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市场之40问https://www.huajia.cc 2009.08.05 19:33 来源:艺术财经 发表评论(0)
16、近现代市场中还有没有“潜力股”? 中国嘉德2009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中,一批之前从未亮相的“胡适存友朋信札”,包括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3通27页(554.4万元人民币成交)、梁启超致胡适词稿及信札11通34页(78.4万元人民币成交),徐志摩致胡适信札3通9页(112万元人民币成交)共拍出744.8万元人民币。尤其是国家文物局参与到本次“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拍卖中,更是明确了名人信札手稿的重要价值,名人信札手稿将是具有较大升值空间的潜力股。京津画派一直由一线大师支撑行情板块,而2、3线尚在逐渐上升,其中如崔子范、俞致贞的作品仍处于低价位状态,还未完全得到市场的重视。京津画派中的陈师曾、金城是京津画派的奠基人;陈半丁早在1956年就在北京举办个人展览,与齐白石齐名。但他们作品价位却远低于齐白石,甚至不及齐白石十分之一。海派中值得挖掘的如“三吴一冯”中的冯超然,2009年春拍共上拍11件且全部成交,“庚午作《蒲塘浴鹅》立轴”拍得358,400元,与众多海派大师相比价格,都有很大的差距。岭南画派中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作品的价格已得到市场认可,而高剑父、高奇峰、居廉、居巢等的作品价格仍然偏低。 17、近现代书法市场会爆发吗?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名人书法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加上艺术品投资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书法作品看涨是必然。另外加上对于09年下半年通胀的预期,导致很多新资金参与书画市场,众多书画名家名作被抬到较高的价位,其中书法作品上扬趋势表现较为突出。2009嘉德春拍中,郭沫若的《草书满江红两阙》、《行草书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分别以85.12万和107.52万元成交,成为书法拍卖中亮丽的一笔,另外于立群、冯玉祥、溥儒 的书法作品也有精彩表现。 但市场中仍有众多板块值得发掘,像茅盾、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这样著名的文人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是他们的书法作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像孙中山等载入史册的政治家的书法作品还远未达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虽然孙中山的行书《博爱》曾在07年以50.4万元成交,但相对于其身份仍然价格偏低,近日,陈独秀的手稿以554.4万元人民币成交也显现了藏家对于这一板块的兴趣越来越浓。 18、张大千最近在拍场屡创佳绩,如今是要跟进抑或冷静观察? 今年是张大千诞辰110周年,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纷纷有大千作品上拍,价格屡创新高。其实,近几年海内外张大千书画拍卖一直比较活跃。据统计,海内外上拍张大千作品已达10945件,成交率为61%,总成交额22.18亿元。而齐白石的拍卖总成交额为27.4亿元,徐悲鸿为15亿元,张大千在两者之间。近两年,国内张大千书画上拍数量呈现快速增涨的趋势,成交价上涨迅猛。但张大千在1948年就已离开了大陆游居海外,他的存世书画真迹目前在港台相对更多,港台市场的成熟度强于内地,真品率也高于内地,成交率也更加理性。对于近几年国内的“张大千”热,应当采取冷静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而不分真伪。由于特殊的原因,国内对张大千很少有系统全面的展示,所以买家也很难一睹真迹。但是被徐悲鸿盛赞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杰出艺术大师,其在国内的市场行情将会被继续看好。 19、李可染、傅抱石的作品为何价格居高不下? 这两位艺术家都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赫赫有名的书画大家。傅抱石是20世纪最富才华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山水、人物、书法、篆刻均独树一帜,又在美术史的研究方面卓有成果,是当代少有的艺术理论与实践皆有极高造诣的画家。李可染是一位不为师法所囿且极具个性的画家,也是一位善于运用西画明暗技法复有建树的山水画大家。强烈的个性风格、开阔的丘壑意境、质朴的凝练笔墨得以构成了他“黑、满、重、亮”的符号图式。傅抱石一生创作了3000余幅作品,大部分被南京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也有相当一部分散落在民间收藏家手中,如此有名的书画大师其价位高涨也就不足为奇。