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买画
卖画
找画家
看画展
找美术馆
我的画室
我的画室
•
修改个人资料
•
推荐画家
•
提交美术馆
•
发布新闻
•
我发布的信息
•
出售中的作品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
文物鉴定进入荒诞时代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85
等级
游客
发贴
{USERPOSTS}
积分
{POINT}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共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8
位会员
站务公告
· 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标 题:
内 容:
据了解,鉴定的困局目前很难解。就算鉴定有误,哪怕是故意乱讲,鉴定者以一句“水平不够”就能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因为,即使是相对权威的鉴定机构或者专家,在鉴定中出现不同意见也很正常。这是鉴定本身的特点和难点,却被有些人当成了可钻的空子。
近日,现身某鉴宝类电视节目的一件现代熨斗状青花瓷引发热议。这档鉴宝节目官方微博发布“专家辨宝秘笈”称:此物是清晚期的“熨斗”,其胎底粗糙,釉色笨拙但通透,青花样式简约,有清末民国风格,可以确定是真品,不是仿造品。面对这样的“秘笈”,网友
3
天内评论、转发近
3000
次,几乎一边倒地“欢乐”了,“这不是夜壶吗?”有人嘀咕,瓷器底部没有施釉况且不平,怎能当熨斗烫衣服?也有人指出,从汉朝到近代,几乎所有熨斗都是金属质地,造型设计变化也不多,都是水瓢形状,与现代的熨斗并不相像。这到底是学术问题高深得曲高和寡了,还是暴露出了某些所谓“专家”的无知?
这类看似荒诞的鉴宝事件近年来频出。
2012
年
12
月,郑州一对兄弟状告鉴定专家的官司闹得沸沸扬扬。
2009
年这对兄弟带着家传的题款为“乾隆御笔画松并题”的《嵩阳汉柏图》参加一档鉴宝节目时,现场专家将藏品鉴定为赝品,私下却又指点他们将藏品以
17
万元卖出,当时这对兄弟以为自己捡了个便宜。结果,就是这件藏品
2010
年在拍场上拍得
8736
万元的高价。
2012
年
7
月,号称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明永乐青花“热水瓶”现身一档寻宝节目时,闹了笑话。破绽出在瓶底字样“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太监怎会知道现任皇帝的庙号?当时,却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为这件藏品“保驾护航”。
2012
年
1
月,被曝“穿越”的汉代玉凳也得到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等专家的力挺,并在拍场拍得
2.2
亿元的天价。其实,汉代人是席地而坐的,凳子是在“胡人”的连裆裤传入后直至唐朝才逐渐出现的。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得数
2011
年
9
月东窗事发的金缕玉衣骗贷案,一件由商人自制的“金缕玉衣”竟被
5
个故宫“泰斗级”文物鉴定专家指为“出土真品”,估价
24
亿元。
作为文物市场上关键一环的鉴定,本应肩负起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责任,如今却成为继文物造假之后的又一个乱源。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文物市场上,所谓的鉴定专家层出不穷、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鉴定证书随意买卖也不是秘密,颁发证书的机构五花八门,或者颇有官方气息,或者颇有学术色彩。而事实上,目前国内没有一个权威的专门机构对鉴定专家的资格进行认证;任何鉴定证书也均不具备法律效力,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只代表鉴定者的个人意见。
据了解,鉴定的困局目前很难解。就算鉴定有误,哪怕是故意乱讲,鉴定者以一句“水平不够”就能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因为,即使是相对权威的鉴定机构或者专家,在鉴定中出现不同意见也很正常。这是鉴定本身的特点和难点,却被有些人当成了可钻的空子。
拍卖
,
古董拍卖
,
古玩拍卖
,
拍卖公司
,
广州拍卖公司
,
瓷器拍卖
,
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
:
荣盛国际艺术:
http://www.rs-pm.com
删除该帖子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系统设置
|
隐私权保护
|
城市导航
|
艺术网站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
鲁ICP备10209082号-3
-请选择页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