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评论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崔如琢批评

https://www.huajia.cc  2023.02.12 21:45  来源: 雅风传习 发表评论(0)

640x443

640x1186当下的艺术圈子有一个非常怪诞、无知的风气,即衡量一件作品学术价值的高下,全用其售价的贵贱为标准。

吾鲁书法重镇魏启后先生有名言曰:“好字好画未必卖得贵,而售价高昂的字画则未必好。”确实如此,魏启老的书画在当代同等量级的书画家中,绝对是售价最廉者,在其去世之前,魏老四尺三开的书法售价仅为2000元,四尺三开的国画售价仅为5000元。每有画廊老板鼓动魏老需要尽快调高个人作品售价的时候,魏老总是用上述的话对之。

魏老作品的售价虽然低廉,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学术地位,一个艺术家的学术地位,与其作品的售价无关。再有,钱对人的反噬作用很大,很多人承受不住拥有“大钱”的福气,这种例子举不胜举。若以书画家为例,在其困厄时,作品还称不错,而作品一旦被市场认可,赚得盆满钵满了,作品反而俗不可耐,不堪一观矣。范曾先生既有的艺术人生,就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例。

我常常会想,曹雪芹如果不是“举家食粥酒常赊”,时时被贫困困扰,他还能写出《红楼梦》吗?好像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饿出来的,没有饿感的天天侵扰,艺术很难搞好啊!

同理,崔如琢先生如果不把个人画作的售价看得过重,不以画作售价的多寡作为一个理想目标,他的画一定要比今天画得好。


崔如琢批评

崔如琢先生和范曾先生相仿,都是当代画坛争议比较大的画家,但在书画圈子内部,崔的口碑比范要好得多。崔如琢与朋友相交,多有急公好义之举,就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款项,其“手笔”之大,也是范曾远不能及者。

论及崔如琢,大家或许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崔如琢其实是一个羙~国~人,一个羙~国~人在国内的媒体上,每每公开“教育”我辈要“爱~~国”、“爱中~国文化”等等,就有些不伦不类了,甚而让人觉得十分滑稽。这说明,崔如琢先生堪为老一代艺术家中最有代表性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在处世之道的运用方面,不能不说投机的成份很大。

可叹的是,崔如琢虽已加入羙~国~国~籍,开过眼界,见过世面,对外部世界了解很多,但他的认知水准,照旧是非逻辑、非理性的幼稚水平。

640x931

比如崔如琢曾说,“在其有生之年,其画价一定要超过毕加索”。以此可窥,这位自封为当代中国画“大师”的人,竟然能把画作售价的高低,当作一个艺术标准,来衡量一位画家作品水平的高低,这种粗鄙的认知,恐怕只能诞生在商业逻辑的域内,道理很简单,中国画以及一切绘画作品,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商品进入市场后,固然产生了商品属性,但衡量其艺术价值(精神属性)的时候,无疑还会按照既有的学术规则为依据,就某件画作作出相应的价值评估,用作品的商业价格来衡量作品的学术价值,就是一种典型化的商业逻辑。

假如依循这一逻辑来衡度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相当于模糊了“画家”和“畅销画家”之间的概念,亦即“畅销画家”作品的商业价值比之“画家”虽称多多,但“畅销画家”作品的学术价值却未必有分量。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新晋为“中国书画巨匠”和“当代大儒”的范曾先生及其作品了,他的中国画作品售价每平方尺80万元,他的书法作品售价每平方尺20万元,其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之高,于当代画坛书苑鲜有出其右者。可是,范曾书画作品的学术价值之低,又是一个不争、公认的事实。由此可证,即便在未来的某一天,崔如琢画作的售卖价格真的超过毕加索十倍、百倍、千倍,就崔如琢和毕加索两者画作的学术价值而论,照样不能同日而语,崔如琢在毕加索面前不啻犹如蝼蚁以望泰山啊。可以这么说,用画作售价的高低,来衡量画作专业水平的高低,完全是崔如琢“暴发户”浅薄心态的立体呈现。

