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书画市场纵横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18.97.9.174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546 篇帖子 | 其中 62584 篇主题 | 29323 位会员
    书画市场纵横
      主题:陈西汀教授山水画作品欣赏
      艺林翰墨 (经纪人)
    实习画工
     
    帖子:501
    精华:0
    画币:1208
    地区:北京
    注册:2022-07-2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24-04-11 10:46       1#

    陈西汀,原名陈锡亭,1939年生于山东夏津,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6年应日中好友协会邀请,赴日本东京美术馆,京都国际美术馆举办国展。1990年应邀德国国际展览中心邀请赴波恩市.托尔斯多夫市举办画展,并在波恩大学任教,李可染大师的得意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院长、世界华人艺术联合会中国书画研究会常务副院长、德恩波恩市“龙的画廊”艺术顾问。近年来,在国内“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香港等十多家报刊及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报刊上发表过多幅作品及评论。教学之余为国务院、北京人大常委会、国防大学、中南海及全国多处大宾馆作巨幅作品布置展厅。作品及艺术成就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宝鉴》等多种典籍。专著有《陈西汀画集》、《陈西汀山水画集》。


    IP:已记录 
       
      艺林画苑 (经纪人)
    洗笔工
     
    帖子:59
    精华:0
    画币:210
    地区:北京
    注册:2023-02-07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24-05-26 22:27       2#
    著名画家陈西汀教授自序 陈西汀,原名陈锡亭,1940年生,山东夏津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国际互联网成员、世界华人联合会书画艺术网成员、中国书画联谊网著名书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学院教授、德国波恩市“龙的画廊”艺术顾问。 近年来,在国内《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香港等十多家报刊及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报刊上发表过多幅作品及评论。教学之余为国务院、北京人大常委会、国防大学、中南海及全国多处大宾馆作巨幅作品布置展厅。作品及艺术成就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宝鉴》等多种典籍。专著有《陈西汀画集》《陈西汀山水画集》。 中国山水画展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飘溢着一股文化香风,也让我们闻到了一股优雅和闲逸之气。可以说纵情山水,伴随我喜欢和研绘一生。 1966年文革初期,全国各大院校停课闹革命,破四旧立四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纷纷响应,同学们因我出生在三八式革命干部家庭,选我为红卫兵头头。负责和中央红卫兵第一司令部联系,发放带有钢印的红卫兵证件,带领同学们在街道路口张贴毛主席画像及最新指示。借此我去了人民大会堂,负责把字画都换上毛主席语录。其间幸运的是碰上了傅抱石,关山月,二位大师在高达数十米的墙壁上复制“江山如此多娇图”巨制。在绘制过程中,前后观看用五六十米滑行轨道、高用吊车。我抽时间就去观看,画的结构紧密而豁达,画家用笔苍劲,快而准、慢而稳,画起来真是过瘾兴奋。