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赵权利 艺术室


我们凭什么需要手工纸?

2017年11月27日 14:59  作者:赵权利  来源:美术观察  评论()

  在今天大机器生产的时代,手工纸已成为边缘角色,其生产仅存在于极少数偏远乡村、少数传统造纸地区的个别作坊,甚至在个别古镇只是旅游业的表演项目。这不能不说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方式变迁、用纸需求变化所使然。在如今热浪滚滚的时代洪流中,科学的革命性进步仍在进行,尽管不时出现对科技改变人类的诸多反思和忧虑,但仍难见科技停歇止步的迹象。在此过程中,本可被科技所代替的手工造纸,却仍一息绵延,且近年愈加被呼吁、呵护,可见手工造纸价值之所存。而手工造纸价值之所存,终究是手工的无可替代性,或是科技进步仍存在的局限,抑或会成为带有普遍哲学意味的话题被讨论。但至少我们应明白,只要存在未来,就不能忽视任何的可能性。

  手工纸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在呼吁它、呵护它的时候,是极有必要探讨一番的。一般认为,较机制纸而言,手工纸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更长久的寿命。特别是手工书画纸,其更适于墨色运化,使书画笔墨取得更丰富的层次、更温润宜人的感官效果,从而提升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机制纸产生之前的中国古代,以手工抄造书画纸品质日益提升。特别自北宋前后始,由皇室、书画家和造纸匠联手,将书画纸的制造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书画家遇佳纸视同如虎添翼,佳纸逢名手堪称觅见知音。加之皇室趣尚的影响,三者推波助澜,至明清之际的书画纸品众多,花式翻新,已达极致。恰逢此际,机制纸逐渐兴起,手工纸的多舛命运也自此开启。这时,我们是否可以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机制纸兴起之前数千年,手工纸品质不断提升,愈加益于书画,书画表现技艺亦随之发生诸多变化发展。但此种历史,可称为书画艺术进步史乎?可称为书画艺术价值提升史乎?笔者以为:未必。同样,机制纸产生并用于书画以后,一百年来书画史可谓进步史、提升史乎?亦未必。拟或可谓退步史乎?笔者以为也不能妄下定论。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认为宋以后的书画艺术其价值优于唐以前,也不能认为今之书画艺术其价值优于古,则纸之手工与机制之别对于书画艺术创作的价值而言,则无法确认其存在等差。当然,这是就价值判断层面而言,并不排斥不同工艺方法所制纸在使用过程中技术层面上的丰富差别。既如此,我们何以要纠结于纸之手工或机制呢?

  一般认为,手工纸与机制纸的区别,主要在于漂白和抄造两道工序中辅料使用和技术手段的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纸质性能和寿命的差别。理论上讲,两类纸的差别应当体现得更全面,因为制造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对于纸质的影响都可能是重大的。但事实上,当前手工造纸与机制纸在某些制造环节中难以避免地存在模糊性。比如碎料,有的作坊使用粉碎机,而非以石臼舂料,使原料中的纤维遭到破坏,难以保持需要的长度。有的作坊浸料使用水槽和自来水而非天然溪水,自来水中的添加剂会对皮料产生影响。而漂白粉、漂白液、漂白精等添加剂的使用在现代手工造纸中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与传统手工造纸运用日光天然漂白的方法大异其趣。因此,当下所谓手工纸,相当一批在很大成分上充其量只能称其为现代手工纸而已。如此,我们以对传统手工纸的记忆,怀着对手工的崇敬,难舍对手工的情结,并以此构建我们的执着,甚至由执拗生成癖好。而我们对手工纸的呼吁、保护、挖掘,处处在其上烙上“趋利”之印,这真的是手工纸之福吗?自从前不久围棋界的“人机大战”中阿尔法狗先后完胜韩国棋手李世石和中国围棋天才柯洁之后,人工智能的巨大潜能已经开始为部分人所兴奋和忧虑,而我们也应当从中看到希望并感到欣慰。现代科技的智能性发展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使机器也能捕捉到艺术创作对材质的特殊敏感元素,从而在机器制造书画用纸的过程中能够精细地实现之前只有手工才能实现的纸质特别性能,我不怀疑这种可能性。

  那么,作为材料的纸张解决了性能的问题,艺术创作真的就可以万事大吉,率性地借势发挥了吗?当然不是,其中原理大家必能理解。事实上,今天的手工纸其品质虽参差不齐,而与机制纸相比,确实对于中国书画的水墨材质和技法创作而言,有着不同程度的益于笔墨表现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非心浮眼粗者所能发现。只有心思细腻、趣味高尚,且在艺术高度上有追求的人才可以感知和消受。并且,书画材质的效果呈现依赖于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包括墨、颜料等等。佳纸遇恶墨,同样无济于事。而墨与颜料同样存在机制、手工之别,存在今古原料性质的差异,以及由此所致的笔墨效果的不同呈现。试看今天很多书画从业者,趋附时好,故作风雅,耽置修养,收罗手工佳纸,却以粗笔恶墨肆意涂抹,以为风格。试问手工纸之良好性能如何呈现?此岂非暴殄天物,何谈良艺?手工纸岂能不喊冤乎?

  手工纸不是秀场。在大机器生产的今天,它的确来之不易,需要付出大量辛勤劳作,需要书画家和工匠共同的信念、理想与坚持。纸为物,亦有性,用者皆宜珍惜。我们凭什么需要手工纸?应当拷问书画家自己的内心。书画家借纸为艺,却不可因物立命,毕竟书画艺术的归宿仍然是精神品格的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着人类的进步,因而我们坚信,机制纸并非手工纸的终结者,而是手工纸品性的再造者,应当成为手工纸灵魂的拯救者和守护神。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