640x364

640x297

640x328

“有~钱就是硬~道理”,“有~钱~就意味着一切”的“暴~发户”思维统~治着崔如琢的思想,从这一点着眼观察,崔如琢真的不像一个文化人,实为一彻头彻尾的市井商贾者流。比如,崔如琢公开声称“要设立一个’如琢人文艺术奖’,奖金超过诺贝尔奖”,从中国画“大师”崔如琢的口中,发出这种引人哂笑不已的妄语,就不是粗鄙的问题了,而是完全脱离了文明世界的价值取向。拙见以为,崔如琢先生穿的“马甲”虽为“美~利~坚”者,然其骨血的内质却依旧透着十足的“酱~刚~化”腐臭之气,可谓把羙~国~人的脸给丢尽了。

一个严肃的学术奖项不在其奖励获奖者奖金的多寡,而在于其思想底蕴的深厚和价值取向的崇高,即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评奖,均应立足于深刻的人文理想和高雅的人生情怀。若此者,也才是“诺贝尔奖”等一切享誉世界之学术大奖存在、延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据我所知,蜚声国际文坛的龚古尔文学大奖,其奖金不过区区十欧~元,然而这个只有十欧~元奖金的文学大奖,不唯在法~国人心中葆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坛同样拥有尊贵地位,就此奖项的影响力在整个欧洲来说,龚古尔文学大奖获得者的地位,决不会输于诺贝尔文学大奖的获得者,这是基于龚古尔文学大奖的奖金虽然很低,但是它秉持的评奖准则———“授予本年度最优秀和想象力最丰富的文学作品”,则立意高远。仅此一点,即很容易看出龚古尔文学大奖推重的是文学的“人学”价值,而非文学的商业价值,换句话说,卖得最好的畅销书作者与这个大奖是永远无缘的。

640x1344崔如琢画作

“如琢人文艺术奖”的评选,至今尽管还没有操作过一场,可是,这一奖项的设立者崔如琢本人,在其价值取向的展现和表达上,向来以“有财富就有魅力”为旨归,不难想见,在此价值取向的导引下,这一奖项最后评选出的获奖作者和作品,将会多么“商业化”。所有学术评奖的核心价值,都应集中于推重生命的觉醒和推崇人性理想的升华,这些有关精神崇高的要素,与金钱无关、与市场无关、与商业无关。总之,再多的金钱也堆不出真正的文化,再多的金钱也堆不出真正的学术大奖!可惜这样一个最~普~世、最浅显的小道理,却是财大气粗的崔如琢先生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的,“暴发户”的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从来肤浅如此啊。

关于崔如琢的中国画创作,在今之画坛评价普遍不高,有的人甚至将他的画贬斥为“县级”水平。公允地说,崔如琢的画作不是大师水平,但差可一观,于当代画坛能当得起一个三流画家偏上的水平。我先说崔如琢画作的长处,他作画的路数很正,他自少时起毕竟是追随秦仲文李苦禅这些老先生们学画,“第一口奶”吃得非常纯正。崔如琢中国画实践的基本功锤炼方面,也称得上扎实,我曾见他青年时代临摹的古人画作名品,能许为严谨周到,不枉是出自一代大师的门下。

崔如琢作画小有天赋,他作画落墨下笔的时候都十分肯定,未见犹疑之态;此外,他的笔墨表现比较完整,了无大写意画笔墨表现易流于琐碎、小气的通病;他的画作在构图上,也能体现出位置经营的意识,不是不动脑子地乱画一气;他的画从专业角度观照,固显肤浅,但画间时有小小、浅浅的清新之气溢出,至今未见与范曾之画相仿的恶俗之气。从总体着眼,崔如琢尺幅较小的画作存乎一定的优长之处(相对普通画家而言),然尺幅较大的作品就“大病”立见了。概而言之,加以总结的话,崔如琢其人其画与大师、大家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呼之为当代画坛的小名家,正恰如其分也。

