是在量子层面上,两个粒子之间的状态可以即时关联,无论它们相距多远。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量子纠缠”,即两个粒子在一瞬间互相影响,超越了传统物理学中的“局域性”限制。

    将这个概念引入到人类意识领域,假设人类的意识本身具备类似的非局域量子关联能力,意味着意识可能不局限于大脑或个体的局部,而是能够在某种量子层面上与外部世界或其他个体发生即时的、跨越空间和时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理互动,而是一种潜在的、量子层面的信息交流。这一想法与Dean Radin等学者的研究相似,他们通过实验探讨了人类是否能在量子层面上进行“超感官知觉”(ESP)或心灵感应等现象。

    图片


    为什么需通过文化符号(如“鬼神”)解码随机噪声?

    量子层面的信息,尤其是量子噪声(量子世界中的随机波动),通常被视为没有明确意义的随机数据。但人类的意识并不简单地接收这些噪声,而是需要借助特定的文化符号来解码它们,赋予这些随机噪声某种结构和意义。

    文化符号,如“鬼神”或“神秘现象”,在这里扮演了一个解码器的角色。文化符号是社会或文化共同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建立的意义系统,通过这些符号,个体能够将混乱的、没有明显意义的感知(例如量子噪声)转化为可理解的、符合人类认知框架的经验。比如,某些心理现象或感知(例如直觉或超感官知觉)可能源自量子层面的波动,但人类无法直接理解这些波动,因此通过文化符号(例如“鬼魂”或“神灵”等的概念)来为这些现象提供一个“解释”。

    量子世界中的现象通常是随机的,并且伴随着大量的“噪声”——即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没有确定规律的波动。这些噪声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承载着某种潜在的信息。人类的意识,通过文化符号,能够“解码”这些随机波动,将它们转化为能够理解的认知形式。

    图片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人的某些直觉或预感,可能被解释为来自“鬼魂”或“神灵”的启示,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它们可能被视为某种未被认识的自然法则的体现。这种对随机噪声的解释,使得文化符号成为人类意识理解和整合外界信息的工具。

    总之,人类的意识具备一种量子层面的非局域性联系能力,能够感知并与外部世界或其他个体进行量子级的互动(如量子纠缠、超感官知觉等)。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灵遁者哲学书籍《重构世界》


    灵遁者: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