到现在我感悟到画中国山水画,就是自己最适宜的,才迥去亲近。 上世纪60年代末,文革结束,全国生产恢复,我为了完成工业产品设计,及社会上应邀教学任务,踩遍全国各名山大川,风景写生。细研翻阅古今名人的字画资料,通宵达旦,实施细读临摹名家名作,后发现绝妙构图笔法,墨色,苍劲,练达,精湛之处都一一记下来,把他们当作人参、鹿茸、虫草、灵芝等名贵药材,加以组合配伍,五味调和,然后作画时加上自己心灵感应,这药引子,和谐共处,把药力达到极致。这就是“和”的哲学,是我们生活智慧,更是中国山水画,所以辗转千年,复古基础上再去创新,却依旧占据,中华民族绘画主流的重要原因。 1978年,邓小平副总理访日,开创了国家领导人访日先河,历史意义深远。在此期间我受托为外交部画礼品画,鬼使神差画作流到日本,参议长手中,非常喜欢顺口说“画的好,让作者来日本交流可好?”于是日中协会托人寻找我。较长时间查无此人。幸好,日中协会秘书长白西申一郎的弟弟,冢田先生来中国行商,碰到我同班同学吴国金(当时在中国纺织总公司工作),这样由吴国金引见,由日中协会邀请赴日本京都国际美术馆、东京美术馆两地举办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下发外字(86)第838号文件)。当时得到消息后,使我喜忧参半,喜的是有这样好的机会,简直目瞪口呆,这里面充满巧合、偶然、命运等等戏剧性因素,但不是戏,是人生本来面目,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忧的是我初学山水画,能作画,但手中无画。要完成画展任务,需要用百张画才成。大学期间,向田世光先生学习工笔花鸟画四年,此种画画起来较慢,半年完成是不可能的,但机会又不可失,这才尝到心急的滋味。为寻找实现主义不朽与永恒的路,冲破现实的种种艰难困境,只能寻求转型,画写意的中国山水画,知道根基不深,骨质清疏画的路子不宽,意境差……中国山水画对我就像棵小树刚扎根土里,风雨里努力求生,不过好事从天上来,国家级邀请出展,这样的诱惑一时真使人禁不起。花在枝头春意闹时,风吹花落时凄怆江潭。催促我的画向高、深、精快速发展。 于是我迅速查阅。解读名家名画,通宵达旦。坐伴临摹而创作,期间忙找陈叔亮院长指点,偶尔发现陈先生家中墙壁上挂有李可染先生的画,于是我冒昧求助陈叔亮院长引荐李可染先生,因他们是同道友,当时满口答应。陈院长跟我是在文革期间建立了友好的感情。当时陈院长进了牛棚(学术权威关押处),我有权走访牛棚,名为训话,实为关照。询问大家身体情况,其间陈院长让我带过书信。我的举动并非有先见之明,因大家当时还不知道我父亲也莫名其妙打成了走资派,靠边站了。文革后期,解放军和工人进住院校促联合,当时我去山东老家保护父亲,学院发了两份电报催我回校,我成了有三名解放军,三名工人和我组成的七人联合小组,我负责写材料逐个解放黑帮,陈院长是首期解放的。 李可染先生是我从小仰慕的老师,能得到他的指点,希望看到李可染先生的杀青之作“万山红遍图”那是李可染先生傲岸不群的个性和毛泽东超越常理“大数据”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绘制了雄浑的艺术氛围和磅礴的艺术张力的巨作。用色脱俗,气势和力度更是大的惊人。使中国山水画具有了震古烁今的力量。 李可染先生家中造访者多为艺术上颇有建树的。我作为一个艺术浅薄初学者,能够幸运的受到李可染先生的垂青,实属破格。这源于陈叔亮院长早来电话告之,李先生非常重视对我根基上的培植,言传身教指点帮助。 敏感纤细,艺彩风流的李先生用短短时间,把自己曾经拥有的最好的烟雨江南,最繁华的一切,通过身心力道、画技传授于我。使我以后看世间万物便飘逸灵动起来。 去日本办美术展览时间已定,一切具备只欠东风,就是需要一定数量字画。急中生智,中国山水画需数遍才能完成,画了头遍等墨色干透再画第二遍。这是等不起的,那只能数张一起制作。为把山石画出质感,首遍需画纸下垫上毛毡,使墨色吃透,而后再平板画之,干用湿破,湿分五色。反复数遍再着色均之,这是以快得来之法,满出效果,那继承传统又出新意。事后我把数张新作拿去,让李可染先生指点,李可染先生看后鼓励我说:“画的好,重写意,墨色好。”(见人民日报87年5月20日海外版)并给我出国办画展的画册题写了书名一一陈西汀山水画集。李可染先生对我的鼓励我终生难忘。 赴日举办的画展,深受欢迎,日中协会会员助场,为举办单位获得丰饶的财产。风光回国后习惯了天天阅读李可染先生的画作,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可以说这是偶像崇拜和效仿。对李可染先生的画作精心临摹,从此以后我作起画来无论怎样加强变化也存有可染先生绘画的味道。 