640x1226崔如琢画作

崔如琢的中国画创作最直观、最显见的问题是创造性为0,比如他的花鸟画主要是模仿李苦禅潘天寿两家,他的山水画主要是模仿傅抱石一家,其书法的模仿对象则主要聚焦于郑诵先处。一位有建树的中国画画家,肯定不能以“模仿”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主体语言,他要像王国维讲的那样,不仅要“善因”,而且要“善创”,即通过对前代大师经验的创造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为当代的写意画创作开拓出一条崭新路径。“模仿家”崔如琢,距离一个有建树的画家无疑差之尚远。

有关传统中国画大写意一路的画法,“画法”本身的各种技法构成是外在的,决定一个大写意画家艺术生命长度和力度的关键质素,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文化修养;第二是书法功底。有此两个质素的累积、衬底,大写意画法才能入妙和耐看,进之把大写意画创作跃升到“人学”的层面。遗憾的是,这两方面的质素崔如琢都不具备,所以他只能是一位来自羙~国的三流国画家。

640x344

640x339

抛却任何情绪,实话实说,崔如琢是一个相当浅薄的人,他的浅薄体现在他对中国美术史的无知,以及他对新兴艺术创作形式,比如对当代艺术的无知等等,用“无知”二字,尽可概括崔如琢文化修养的孱弱。例如,崔如琢在一个个人访谈视频中,曾言之凿凿地对着采访人讲,黄宾虹之前没有“积墨山水”,这说明崔如琢对中~国美术史的了解近乎笑话,我非美术史领域内的专家,太久远的“积墨山水”画法,我未曾细细考证,但明末清初之山水画大师龚贤的山水画画法,不正是以“积墨法”取胜吗?否则焉有“白龚”、“黑龚”之别?所谓“黑龚”,不是“积墨”画法又是什么?再有,崔如琢除自封为中国画“大师”外,他还把自己加封为“指墨书法第一人”,这更加荒唐了,清代的高其佩、高凤翰等都有指墨书画作品传世,而潘天寿先生的“指书”就不是“指墨”书法吗?崔如琢公开发表的艺术言论,我没有一一搜罗,仅就其以上所言者已能验证,不消说画外修养了,即令单论崔如琢“画内修养”的水准,他也远远够不上及格呀!

640x782

身为羙~籍~华人的崔如琢,是70多年以降,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人,依照常理,他的文化胸襟较之我辈,本应更阔大和包容,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崔如琢的文化胸襟,艺术视野、见解等,均极端狭隘和妄自尊大。比如,崔如琢近期公开狂言“当代艺术90%是垃圾,剩下的10%是皮毛”。无厘头如此的妄语,能发之于一位来自羙~国的中国画“大师”之口,让人颇感错愕。对“当代艺术”可以批评,包括激烈批评,但把“当代艺术”定性为90%是垃圾,依据何在?理由又是什么呢?

崔如琢对“当代艺术”这一毫无理性地“批评”,实际上完整暴露了他的无知和狂妄,以我们最熟悉的当代艺术家徐冰先生的作品示例,他的作品是垃圾吗?他的作品是“皮毛”吗?徐冰的《天书》系列作品,《新英文书法》系列作品等,创造性地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他的“当代艺术”创作,可以看作是一种“变尽桑田阅沧海”的与时俱进,其作品的创造性、想象力和文化内涵的表现均无与伦比,因此乃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和世界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崔如琢无视当代艺术创作之大成者,武断地予以全盘否定,这何尝不是一种荒谬至极的艺术“义~荷~團”作风?

