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王敬恒 艺术室


书法入画,中国画特色 ——王敬恒

2019年10月02日 08:17  作者:王敬恒  来源:王敬恒艺术文献  评论()

观颜真卿祭侄帖后,悟用笔之法写此。记于莲花池寓庐。阿季。(70年代题——桃子 )

 

王敬恒 《观颜真卿祭侄帖后写》70年代 作



二十二画家中,吴、李、高、赵、胡,五家皆得力于书法,而成就都特出。

 

书法入画,为我民族一大特色,我当信守。王易(80年代题——藤花、鸟)

 

书画一致论,是因骨法用笔才得成立的。

 

画,当看似落笔草草,却毫发不苟,难矣!此幅用龙门造像,参以石门笔法写之,未称意。奈何! 乙丑(1985)秋末,于积沙书屋,王易。(题——山水)

 

余画梅,有如写行草书,不知似否?丙寅(1986)年春夜。(题——梅花)

 

画,要写不要描。书法即画法,画法即书法。

 

此幅以草法入画,非抽象也。抽象当得其象外,形体具忘也。 岂易言哉!一九八九年秋夜,王易。(题——小品山水)

 

 

赵撝叔以北碑入画。昌硕变以石鼓。吾石门、吊比干作骨,而辅以龙门等。王易。(80年代题 ——梅花)

 

王敬恒 《我以石门吊比干为骨》 80年代 作



师《石门铭》王易,一九八九秋。(题——鸭)

 

因以书法入画,中国画笔墨点线的变化多姿、富于表现力,为西洋画所不能及。1994

 

我开始注意线的曲折起伏,最近我在学运指 。我要把书法的笔法如“折钗股”“印印泥”“屋漏痕”等全部融入绘画,还要表现现代人的新思想。我要使国画前进一步,做到西画能表现的,国画亦能表现,当然前提是必须保持国画的特点。(90年代)

 

览圣教后写,壬申(1990)。(题——人、松、鹤)

 

王敬恒《览圣教序后写》1990作



杨大眼笔意写。(90年代题——山石、鸟 )

 

仿杨大眼笔意写梅,王易。(90年代题——梅 )

 

一法国人问我怎样学中国画。答:除了解中国美学外,须先学书法,懂得用笔方可学。惜今之画者亦不懂以书作画之道也。

 

壬午(2002)夏,以二爨笔意写之。王易。(题——六尺整纸山水)


王敬恒《以二爨笔意写》 180x97cm 2002作  中国美术馆藏



甲申(2004)五月晨,习霍扬碑后、忆梦,信笔写此并录陶潜读山海经一首,以寄寓焉。诗曰: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王敬恒写于瓜芝斋中。(题——八尺整纸山水)

 

读汉魏碑后,甲申(2004)秋分,写于存斋。王易。(题——六尺整纸山水)


王敬恒《读汉魏碑后》153X84cm  2004 作 中国美术馆藏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