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吴秋雨 艺术室


当代画坛的艺术状态

画里画外说画家
2016年07月23日 09:58  作者:吴秋雨  来源:秋雨轩  评论()

画里画外说画家 文 · 秋雨 中国是农业大国,古时排列,仕农工商,次于当官。而今已经步入工业社会,与国际接轨,自然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好像有奶就是娘了。农民老家里这点土地怎么致富?靠双手勤耕是不行的,要靠智慧,农民致富就得大量承包土地,挣大钱就是农民企业家,政府支持你,不会把你当成地主,当然,精英毕竟是少数。 由此,各行各业就多起来了,当代就多了一个庞大的团体,叫“职业画家”。这画家队伍大多来源于农村(农村人口多于城市)。城市的画家们着急起来了,你们农民不好好在田地里干活,跟我们抢饭碗,还想当画家,不务正业。于是,“农民画家”这名字产生了。既然有了“农民画家”,就应该有“城市画家”。可是,没有这个称呼,那怎么办呢?总不能委屈这些城市里的画家吧,干脆都叫“大师”算了。 大城市里体制内的“大师”们,也会跟这些“农民画家”划开界限,不在市里的画家就叫“农民画家”,政府官员也习惯这么称呼。可不安分的农村画家着急了,我画得不比你城市画家还差,老这么称呼我。不过农民有农民的办法,想方设法进入官方门槛,入住城市,身份不就改变了吗?哪个大城市领导不是从农村出生的,朱元璋,毛主席,齐白石不都是农村人吗?好像也没有人叫他农民皇帝,农民主席,农民画家。 发牢骚也没用,想办法进京或各大学院深造,提高自身艺术水平比较实在。于是,全国数万农村画家砸锅卖铁进京深造,乐得北京人租房暴涨。消费太高,北漂队伍逐渐庞大,看来北京市里不是长留之计,画家们转移集聚于宋庄艺术区。后来才知道,这以前不就是鸟不拉屎的农村吗?怎么现在变成艺术区?慢慢的,这个不起眼的农村越来越庞大,那些体制内的名家也进来了,北京市政府,中国文化部也进来投资办展。艺术品投资商也进来了,弄得这破地方逐渐也繁荣起来,租房暴涨,画家就像蜜蜂,到处采花炼蜜,所有的硕果都被房东取走了。房东富了,画家穷了!穷画家们怨气冲天,你们那些体制内的画家干嘛也来农村跟我们抢饭碗。弄得我们无处安身,实在不行回家算了,干嘛非得离乡别井当北漂,我们农村不比北京农村差,最起码没有雾霾。你说,这画家还真的不好当。 穷画家造就了富宋庄,这印证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山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这宋庄本来是贫困村,画家住 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富裕的画家村。 不过,现在中国画家太多,怎么辨别画家的水平高底?官方有办法,中国文联有全国统一称号,叫“中国美协会员”,直属中宣部领导。文化部有国家画院,叫画院专业画家“中国一级美术师”。教育部有“美院”学院派画家教授,有艺术研究生,美术学博士等。这些都属于中国当代美术界官方认可的主流画家。 那其他画家怎么办?画得这么好,什么都不是,确实有点不公平!不过有些画家什么都不是,画照样卖得很好,也就无所谓称呼了。有些画家没有头衔画不好卖,就到处进修,争取加入中国美协会员。有些人实在是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召集一些同仁,茶余饭后骂街,说这世道不公平,那些所谓的主流画家画的都是垃圾!出出气。再不行,自己在香港,澳门注册一个国际美协,或者中国某某协会当个主席也不比你中国美协会员差多少。 可恶的画廊和书画经营公司死活就认可中国美协会员!弄得这些纯艺术家们大骂:“钱真是万恶的东西,颠覆了艺术的灵魂”。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