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王敬恒 艺术室


艺术之临摹、模仿 ——王敬恒

2019年10月27日 06:36  作者:王敬恒  来源:中国画家网  评论()

临摹

 

读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甚好,已摘抄。当反复学习,用以指导绘画。绘画,要抓紧研究和学习,每月除临摹外,更应抽出一定时间来进行创作。山水和花卉都要并重,不可偏废。书法一道余留心已有年,但进步不大。可能是看碑少,揣摹少之故。 1979年5月3日日记)

 

我再三强调艺术不是自然的摹本,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认为元字较源字更好)


中国画先练眼手,使眼手准确,然后才临摹(先摹后临)打下基础。后乃创作:山水、花卉也要临摹一段时间,然后才学创作。

 

晚习字,觉得应再临段时间《龙门四品》(1989-6-24日记)

 

临别人的作品就是学习别人的东西。毕加索成大名后仍不缀临摹,梵高也是如此。(1991)

 

王敬恒《略吴昌硕石壶而变之》1981年


某人表示要学我的画,我劝他:不可,宜学古人。学古人不宜学原画。原画太清晰,容易依样画葫芦。最好找古人的影印本来临。因局部模糊,迫使你动脑筋琢磨、用想象去补充完整,从而培养你的创造力。(1993)

 

临摹是为了仔细观察,能守者守之,该弃者弃之,最终发掘出深藏于我们内心的东西。(2003)

 

临王献之书,今古不同,各人性情不同,岂能似之? 似之不足取,奴书耳。(2010临王献之帖有感 


 王敬恒 临王献之帖  2010年

 


模仿


画最大敌人是重复自己,模仿前作好的画家,应做到笔笔有新意。我看打破前人格局,不只是扩大生活面、深入现实,更应有新的感情,艺术是人创造的,重视人、重视人的感情生命。乙丑(1985)清明,书感。

  

我已很久未到大自然当中去体会了,去受教育了,争取去走一走。但我决不去模仿自然,变成自然的奴隶。儿子爱母亲,能样样模仿母亲吗?那将是没出息的儿子。(1985)

 


描写自然要净化,不能自然主义地照搬。(1985)

 

 

有人说希腊艺术是模仿,事实上她富于理想,不追求细节的真实,与自然主义有区别。他们通过不太细致入微的观察,用粗放和理想的线条把他们从生活中得来的总印象勾勒出来,较少为微妙细节所累。但他们不具有抽象的理想性。(1986)

 

创作由模仿开始,受到启发,于是便创作出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东西出来。(1986)


王敬恒《独坐》80年代作

 

画你的感受、你的追求、你的向往;不要神化你的对象,但要爱他、体贴他;模仿他人不可,模仿自己更不可。(1986)

 

画贵在创造。模仿自然与模仿古今人都是模仿。(1986)

 

模仿或复制谈不上创造。

 

纯自然的摹仿,哪怕几乎达到乱真地步,也只是一种虚饰的艺术。它表现作者的虚荣心,一种变相的欺骗心理。

 

艺术家的使命不在模仿自然,而是从自然中提炼精华,再扼要地表现出来。(1986)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谈到某花鸟画家做到画与真实水果相同的地步,雀鸟也飞来啄食。那是摹本,不是艺术。艺术是表现,表现创作时作者的存在,是其全生命的投入。

 

艺术摹仿别人不好,重复自己更不好。有意躲避前人今人都是摹仿。下笔时只要表现自己的真诚心,管它像今人古人,都是我自己的东西。


王敬恒 《山鬼》 2000年后

 


艺术不能随人脚跟转,当植根于本民族,然后吸取外来。借鉴必须慎重, 也要用心血去溶容,不可皮毛模仿。(1989-4-6日记)

 

山水画者,精神之解放也。岂在地域之描摹!甲戌(1994)九月,王易于心斋。(题——山水)

 

画以激发想象思想为指归。描摹自然、仿效他人、究非艺术真谛。1998年初春写,季之王易。(题——山水)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