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买画
卖画
找画家
看画展
找美术馆
我的画室
我的画室
•
修改个人资料
•
推荐画家
•
提交美术馆
•
发布新闻
•
我发布的信息
•
出售中的作品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美术批评
>
【出山论道】国宝更名谁说了算?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88
等级
游客
发贴
{USERPOSTS}
积分
{POINT}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共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18
位会员
美术批评
· 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标 题:
内 容:
日前,央视主播在播报一条文物新闻时,将“司母戊鼎”念成“后母戊鼎”,引来不少热心网友的质疑,最终引出了国家博物馆早已悄然将国宝级文物“司母戊大方鼎”更名为“后母戊大方鼎”的“旧闻”。
早在去年12月19日国博就曾作出回应,国博介绍,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而目前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上,沿用的依然还是司母戊大方鼎的名称。甚至在国博自己的网站上,也还存在着两个名称出现在不同栏目中的混乱现象,让人不禁发出疑问:国宝更名应该谁说了算?有没有更科学的程序让新名称能够迅速向社会公开和推广?
“其实司母戊很多年前就已经改名了。”著名青铜器鉴定专家贾文忠告诉记者,在1999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物三字经》一书中,就已经有了“后母戊 鼎中王”的说法,而该书的编者是国家文物局所属的中国文物报社,实际上是代表国家文物局编写的。贾文忠介绍,文物定名的原则一般是:有字以字为主,无字以形为主;不过,给文物起名并没有一定之规,一般是谁最早发现的就以谁为主,比如出土文物一般是由考古队征求专家意见后在发掘报告里就定出来了。
著名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介绍,最初起名“司母戊”的时候,专家认为“司”和“祀”字相通,应该是祭祀的意思;但是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这种说法就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因为商代的字体较自由,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所以“司”和“后”字形可以一样,而这件青铜器的器主又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因此从意思上来说更名为“后母戊”更为确切。
早在1983年就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也存在着多个名称混用的情况。除了“马踏飞燕”外,还有“铜奔马”、“马超龙雀”、“飞燕骝”、“天马”等,不同的名称被不同观点的学者采用,并在社会上推广,造成社会声音的不统一。“其实司母戊更名是好事,说明文物进了博物馆没有成为‘死’的藏品,而是在不断地被研究并有新的发现,如果在更名的过程中能够遵循一定的程序,及时公开地向社会进行宣传和说明,既避免了这种混乱情况的出现,又可以借此普及文物知识,结果会更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首都博物馆研究员王春城认为。
论道更多评论:
http://home.chushan.com/article/cate/cid/7708
删除该帖子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系统设置
|
隐私权保护
|
城市导航
|
艺术网站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
鲁ICP备10209082号-3
-请选择页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