640x698

在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对外来文化始终持抱的是包容、学习、融合的态度,因有“用夏变夷”,“变夷为夏”,“拿来主义”等开放性的文化理念盛行于华夏之邦。崔如琢非但痛恨“当代艺术”,而且他还痛恨西人素描,他认为当代中国画创作风气的衰落全系素描之祸。平心而论,素描之于百年以来的中国画创作,肯定能以功大于过来定位,没有西~式素描、速写对传统中国画的滋养,也就没有现代的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在我看来,素描、速写等西~式画法相当于异质化的佛教文化,佛教没有改变传统文化的基因,同理,素描也没有改变传统中国画的基因,以李可染周昌谷黄胄周思聪卢沉李伯安等现代中国画大家创造的杰构为观察对象,他们平生艺术成就的一半,是得益于西式素描、速写画法的优长处。至于说素描、速写对中国画创作产生过负面作用,此非素描之过,而是学画者不善学之过。昔唐~太~宗有豪语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一种文化、艺术的发展壮大,都不可能在“闭~关自~守”中“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这一类的历史教训数不胜数。崔如琢为什么只能算作一个三流画家?其艺术认知的狭隘与偏见,明显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写意画又称文人画,写意画(文人画)最大的特性无过“以文主画”和“以书入画”。“以文主画”中的“文”,单一而论,指的是文学修养;广义而言,则泛指作者的文化胸襟和见识。崔如琢的文学(画学)修养不会很高,因而在他的画作中基本没有长题,偶见“长题”,其内容也是抄写别人的诗句;他对“当代艺术”和西~式素描的误读、偏见,又印证了文化胸襟、见识的促狭。

640x392崔如琢画作

没有深湛的文学(画学)修养,没有宏阔的文化胸襟、见识,早已注定崔如琢在其个人的中国画创作之路上,难以解悟到“以文主画”的妙境。写意画(文人画)之所以强调“以文主画”,意在把文化、文学的甘泉引入画内,给予中国画以特殊的营养,此外,随着画家本人文化、文学修养的积淀日深,画中所表现的形象,慢慢会衍为画者本人的一种“心象”,甚至能与画家本人相互重叠。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是古之君子的形象,与徐先生人合;潘天寿笔下的禽鸟是耿介之士的形象,与潘先生人合;李苦禅笔下的苍鹰是山东豪侠的形象,与李苦老人合……。崔如琢没有“文心”的陶泳,因之他笔下表现的物象悉为“抄”自前贤处,非为个人的“心象”,自然也就没有创造的意味和价值了。

从事写意画(文人画)创作,务以读书陶泳为先导,例如:学画者从《梅花画谱》中学会了画梅花的“程式”,此为师古人;在继之的“师造化”(写生)之前,但能广泛阅读一些古人咏写梅花的代表性诗词,并熟诵于胸,再进入梅花胜地实景写生,见一梅花景致,或有先前读过的诗句涌出;又见一景,或另有先前读过的咏梅句子涌出,如此一来,既能使所画梅花得物理形象的真实,又能从个人积累的文学修养中,升华笔下梅花物理形象的隽雅生意。就此一点,说得直观些,就是在文化意蕴的导引下从事写意画创作,不特是因客观的物象而成,更是因前贤诗意中蕴含的古意而成,而此古意经历了画家本人的理解、取舍,也自然就生发为画家独有的“心艺”、“心象”了。一切写意画大家所创造的“心象化符号”,如:现代写意画大家陈大羽先生笔下的雄鸡,汤文选先生笔下的猛虎,于希宁先生笔下的古梅……,都不是得于画内的娴熟技法,而是借助“以文主画”的“冶炼”之法,长年反复“用文养画、用画促文”而“化合”成就的产物。崔如琢从来不懂“以文主画”的妙用,是故,他画作中的物象,花鸟也好,山水也罢,尽皆因袭前贤,创造性为0。

566x995

崔如琢书作   “居”字篆法谬误

如果说“以文主画”是写意画(文人画)创作的灵魂,那么“以书入画”就是写意画表现的关节。写意画(文人画)自苏东坡力倡之后,到了元代,赵孟頫又力主“书画同源”,由是书法与中国绘画之间的关系,较之前代更为紧密了。就中国书画用笔的具体技法而言,书法用笔的难度当高于中国绘画,故而,将书法的笔法植入画法(抽象的理法),画间物象表现的浓淡枯湿、聚散离合、轻重虚疾、粗细长短等,将生成一种别样的丰富趣味,这一“写”出的趣味是传统(写意画)文人画所独具的,因此写意画(文人画)创作落实到具体实践才有“无写不成画”,以及“高明的写意画’拆’开来看,全合于书法”之说。

