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买画
卖画
找画家
看画展
找美术馆
我的画室
我的画室
•
修改个人资料
•
推荐画家
•
提交美术馆
•
发布新闻
•
我发布的信息
•
出售中的作品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美术批评
>
艺术资本主义的实验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41
等级
游客
发贴
{USERPOSTS}
积分
{POINT}
今日
2
贴 | 昨日 0 帖
共
39776
篇帖子 | 其中
25942
篇主题 |
29817
位会员
美术批评
· 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标 题:
内 容:
艺术和批评:作为一种符号资本
从二○○五年下半年艺术市场泡沫热开始以来的两年半时间,经济的繁荣并没有促进艺术的突破和创造力的提升。随着资金注入的越来越多,中国当代艺术就像一列刹不住车的列车,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想挤上这列车,生怕再没有下一趟。艺术市场越来越像疯狂的股市,不断地有海内外资金注入。资金来源也越来越复杂,有山西煤矿老板的资金、有洗钱的资金、有欧美基金会的资金、有房地产的资金、有银行的资金、有上市公司老板的资金……
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藏家把钱像添燃料似的疯狂倾进火车头,加盟的资金和新贵的增加,让艺术界的权力结构也在发生变化。70%的收藏家都是这两年加入的,像希克这样的老收藏家已经被稀释为少数群体,游戏规则就由占资本人口多数的新人群来决定。新资金的大量涌入带来的是收藏量、画廊、拍卖公司的急剧扩容,现在是钱多、画廊多、拍卖公司多,都需要大量艺术品来维持销售和流通,幸运的“七○后”、“八○后”的年轻艺术家首当其冲地成为市场扩容的收编对象。张晓刚从出道到成名几乎花了二十年时间,但后面的艺术家实际上的磨难周期不断缩短,甚至几乎没有。“七○后”像李继开、秦琦毕业后最多被埋没了五年,“八○后”像张鹏、迟鹏毕业后一年就成名了,而二○○七年中央美院的几个雕塑系学生,毕业证书还没拿到,就已经在以六位数的价格卖作品了。画廊、拍卖以及新加入的新贵藏家直接跑到小艺术家的工作室,使得原来江湖艺术圈由几个“大哥”操控展览和销售渠道的格局被打破,所有的中小画廊都在主动出击,搜遍美院、熟人圈和聚居艺术区的各个群体,使得成功和出名的机会和渠道迅速地多元化。由于大大小小的策展人都能找到一个画廊提供多少不等的资金做展览,画廊体系也培养了新一代艺术家的人格模式。现在的新一代小明星艺术家都属于腼腆型,不善说话不熟市场,甚至怕见陌生人。但他们很幸运,赶上了一个由画廊替他们打理一切的时代,就像歌星、影星与经纪公司签约。
但他们也赶上了一个不幸的时代,批评家和艺术家之间真正的交心和灵魂交流的时光再也不会有了。这个时代是个一切都要收费的时代,每一次合作都要单次结算。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让一起为共同的理想做事不再可能,而是在做事前先要谈好利益分配,做完事马上结算。艺术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实验,在学术收费制上表现得比西方更彻底。现在,批评家已经不愿意再免费给艺术家写文章了,策展人也不愿意再自己贴钱搞前卫艺术展了,他们认为,所有的艺术都带有商业性质。其实,这里涉及的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前期,批评家和策展人都是在将自己的青春、理想、激情和受难精神贡献出来,这是现在即使一百元钱一个字也买不到的。从这一点说,方力均、张晓刚们还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一个彼此义无反顾、不计得失的时代,前卫艺术的神话就是这样建构起来的。所以,这一次艺术市场热也是中国前卫艺术神话的最终破灭,而这要归因于收费制和单次结算制的实行。为什么要实行单次结算制呢?因为理想变成资本和销售狂欢的那一天,没有多少人会顾及以前做过奉献但不好意思开口要求结算的人。
所以,开口收费成了学术界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一门实践课。在人人觉得收费制正常的时代,你不好意思开口而为别人做了事,别人也不会因为不跟你结算而内疚,而是反过来嘲笑你,谁叫你自己开始不讲清楚!这样,为免遭伤害和以理想名义的无偿劳动,就只能“从此各自管自己,做一次就结一次账”。“八五新潮”以来穷兄弟帮穷兄弟的江湖情怀也就此结束。伦理价值观在这里完成了一次洗心革面的更替。
收费制在艺术界以前也有,但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迅速蔓延,就像在拳击台上对垒。批评家写文章收画或高额稿费,艺术杂志收版面费和画,画廊、美术馆收画抵场租和画册成本。这些现象并不是中国才有,欧美这些年也在讨论艺术评论的广告化。在中国,这两年还有更混乱的现象,像批评家开画廊;策展人兼经纪人,在展览上带收藏家来卖画,卖了画从艺术家那里提成;画廊老板、艺术家、艺术官员当策展人;杂志社拿了画送去拍卖;拍卖公司出钱做学术展和文献展;展览作品直接销售和上拍。这是一个角色混乱和欲望直接行为化的年代,在中国艺术圈已经形成一种无规则的游戏竞争。首先是一个群体先不守规则,然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群体接一个群体地被逼着应战,也跟着越位和不守角色,朝向多角色、无规则、重新洗牌的一片混战格局,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你越轨扮演了我的角色,我更越轨也扮演你的角色。这场混战的唯一规则是资本,所有的越位和角色篡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和掌控更大的资本,判断这场混战的唯一指标是看谁最接近资本大鳄,谁拥有最多的可直接支配的资本。
名声、绘画、资金、照片、雕塑、人脉,甚至与大腕的交情都是资本,并且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但最终还
删除该帖子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系统设置
|
隐私权保护
|
城市导航
|
艺术网站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
鲁ICP备10209082号-3
-请选择页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