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女画家现状调查https://www.huajia.cc 2013.03.13 08:29 来源:华商报 发表评论(0)
三月,无疑是属于女性的,也是属于女画家的。旁人看到更多的是女画家们赶场子似的“奔赴”各个女性主题画展现场,我们则更关注在红火背后的各种不利条件下,她们是如何吐露芬芳的。她们,用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执着,“坚守”着属于她们的艺术梦。 三月参展赶场忙 女画家实际占比并不高 3月8日当天,西安多家美术馆与画廊均举办了女画家作品展,如华商美术馆就举办了“那样芬芳——3·8女性画家作品联展”,在这个专为女性举办的专题画展上,展出了张小琴、韩莉、赵蓓、张娱、王珊、饶俊丽、冯颖娜、苏丹彧共8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 作品拍卖鲜有高价 市场认知度还有待提高 “人数不多,但作品质量还都不差的。”这是西安藏家张怀清先生对西安女艺术家群体的整体评价,“但成名的,特别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特别少”。张怀清觉得很遗憾。 易因家庭耽误事业 两性差别或是根本原因 女性,特别是在成家、生儿育女后,在社会角色中所承担的事物琐碎、繁杂,影响了很多女画家的创作之路。作为一名女画家,张小琴很庆幸自己还算幸运,在丈夫的关怀下,“结婚生孩子都没有耽搁自己画画,算是一直在坚持画画的人。” “各行各业中,起步时基本是持平的,越往上走,女性比例越低,包括裁缝、厨师等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陕西国画院的画家白霜亮倒认为,应从男女两性的本质上去分析,他认为,从绘画本身来看,男女性格、生理有别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要说女孩子受宠,吃不了苦,这不对,有些女性比男性耐力强多了。”白霜亮说,但要说到对自己的要求,比如目光长远不长远,比如女画家惯常思考的是当下的、身边的事,而男画家则考虑的是历史上的、国际上的事。因此,女画家中,很少有画大手笔、大气象的,这就决定了女性画家能青史留名的就少,“这不是缺点,是女性的天性决定了”。 “更贴近生活,做得很漂亮,在小细节方面让人感觉很清新,比较受大众审美喜爱。”说到男、女艺术毕业生在拍卖会上的表现,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高杨发现,女生的画在装饰性上显得更有卖相一些,男生的画在这些方面就弱很多,“男生的创作大多是主体性的,带有人文思考的,在学生拍卖会上就不太受青睐”。 但到后期评价社会时,女孩在这方面的能力就弱得多,高杨认为,男性对社会的观察、理解,对人生的思考通常都会比女画家要强、要深入、要全面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在毕业后,往往男画家对女画家的发展要好很多。” 顽强求生存 建议多做“自我推销” 尽管受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西安,女画家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艺术信念,用自己的方式去打造春天,吐露芬芳。特别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年轻的女画家们正在克服各种困难,经营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梦。 华商美术馆“那样芬芳”展的参展画家苏丹彧,是至今还在纺织城艺术区坚持创作的青年油画家,出生于1985年的她,也是8位女性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目前,原先的纺织城艺术区正在进行半坡国际艺术区的改造,除了要应对一直以来的市场认可度问题,工作室租金涨价、创作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了这个年轻女孩的面前。 “有问题解决问题吧,我会一直画下去。”她对记者说,虽然自己的每一顿口粮都要靠画画来解决,但她相信,真正的艺术市场“大浪淘沙,留下真金,是挑战更是机遇,能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同时,她也通过加入西安“当代艺术”组织等方式努力为自己开拓着前进的道路。 “伍梅画社”是西安目前女性画家的一个社团组织,成员由张小琴、韩莉、傅小宁、石丹、石英组成,她们对“女画家现状及未来”也做了多次探讨。但业内人士认为,对未来创作和展览以及各自间的精神纽带还有待探索和整合。而更多的女画家还处于各自为战状态。 “一定要经常办展,把自己的东西汇报给大家。”藏家张怀清建议,不管这项工作由谁来做,但女画家们很有必要学习“自我推销”,“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是感知你、认可你的前提。” 他还不忘提醒女画家们,“选择策展人也很重要,且不说现在画家浮躁,但就策展人来讲,不少是商业头脑很好,文化头脑却差得多,往往打着文化旗号,把很多画家毁了。” 此外,张怀清认为,西安女画家的风格各有千秋,应该抛弃各人成见和门户之争,共同营造一个良心的氛围,既相互比较,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样会对她们的发展非常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