80年代,在国内社会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字画市场繁荣,需求量增大,我借助出国展览的名气,众人蜂拥求画,处处频频被邀请笔会,走遍全国。借此机会在全国各地风景写生,出尽了风头,受到群众的赞赏和尊敬。在这过程中使我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现场作画,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了我作画笔法潇洒自然,形式耐看,雅俗共赏的风格。在一次笔会上有一外宾来访,查艾克先生,西德人,见面后首先说,喜欢我的画是通过日本朝日新闻播放,日本协会邀请我举办画展的消息及他的朋友付立德(中国留学生,我的同学)介绍而知的。我高兴极了,初次见面现场作画,作为纪念,查艾克见画,非常喜欢,随口发问:“这是画的中国什么地方?”问的我一时发蒙,画就是江南山水,青山绿水。自己也不知画的什么地方。我想了想问查艾克先生,到过中国四川成都吗,他说没去过,于是我说画是四川成都一一都江堰。 山是郁山,山下水是锦江,锦江像锦缎把都江堰分流消除了水灾。此画挂在家中,祝贺你全家人,有吃有穿……没等我说完查艾克先生便把画收了起来要收藏。顺手拿出厚资送我作为润笔费,其乐陶陶,其乐融融。 看来这个事情有些作秀成分,但绝非玩弄忽悠的妙作,因中国画最讲究的是意境,使画面不但好看,还达到了精神上的某些满足,天天看,天天高兴,为最佳。笔会整个过程神速而奇妙,仿佛一个梦境,查艾克先生当众送我一个拥抱,自然重要的是-一结良缘。 1989年底由查艾克先生运作,我应西德国际展览中心邀请,赴西德波恩市,托尔斯多夫市,两地举办画展,并在波恩大学任教,在此活动中使我对绘画获得极大兴趣及交流机会。行程结束后很快就投入创作,翻遍名人名画资料,顺带研读有关山水画著作,感悟纵观从古到今文人水墨画,一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的独特处,即能顺其自然,双能将自然的智慧融入生命,然后彼此融合贯通,从而达到人生的高妙境界,特别值得玩味。 通过数次参加全国大小笔会,和群众广泛接触,亲历了和群众的沟通交流的现实场景,听到了对自己不知道多少的赞,得到了不知道多少个笑脸,热情洋溢地高度评价,恍然大悟,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人的成长是脱离不了真实的人际沟通的,这样的人际沟通,激励了我的意志,激发了我的创作的热情、灵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写生创作中,消化发挥,调整创新发展。寻求文人山水画用笔用墨丰富变化。方修稳、准之功、笔迅疾、可善终。追求画的风格及精神气质和现代人的观赏习惯融合起来。在这生意盎然的人世间,纷至沓来向我求助绘画,想来想去主要原因:幸运的是我生在毛泽东时代,绘画有机会受众多名家指教,后又踏遍全国名山大川写生,在“师古人,师造化”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开拓,探索,并逐渐形成独具他人无可替代的个人风格的中国山水画。再者,平时注意收取润笔费的多少,因要画的人多种多样,有的巨资收藏,有的拿来疏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的用来美化大厅、房间,还有经销字画的老板参加,一句话,润笔费,让求助字画的朋友满意,并会老想着你,做永久的朋友。我和画友交谈中知道:把润格费标低了,会降低自己的声誉。于是把润格费标的较高,这样要画的人就少了,作画就会放慢。画画就像练习武功练得多了,功力就大了,画的路子也就宽了。对我来说做的画需求量较大以至于每天通宵达旦的做画。 中国山水画不光是文人的玩味,更是召唤的一种历史记忆和人文沉思,它比美丽的风景更让人深深地记忆,僻处云贵高原山区的这方水土,长江黄河流域的这方沙田。 我大半精神投入了对中国山水画的研读,纯奉天意,现已获得了世俗意义的充实,又得到了理想意义的点缀,总是把自己和自己的艺术融到传承里头去,在前人基础上,留下一点的痕迹,这样不枉在世一趟,得到了许多人催促的创作,热烈赞赏。以资收藏画作,更是有的人热心帮助,举办画展,传授技法,鼓励等等,这些人注定是我生命中的慰藉,这一切据说都是:“因了冥冥之中的缘分”,我已到了老迈之年,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抛砖引玉,只希望后来人做到通就古今之变,明悉继承与发展。