500x850

崔如琢书作   “吞”字草法谬误

相较于一般画家,崔如琢具备一些书法的技法功底,但他的“书法”距离书法之“法”又十分遥远,崔如琢写草书得一点儿郑诵先书法的皮毛,草法乖误处,时多能见;崔如琢写篆书,笔力怯弱,结字板滞,因其不谙“字源”而生出的错别字,贻笑大方处多多矣。崔如琢用此没有书法“法度”的“书写”入画,予人最直观的观感是,笔墨趣味单调,造线力度空怯,他的画都是薄薄的一层,通常一眼就能看“穿”,了无回味品咂的余地。崔如琢小幅的画作尚且能加以掩饰,一旦画大画,空洞空乏之感扑面而来,此为崔如琢书法功底肤浅造成的硬伤,在其平生,已很难改观。

说实在话,崔如琢是一个掉进“钱眼儿”中的人,他荒唐地认为“卖得最贵的画,一定是最好的画”,这是无稽之谈,前文已详加批驳。崔如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他的“人”是分裂的,而他的艺术见解又充满了狭隘和偏见。崔如琢“人”的分裂比较容易理解,崔如琢既对传统文化、艺术这般痴迷、热爱,却为什么要加入羙~国~国~籍,不做中~国~人,乐为羙~国~人呢?崔如琢加入羙~国国~籍后,为什么还要跑回国内“爱~~国”、“爱~中~国画”呢?说白了,崔如琢者流在羙~国与“路人甲”无异,在国内则能自封为“大师”、“大儒”,自我肆意吹嘘,赚个盆满钵满呗。再有,崔如琢对处于全~球化文化语境中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将如何自处和发展的问题,充溢着一种无可名状的傲慢自大,吾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仅仅属于吾国一国吗?吾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只有在“绝去西~方~化”的前提下,才能继续发展吗?

纵观20世纪以降的国学大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始,直至钱钟书、饶宗颐等等,他们无一不是作为国学大师的身份而深谙西~洋文化者,而他们开启的一代学术新风又恰恰是中~西对话、交融的路线。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有训曰:“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无术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王国维先生的以上明训,从一个思想的角度深刻揭示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倘若只局限于“唯中~国~人理解中~国(包括传统文化、艺术)”是何等自闭偏狭。每一种文化、艺术都存有难以避免的盲点与空白,为了避免自身文化、艺术的盲点与空白,务必在承认文化盲点和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互补。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那一代国学大师,哪一个人不是精熟几门外语的中~西学术通人?他们以研究国学为己任,为何还要苦研外语?苦修西学?说到底,他们用意西学最重要的目的,即为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以修正中国文化的盲点。我觉得,这也是上一个一百年中的文化、艺术风云人物,带给我辈的最大启示。不是吗?

640x1269崔如琢画作

放眼当代画坛书苑,我们好像已进入到一个“大师”、“大儒”辈出的“井喷”时代,好些人不甘寂寞,都迫不及待地自称是大师级的画家、书法家了,呜呼!难道我们正在进入“大师”和“大儒”的“大~月~琎”时代?此诚“大儒满天飞,大师多如狗”也。?什么人才是大师?失去了莎士比亚,英国将黯然失色;失去了托尔斯泰,俄~罗斯就会减去至少三分之一的荣光……。?中国失去崔如琢会“黯然失色”?会减去至少三分之一的荣光吗?对了……,崔如琢先生是羙~国~人,也许羙~~国因失去崔如琢,会“黯然失色”吧??

大师表现的不是“物质的威严”,而是“思想的威严”,崔如琢先生是画坛大富豪不假,但他又是一个思想的侏儒。最后,我下一个结论,崔如琢就是我们常说的“暴发户”而已,口袋里多了几个钱,就顾盼自雄,忘乎所以起来,真的可怜至极啊。


  】【关闭
 


  • 相关画家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