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林木 艺术室


以中国式思维去观察

2017年03月20日 14:12  作者:林木  来源:中国画家网  评论()

  中国画的创造应该是一种中国画的思维,中国画的思维是意象式的思维,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维。落实到具体是一种包括观察、选择和表达的思维方式。比如说空间思维,宗白华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专论过,他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仰观于天、俯察于地”的宇宙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是一种“俯仰于天地宇宙之间”的远的心灵空间,这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如果仔细看董其昌的山水画,前后都是清楚的,没有什么近浓远淡,有时候远处还要浓一些,中国人希望看到什么就把什么表现得很清楚。沈括就说前山后山都要看完,最后把天地万物归纳到心灵之中,所以我把这个空间称之为“心灵的空间”或者“灵的空间”。

  具体一点来说,我觉得写生中也有一种中国式的思维,应该叫笔墨思维。笔墨思维是一种中国画的语言思维。我们在写生中首先要观察,用什么方式去观察?画中国画的人,应该在客观场景当中看出平面的、虚拟的、黑白的、大小的、清晰模糊的关系,在看对象的时候用中国式的方式去处理,具备中国画的社会方式。在对象中看到一幅笔墨精彩的中国画出现的时候,才是我们提笔写生的时候。这就涉及到写生作品的选择问题,不是任何看上去好看的场景和适合拍照的对象都适合中国画的写生,对象的正确选择是成功的一半,或者对对象细节做选择也都是写生与非理想对象式的一种补救和完善。

  还有一点是表达中的思维。不是如何用笔墨去表达对象,而是让客观对象如何转化成画面中主观处理的笔墨,非此而不能形成一幅中国画意味较强的中国画。观察现实直接提炼成笔墨,如白描的线条提炼、山水云雾的笔法墨法的提炼,或具有笔墨指法的提炼,或突破既有笔墨创造笔墨新的意味,只有立足于现实才有无穷无尽的笔墨想象、提炼和再创造的基础,这是何以要外师造化的缘由。如不去做笔墨的主观倾向的提炼和再创造,我们也不可能中得心源。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