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评论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宋画全集》出版专家座谈会节选

https://www.huajia.cc  2010.01.09 20:26  来源:中国画家网 发表评论(0)
1 2 3 4 5 6 7

  ◎许洪流(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宋画全集》执行主编):

  这个项目的缘起,鲍厅长已作了非常详细的介绍,我再补充两点。其中一个,是关于博物馆资源的利用问题。因为宋代的绘画到现在已经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它不是很好动,甚至有些作品现在不适宜打开,正在修复期间。但是文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利用,那么这对矛盾怎么调和呢?当时许多专家、领导都想到这一点:假如有一个非常好的出版物,能够全面反映那个时代的作品,那么它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这就要求《宋画全集》的图像必须是高清晰的。因为中国传统书画有个根本性的特征,即通过笔墨的精微来传达精神。精微的笔墨如果没有高清晰的印刷的话,是难以体现其精神的。在2006年的时候,鲍厅长带我去北京,我带了几张样稿,借汇报工作的机会请故宫博物院肖燕翼副院长提出修改意见。他说:“书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话,我们搞研究的人一般都不需要打开原作了。”  

  还有一个原因,浙江大学在艺术学科的发展上有一些长远的规划。以《宋画全集》的编纂、出版作为基础,推动宋画研究的发展,浙江大学想在此有所作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把《宋画全集》定位于工具书性质,就是为学术界了解、学习和研究宋代绘画做好非常全面的、广泛的、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经过多次的专家讨论,最后大致确定了现在这个方案。这个项目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关于宋代绘画图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这步工作的直接成果将是《宋画全集》。第二步,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宋代绘画研究。

  王伯敏(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撰出版《宋画全集》,作为文化建设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很有必要,很有价值。对美术史研究来说,意义极大,功德无量。该书既名“宋画全集”,而不是《宋卷轴画全集》,则如寺观、石窟壁画、宋代木板画,必须列入。如编壁画,不妨暂时只选敦煌莫高窟的作品,敦煌研究院已有宋窟壁画的整理与研究,可以借用其大部分成果。其余寺观、石窟如炳灵寺等等,有人力,有时间,带一带,没有人力和时间,暂时放一放,这样,总有个交代。这个做法叫“不全之全”。版画方面,可以佛藏,或以佛藏中的木板画为主,将道藏及民间文史书中的木板画,还有民间的版刻画如南宋版的“天竺灵签”等,能带则带,人力、时间不够,就暂时放一放。

  陈佩秋(著名画家、宋画研究专家):

  我真是没有想到,浙江组织牵头做了这么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浙江对宋画的收藏并没有上海、北京、辽博那么多,为什么浙江现在会带头干这件事?难道上海、北京、辽宁,就没有对这个问题想过吗?!为什么浙江会想到?我们上海也有名牌大学,它们也有艺术学院,也有美术系,但浙江大学有先天优势,中国美术学院培养了很多人才,尤其是在中国绘画方面,绘画史研究方面,不断地、大量地向浙大输送进来。当时我真想不到浙江、浙大会来做这件事。

  ◎肖燕翼(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国家鉴定委员):   

  对于我们搞研究的,不管是从事美术史研究,鉴定研究,还是从事其他艺术的、文化的研究,有这套书和没这套书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想,这个项目是能培养一代人的。这套书仅就收藏来说,也极具价值。过去我们说到宋画出版、明画出版,一提起来就是二玄社。二玄社印的确实很好,启功先生曾经评其为下真迹一等。现在我们这套书,印刷水平应该不亚于二玄社。宋画,尽管我在博物馆工作,看到的也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这套书,对于绘画研究,在物质条件上就被限制住了。所以这个项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从故宫博物院来讲,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我们的工作,如《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唯一存世的作品,它的青绿设色打开以后会剥落,所以十几年来没打开过。重新开一次,我们也想借这机会再看一次。这套书出版以后,对于整个美术史的研究都是有促进作用,也包括鉴定研究。刚才我看了一下书,里面的作品有写着“传”的,还有不同意见。我非常同意这种做法。不要轻易否定,要慎重,要尊重古人。当然我们也可以拿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法可以放到文字说明里面,可以放到附录里面,但是还要尊重历史。古人的观点,包括著录是怎么写的,我们还是要延续。个人的看法,包括专家研究成果,可以放到说明中去讨论。这样,对于我们的历史,也是一种尊重。


1 2 3 4 5 6 7
  】【关闭
 


  • 相关画家 

  • 相关美术馆 
美术馆: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