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张建新 艺术室


融合的尝试

2016年07月04日 20:00  作者:张建新  来源:中国画家网  评论()

  自从去年在日本、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举办画展归来,忽然萌发了想尝试改变自己画风的念头。于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和准备,开始了探索意象梅花的实验性创作,便出炉了这些“实验品”。为了区别我以往的传统梅画,我将这批画暂且作了个称谓“意象梅花”系列。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画家用来寄托主观情思和审美观念的客观物象,也是反应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更是画家境界与情调,达到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状态,是典型的主观之象。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改变风格?说真的,画这批画之前,我没有考虑什么功利和学术价值的问题,只是顺其自然,想释放一下由来已久的沉闷作画的心情与改变一点重复单一的画画方式而已。我不想丢弃中国画的传统去另辟蹊径、标新立异。然而,笔墨当随时代。如何使自己的梅画在视觉上有新意和个性,这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开始重温西方美术史,关注当今世界的绘画艺术现象与趋势走向。对抽象派、印象派、意象派绘画,以及心境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反复进行对比、分析、解剖和归纳思考,在此基础上探索与中国画创作的契入点、融合点,以求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西画的合理元素,强化画面的视觉感染力。

  怎样思维,比思维什么更重要。思维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绘画观念的改变。因为有了新的创作理念、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升华,带来一种随心所欲,泼洒尽兴的创作冲动,进入了一个自由挥发色彩斑斓的心境。大块的泼彩泼墨、积彩积墨,营造近乎抽象变形的意象氛围,以反映时代空间气息和梅花生存环境,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以增强视觉的冲击力、想象力。运用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粗细、曲直、浓淡、虚实、干湿灵动的笔墨线条,传达出中国画特有的写意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艺术家的目标往往是在寻找和创立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我的实验是一种轻松愉快,新鲜有趣的尝试,虽然这一尝试伴有许多未解的新课题,但我却心甘情愿地去探秘、去感悟。

  于中国梅花艺术研究院

  2016年5月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