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买画
卖画
找画家
看画展
找美术馆
我的画室
我的画室
•
修改个人资料
•
推荐画家
•
提交美术馆
•
发布新闻
•
我发布的信息
•
出售中的作品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
另类眼镜收藏 名家制作名人用过价值更高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71
等级
游客
发贴
{USERPOSTS}
积分
{POINT}
今日
0
贴 | 昨日 1 帖
共
39786
篇帖子 | 其中
25951
篇主题 |
29835
位会员
站务公告
· 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标 题:
内 容:
当今的收藏领域涉及面很广,普通收藏者受限于财力、鉴赏、资源因素,想要达到一定的收藏境界难度不小。因此,有不少藏家独辟蹊径,专门收藏相对冷门的杂项藏品,如此不仅在经营方面更为得心应手,也容易取得成就。用料考究、制作精美的古董眼镜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另类收藏。
眼镜最早诞生于十三世纪的欧洲,明代中期时由胡人客商带入中国,属于极为珍异的物品,当时一副眼镜需以数匹良马才能
换得。明宣宗曾将眼镜作为福利,
赐给左右的近臣。当时的眼镜,已经初具现代形态,镜片采用玻璃(
1458,-28.00,-1.88%
)
制成,比铜钱略大,镶嵌在金属的镜框内,可以折叠
开合,专供年迈眼花、无法看清小字的老年人使用,名为靉(à
i
)靆
(
d
à
i
)。本意是形容云气浓郁弥漫、天色昏暗的样子,用作眼镜的名字,则有一扫阴霾、
重见光明的意思。
直到明代后期,眼镜还很少见,以至于当时不少人都以为眼镜是用出自西方的海贝制作成的。明代著名书法家丰坊说:“乃
活车渠之珠,须养之怀中,勿
令干死,然后可照字。”认为眼镜是用车渠贝制成,是有生命的物事,不用时须放在怀里养护
,勿使其失去水分干死,才能用于照字。清初,眼镜随南洋商船大量进
入中国,但价格依然贵逾珠玉。此时的眼镜,还无法
直接戴在脸上,写字作画的时候,须以一条绫绢系在眼镜框的两边,然后缚于脑后,才能清晰了然。后来,广东
的匠人根据
舶来的眼镜用水晶仿制,品质更出其上。康熙年间,大臣孙岳颁因年老眼昏,获皇帝赐给水晶眼镜。庶吉士蒋廷锡时任内廷
行走,见状也代自己的母亲曹
氏向皇帝讨要一副眼镜,康熙满足了他的要求,被视为极为殊荣之事。眼镜在此时,还只是达
官贵人、富有财力者的用物。
而到了清代中后期,由于城市高度商业化,加之受不断涌入的西方文化影响,不仅市井商贩戴眼镜是常事,一些视力无损的
豪门闺秀,以及读书人,也以
佩戴眼镜为时尚,表现自己的优雅高贵,彰显温雅的气质。清末讽刺小说《文明小史》的第二
十四回写道:“他的名望也渐渐低下去,只好穿两件窄袖的衣服,戴上
副金丝边的眼镜,风流自赏。”就是那一时期社会风
气的真实再现。
早期的眼镜,镜框多用玳瑁、象牙、兽骨、金银、白铜等材料制成,镜片则用天然水晶。一些眼镜的镜框上面还刻有花纹图
案,以寓吉祥;或者刻有制作的店铺字号、使用者姓名、眼镜的生产年代及时代背景,可以一目了然。
而收藏眼镜,材质的高低、外形制作的工艺、以及品相是否完整、纹饰图案的精美程度、文化情趣,都是需要参考的标准。
如果是名家制作或为名人用过的眼镜,收藏价值也就更高。
拍卖
,
古董拍卖
,
古玩拍卖
,
拍卖公司
,
广州拍卖公司
,
瓷器拍卖
,
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
:
荣盛国际艺术:
http://www.rs-pm.com
删除该帖子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系统设置
|
隐私权保护
|
城市导航
|
艺术网站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
鲁ICP备10209082号-3
-请选择页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