    IP:已记录 
       
      艺林画苑 (经纪人)
    洗笔工
     
    帖子:59
    精华:0
    画币:210
    地区:北京
    注册:2023-02-07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24-05-26 22:28       3#
    独特感悟自从我考入国家艺术最高学府一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成绩全优毕业。这是我一生旅途中一次很有意义的攀登。5年来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锻炼,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使我终身受益。 中国花鸟画是主要科学之一,历史悠久,归根是人文智者的游戏。讲究构图造型之外的意境,深厚积淀。笔墨生动。简括传神,变化统一,奔放精细,程式严谨、耐看、有味。因此,慢慢产生了兴趣。 中国花鸟画的美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任何画作无法取代。像一朵盛开的鲜花,靠强烈色彩浓郁香味,用来招蜂引蝶,替它完成传播花粉的使命。这美的背后,其实就是中国花鸟画,让众人耐看喜爱,从而隐藏着生命存活延长生命的愿望,这就是千年来中国花鸟画没被淘汰的原因,反而有所发展。 八十年代初,国家经济开放艺术文艺兴起,字画在社会上需求增大,求画往来不断,这样的诱惑使人一时真禁不起。但自己知道绘画根基不深,骨质轻疏,画的路子不宽,意境差……”正是花在枝头春意闹时,风吹花落时凄怆江潭。为了教学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积极打造生存资本。于是一方面找先生请教,一方面通宵达旦的临摹中国名画。着重对李可染、傅抱石、齐白石、赵少昂,徐悲鸿等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并研究他们的笔墨技法,几年下来已达到乱真程度,汲取了名人用笔用墨用彩的绘画技巧,当自己作起画来,得心应手,尝到甜头,从而也树立了自信心,自己天性喜画,留心于画,能够辩出画的好坏,悟到画的关键处。能做到自己的喜爱和现代大众的喜爱相融合。还能纵览社会发展寻找出自己的坐标,中国花鸟画那既然构图造型之外主要是画的意境,笔厚墨沉的功力。这笔下的功夫是瞒不住内行的,所以暗下决心下苦力,只有广学中国文化,读画论,画史、诗词、古文、历史、哲学、心理学……再通过实践,别无他法,数十年光阴,即漫长又短暂,在这绘画艺术长河中,有人长期驻足,有人几度起落,有人匆匆来再悄悄的消失。而我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得苦干着,培养了我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加深了对中国画的情与爱。就是这种爱好构成了我一生勤奋工作的原动力。 几十年过来,使我领悟到,在名利场的世界里,名利是世间最美妙的一件东西。首先就是丰饶物质作怪,为名为利,悲悲欢欢的一幕幕,一而再、再而三地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推推搡搡,跌跌撞撞,热热闹闹。我也在其中,几十年来我在日本、德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地区举办画展,印象较深的有日本、西德。1986年应日本中日协会邀请赴日本京都国际美术馆,东京美术馆两地举办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85)838号文件)深受欢迎。有中日协会众会员助场。为举办单位获得丰饶的财产,1989年被西德邀请,赴德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画展,展出期间正是元旦前夕,各大商场都在组织促销活动纷纷邀请我们现场作画助兴。每天群众蜂拥排队求画,我现场以“竹”,“麻雀”为题十几分钟画一张,数日过来为组织者创下丰饶财产。这也是使我获得极大兴趣及交友机会,在国内社会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处处频频邀请笔会使我走遍全国,因此在精神与物质上达到了一定的满足,出尽了风头,受到群众的赞赏和尊敬,最使我不能忘记的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在昆明市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全国大型笔会,全国选出99名著名画家参加,这次使我得到学习的机会,大开眼界,大会领导喜欢我的现场作画,让我到台上合影,使我的画作形成笔法潇洒自然,形势耐看,雅俗共赏的风格奠定了基础。1994年初,中办传出消息,选用一张字画为邓小平祝寿,在京画家纷纷回声相应。当时我是画山水的,想到民间年画中老寿星怀中抱一寿桃预祝长寿。于是我画了寿桃,没料想初选两幅,一张是董寿平画的松,另一张就是我画的寿桃。不过要我重画,因为题款中“万寿无疆”一词不适。后只用了我的一句“伟伟大哉”。另题上“绘宏图”,“众人祝长寿”等句。 从此,人人纷纷向我求助画桃,尊敬的中央首长叶剑英、李瑞环、李岚清等都用不同方式纷纷让我画寿桃。 中国花鸟画:一要耐人寻味,二要给人以遐想,从文理角度讲,善解人意。且富情趣,浅者见其浅,深者识其深,记得有一次参加在北京怀柔的笔会上,有一位观者事后向我求画,画资丰厚,但条件是画一张八尺的画,内容是八只喜鹊站在红叶树上,于是,我问什么想法,求画者说,八只喜鹊是发财的意思,因为八和发同音,当看到红叶树时,我就会想到招来事业红火,使我邃悟到,人是一半活到现实中,一半活在梦想中。以梦想的有滋有味来调现实的枯燥无味,所以一副好画首先好玩儿,既然好玩,何必当真,是看画的人还来不及辨其好坏。就立即被心向往的好玩儿吸引了,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那便可宁可信其好就不愿意信其坏了。坚信人们精神需求,定能胜过物质追求。 多年来通过研习中国花鸟画,有所感悟,除在画理上深究外,要注重练习笔法、墨法。下面我总结出:“三字经”望大家一起品赏: 画的俏,雨雾罩。画的美,颜色缀。画的帅,运笔快。画的宽,人爱观。画的妙,意境要。画的秀,白留够。画的拙,笔墨刻。画的清,黑白明。 作画时还要注重不怕失败,把失败当成块石头。不能让他绊脚而要踩上去,就会翻得更高,前进的更快或走捷径,画画写字哪有不失笔的时候,画坏了不要停笔继续画下去,再改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耆宿之年想说的话: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中国画同驻,化为无限生命中。让后来人会自省和进取,也许可以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走进书画,获得兴趣,创造美丽。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