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吴秋雨 艺术室


禅心不语艺无声

《观吴骎新国画作品有感》
2016年08月03日 08:13  作者:吴秋雨  来源:秋雨轩杂谈  评论()

  吴骎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福建省诏安县,是我的老乡,其爷爷是个优秀的高级教师,任教于诏安一中,德高望重,算是地方名人,善于诗词歌赋,常与一些文人墨客相聚来往,谈诗论道。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医生,小时候的吴骎比较活跃,是个小才子,连续五年被评为三好生。平时喜爱文学,作文比赛全校1、2名。课余时间画画。3岁开始涂鸦,6岁获全国书画比赛3等奖。

   再说诏安自古书画文人辈出,书画艺术气氛浓厚,常有文人笔会雅集,他周围的前辈至亲皆为当地书画名家,从小就受之熏陶,点拨,绘画自然倍加喜爱,从业余慢慢步入专业。他有着扎实的童子功,为后来打下从艺的基础。“心善自从善,好之自从之”,吴骎有着当画家的心理暗示,把精力投入于绘画。

  在中学期间,他沉醉于艺术,带着青春期的他穿着个性,忽略了同学之间交流,被同学误解,遭受冷漠!很少与别人沟通。吴骎只能用写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倾泻于白纸之中,记录了他每个阶段成长历程和对生活的思考。他自以为这辈子注定要和纸墨打交道,不离不弃,“淡泊人群只观花”的生活理念,也就习惯了现在沉默寡言的性格。但他内心是积极向上的,就如他日记里写道:“我要宣布,不再自卑、不再颓废,吃点苦、受点累,向大家证明,我不是什么都不会的窝囊废。不必去管他们对我的极差体会,不必去向大家证明逝去的误会,清者自清,就让时间证明一切的零零碎碎。”他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善于思考的人,内心是强大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不语并非无语,就像一个正在修禅的高僧,闭关不语、外静内动、是在净化那纯洁的心灵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使自身的智慧得到升华、慢慢觉悟。

  在大学期间,他成绩优良,还得到学校的奖学金,同时改变了原有的观念,重新认识到交友的重要性,开始加入大学社团,主动与同学交往,人缘逐渐增多,颇受老师与同学的喜爱。“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读懂吴骎的,就在他大学毕业后,不知何去何从?这时,他人生的第一个伯乐出现了,厦门华正美术学校校长孟国球先生,慧眼识英才,发现他是个艺术家坯子,想方设法地帮助、鼓励他学油画,后又成为他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这也就让他在行走艺术的道路上找到了方向,找到了自信。他的艺术与人格也受到大家的认可,在艺术圈里已经小有名气了。即使如此,他并不满足这种现状,他对自己的艺术水平并不满意,想“更上一层楼”就得进京求学。

  2014年北上求师学艺,拜读于著名艺术家石齐先生门下。石齐先生是新中国画创始人,是当代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修养在艺术界有口皆碑,也是吴骎第二个伯乐。吴骎以前学过油画,对丰富的色彩比较敏感。石齐先生因材施教,在他精心的教授下,艺术水平突飞猛进,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吴骎的画作让石齐先生刮目相看。在石先生的策划下,2014年11月25日,“吴骎新中国画展”在北京宋庄新中国画画家基地开幕,展出吴骎20幅原创作品,是石齐先生亲自为之挑选的精品之作,也是吴骎刚来北京宋庄入读石齐先生高研班后,对中国画风格刷新的新起点。画作不多,但能够看出吴骎在短时间的学习中勇猛精进。同时,也得到艺术界、收藏界知名人士的认可。也许石齐先生的“新中国画”艺术理念就是他要寻找的绘画语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块文化艺术土壤中成长的吴骎,对绘画有着先天的敏感性。他很文静,任何的喧嚣都干扰不了他对绘画的勤奋,整天默默地耕耘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他对艺术的信仰和执着,好像是他生活的全部。有了艺术,他就不会孤独,绘画就是他的快乐天堂,艺术也许就是他终生的侣伴。也许他平时不爱说话,而内心却一直在思考,在求索、在呐喊,他的灵魂与画面交织在一起。我们只能通过他的日记、作品,品读他丰富的内心世界,重新认识他阳光的一面。

  吴骎对色彩的理解、大胆的笔墨、意象与抽象的结合运用得恰到好处,人物与色彩斑斓的花卉融合,块面与线条的交错,繁而不乱,像跌宕起伏的交响曲,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画里隐藏着多重的神秘面孔,认人浮想联翩,这也许就是吴骎平时不善言说,却把内心的语言尽情地抖落在画面上,用他的色彩和笔墨语言,来诉说他的内心世界。吴骎表面很文静,而内心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是动态的,也是矛盾的。

   抽象与意象的组合、传统与当代的碰撞、新颖的构图、丰富的元素、使我这个几十年一直探索传统笔墨的经营者望尘莫及,感叹不已!这是他与众不同的绘画个性和他先天的悟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元素,这说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能死守陈规,敢于突破传统,才能走出一条金光大道,只有新的理念才能有新的突破,也证实石齐先生“新中国画”教学的成功理念。

   吴骎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艺术人生路要走,希望他能够保持这种感觉和信念走向成熟,但愿他的艺术人生健康成长。

    2015年4月26日晚于宋庄思逸草堂 秋雨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