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买画
卖画
找画家
看画展
找美术馆
我的画室
我的画室
•
修改个人资料
•
推荐画家
•
提交美术馆
•
发布新闻
•
我发布的信息
•
出售中的作品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
青铜器与中国制造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31
等级
游客
发贴
{USERPOSTS}
积分
{POINT}
今日
0
贴 | 昨日 1 帖
共
39782
篇帖子 | 其中
25948
篇主题 |
29825
位会员
站务公告
· 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标 题:
内 容:
一件身首分离
80
余年的国宝青铜器“皿方罍”,今年
4
月经湖南省博物馆牵头,由该省多位企业家出巨资,把它的器身从海外购回,使这件青铜重器终于盖身合一,回归祖国供国民参观。这件
3000
多年前的“工业产品”,器型外观设计相当漂亮,工艺制造何等精密、精致,彰显了
3000
年前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通过这件国宝文物,国人再次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001
年,“皿方罍”由佳士得拍出
924.6
万美元的“天价”,创当年中国青铜器拍卖的世界之最,引起轰动效应。当时,笔者也心潮澎湃,产生了把它复制下来的想法。在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的安排下,笔者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秦永福、新民晚报记者林明杰等一行四人到达长沙,然后兴致勃勃地来到马王堆边上的湖南省博物馆。
在湖南省博物馆贵宾室,工作人员戴上白手套,从库房中双手捧出这件“名声在外”的“皿方罍”之盖,轻轻放在茶几上。我们一行四人,也带上白手套,拿起放大镜,怀着一颗激动、自豪的心,仔细认真地开始欣赏,观察这件多少人想看却看不到的国宝文物。其器盖有
30
多厘米高,
40
多厘米长,
30
多厘米宽。我们一行也算见多识广,但还是被眼前这件“国宝”震住了:“皿方罍”制造于
3000
多年前,经过多少风风雨雨,还保存得如此精美完好,真不可思议。这件商代青铜酒器,体型壮硕,全身以云霄纹为底纹,铸造得很精致,云霄纹比头发丝粗一些,但每组纹饰都非常清晰,立体感很强。
3000
多年的风雨锈蚀,居然对这件重器毫无作用,它仿佛新的一般。在底纹上再饰以兽面纹,这是全器的主纹,空隙处填夔龙纹,非常富丽堂皇。四个角和四面中间饰八条粗大扉棱,在主棱和扉棱上再饰云纹。我们四人边看边轻轻抚摸,无不赞叹老祖宗了不得。这件青铜器的纹饰有四个层次,仿佛是一层叠一层,但没有杂乱的感觉,其工艺复杂,制作精美,器型漂亮,真是绝无仅有。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结果,秦永福还真看出了点门道—这件器盖的纹饰有个规律,它以四个角和四个面扉棱为中心,每个扉棱两边的云霄底纹都是对称的,但盖顶处有一对云霄纹却不对称。也就是这一不易被人察觉的“细节”,使我们明白,这样一件精美的重器,是不可复制的
!
它的纹饰太复杂了,今天能如此轻轻抚摸,零距离欣赏,已大饱眼福,心满意足了。
2013
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中国的出口产品,尤其是机电产品,总给人不够精致的印象。说起制造,在世人的记忆之中,美国是休闲制造,英国是经典制造,法国是浪漫制造,日本是经济制造,德国是精密制造。相比这些制造业大国,笔者认为,中国在
3000
年前已把如此精密、精美的大器制造出来了,制造水平已是世界一流
!
在现代中国,尤其是造船、汽车、飞机、装备业等重工制造行业,都应该去湖南省博物馆好好看看老祖宗在
3000
年前制造的工业“重器”,研究探讨一下先人为何能做到世界一流,为何能做得如此精美、精密,应该是会受到启迪的。
文章来源荣盛
拍卖公司
:
http://www.rs-pm.com
删除该帖子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系统设置
|
隐私权保护
|
城市导航
|
艺术网站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
鲁ICP备10209082号-3
-请选择页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