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买画
卖画
找画家
看画展
找美术馆
我的画室
我的画室
•
修改个人资料
•
推荐画家
•
提交美术馆
•
发布新闻
•
我发布的信息
•
出售中的作品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美术批评
>
刘工 | 修禅的审美情趣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204
等级
游客
发贴
{USERPOSTS}
积分
{POINT}
今日
0
贴 | 昨日 1 帖
共
76645
篇帖子 | 其中
62671
篇主题 |
29695
位会员
美术批评
· 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标 题:
内 容:
刘工 | 修禅的审美情趣
禅宗作为完全中国化的佛教新宗派,不仅全面彻底地改造了
外来
佛教,而且
变成
了一个广泛的、影响深远的社会运动
。
由
禅宗思想提出
的
一套全新的宗教哲学,其中的许多观点
,
特别
是
在
人的“
心性
”
问题
上
,
其
意义远远超越
了
宗教教义
,
而且具有了普遍的思想
与
理论
的
价值
。
唐代文人热衷于结交禅僧,接受新的禅思想,
追求
习禅生活
的状态,由此而影响了中国历代文人与画家。
禅
——为中国绘画艺术增添了灿烂的光辉。习禅
画家
的作品意境深邃
、
空灵脱俗,充分体现出禅学对
画家
的
思想
影响。习禅可以使人深刻体会到,是禅的
思想
力量,使
历代画家
获得如此超人的智慧;是禅的
精神
内涵,使
历代画家
取得如此深邃的艺术魅力。
诸如,唐代
王维习禅,
北宋
苏轼
、
米芾习禅,南宋梁楷习禅,
元代
赵孟頫
、
倪瓒
、
吴镇习禅
、
黄公望修道,
明代
董其昌习禅
,
清代金农
习禅
。以及历代著名的
僧人画家,
如唐代
道芬
,
五代
贯休
、
巨然
,
宋
代
修范
、
惠崇
、
居宁
、
法常
,元代
文诚
,
明代
宋旭
,
清代
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清末民初虚谷等,他们
在
中国绘画史中都
占有重要的一席
。
近代以来
,如
吴昌硕
、
黄宾虹
、
齐白石
、
张大千
、
潘天寿
等虽不是出家僧众
,
但基本都以“居士”自称,对“禅”都
非常醉
心,他们的作品
或多或少的
都潜入了“禅”的意趣,只是在形式上
各有
艺术化的
表现
。
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里,意境是一种寂静无声的,又是一种心旷神怡的视觉体验。意境的空间就是绘画构图的整体,不是虚空的,而是一种画面流向心灵的诗,并把诗引入到一个奇异的感受里。意境又叫境界,最早在《周易》中就解释了“象与意”的关系。虽然《周易》中所讲的象是指卦象,而不是艺术形象,但它与艺术的形象有着相通之处。
而且
《周易》中所说的象,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周易》认为立象是为了尽意,意在《周易》里,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可以概括,实际上有无穷尽之意。这一思想观点,无疑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是相通的,强调的是艺术创作中“心”的能动作用。这些观点
是
《周易》的“象与意”进一步
得到了
深入
的
发挥,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创立了中国化的禅宗法门体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美学理论中的意境论。
其实在中国
画
史上
,
也
有一部分文人和
画家
不愿接受儒家的思想。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心底里就厌恶入仕,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致使有些人自然的渴望与山泉为伍,因而寄托于绘画能够把自己带进宁静的世界。在这种情形下,
画家
追求禅宗思想是解脱尘世愁闷的最好途径。
删除该帖子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系统设置
|
隐私权保护
|
城市导航
|
艺术网站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
鲁ICP备10209082号-3
-请选择页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