李可染的存世作品也十分稀少,据统计为2000余幅,作品大多数也在博物馆中,90年代初,国家严令禁止李可染作品出关。因此李可染的作品同傅抱石作品一样“物以稀为贵”。但是稀缺的资源造就了高昂的价格,同时也使造假者趋之若鹜。 20、当代书画市场近期是否有抬头之势? 2005、2006年之前,当代书画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度,这跟以下几点因素有关,首先,当代书画受到台湾和海外的进一步的承认和肯定,随之资金的大量进入,拉开了当代书画的上行序幕。其次,民间购藏力量的觉醒和异军突起,拉动了市场的内需。但是,艺术批评机制的不健全,美术馆收藏和展示的大量空白和整体创作水品的走低都成了制约当代书画发展的瓶颈。从而,2006年之后,市场开始调整,走下坡路,并且一直不愠不火。但是,由于当代书画市场整体处于于中低端市场层面,相对而言拥有着自己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所以还是会走稳,不会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出现。反倒是近期,国外的资金也有所介入,当代书画有上行的态势。因为价格普遍不高,并且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升,书画作为中国的母体文化,必然也会受到国际资本的重视。所以,相对而言,现今的当代书画市场面临着机遇。 21、当代浙派近期市场表现低迷,是什么原因?现在是否是介入最好时期? 早年当代浙派的迅速崛起是有着特殊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江浙地方经济的迅速崛起,促使部分买家大量购进同乡艺术家的作品,市场低位囤积居奇,大量囤货,市场到达高位就大量变现,这种最为原始的炒作行为对浙派画家的市场造成了毁灭性的结果,最为典型的例子,浙派的代表人物林海钟、何家林的作品竟然从最高位的2-3万元/平尺大幅下挫到4000元/平尺左右。这也充分体现了2006年之前当代浙派(新浙派)艺术家作品异常火爆,之后市场大幅收缩萎靡的根本原因。虽然当今价位已经跌入谷底,但是仍旧需要藏家谨慎收藏。 22、当代学院派书画家的作品是否被低估? 学院派作为当代书画中的主要流派,良莠不齐的现象确实存在,甄别和挑选代表性人物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书画讲究“贡献”,“沿袭而求变”是几千年沿袭而来的传统。田黎明、陈平和贾又福被称为学院派的代表也源于此。田黎明市场表现一直良好,成交率达73%,均价达到19,487 元/平尺,2008年秋季拍卖更是达到惊人的62,992 元/平尺,虽然今年有所下降,但仍被看好。田黎明把光大胆的融汇到中国书画的体系中来,这对水墨的表现技法是一个突破,这势必会反映到市场表现中。还有一些老先生是值得关注的,比如贾平西,他结束了传统花鸟画格局小的历史,把山水作为辅景,花鸟作为主景,贡献颇丰。但是,由于不懂市场的操作和精品与普通作品的巨大差距,造成了至今市场表现不佳,处于低位,值得关注。 23、官本位画家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当值当政的艺术家自然而然的被称为“官本位”艺术家,那么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就包含两个层面:艺术层面和仕途层面。这是也中国艺术界特有的一种现象。不过,艺术层面的价值仍旧是根本,是源头。才情、资质、勤奋都是决定了艺术家造诣的根本因素。有些艺术家是画而忧则仕,而有些艺术家是仕而优则画,这要分开看待。从行情来讲,两者现今市场表现力的区别不大,这与这些所谓“官本位”艺术家的在位与否将有直接的关系,艺术价值也会就此体现。所以,选择仕而优则画是一个必然。不过,“官本位”的艺术家的行情会因为身份的复杂造成选择性的困难,建议藏家谨慎选择性的持有。 24、范曾、何家英的作品升值前景还有多大? 范曾作品自2000年至今,共上拍939 件,成交745件,成交率高达的79%,均价也从2000年的不到1万元/平尺暴涨到最高5万元/平尺的高位,被业内人士称为为当代书画市场最硬通的艺术家之一。最早范曾的发迹,上靠官僚,外靠买办,再加上部分藏家的跟风和操作,得到了市场的认同,造成了市场的迅速崛起。虽然范曾中途因为特殊原因产生了短暂的市场真空期,但范曾归国后,一些早期持有大量范曾作品的藏家利用其当年的基础地位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运作,再加上范曾个人也是极端的聪慧,与有实力的藏家(资本)和画廊合作相得益彰,作品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自然而然范曾就成了市场的宠儿,因为不是每一个有实力的艺术家都能像他一样被看重,又能合作无间的。所以未来范曾市场必定还会有一波行情。可以这样说,范曾身前身后,市场都会处于高位,但在身后,才有行情减弱的可能。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说,无论范曾还是何家英,都不能成为大师,市场的高位也是一个特殊的现象。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沉淀,鉴别能力的提高,局势并不是特别明朗,并不建议藏家长线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