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版画,我爱水。 我致力于用版画来反映水,反映和水有联系的事物,反映和水有关系的社会生活。我通过对水的表现,来抒发对祖国的人民的真诚感情和对美的追求。 水是生命之源。我的刻刀跟随水的足迹,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抒写山川风貌;跟随水的足迹,去观察人生真谛,捕捉生活中的诗情。 水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自然的风姿千变万化,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如何把我经历过的和感受到的事物用自己的心灵和属于自己创造的版画语言在创作中体现出来,成为主客观相互统一的艺术品。则是我多年苦苦追求的目的。 年少时曾在过一个印刷厂当刻字学徒,当时厂里要出版叫《放下你的鞭子》的活报剧剧本,由一位画家画了一张墨稿图样,让我用刻字刀翻刻到木板上,再装到铅印机上印成封面。这该是木刻了,不过只是充当刻工。之后有位作家要出版他的作品集,要我为之作封面,这回从设计、绘图到刻制,都是我一手完成的,这能不能称是我的“处女作”呢?不敢说,但可以说进入了版画的实习吧。由于我勤于自学,勇于投稿,在报刊上发表的次数多起来。后来被《新常熟报》聘为副刊的助理编辑,我可以在这里编写文章和作画。报社设备很简陋,没有做锌板的条件,所谓画,则是把木刻原版和铅字排在一起付印。前些年有位在常熟工作的热心朋友,从常熟的图书馆收藏的旧报纸中翻拍了一些我当年的“作品”寄给我,我看到那些幼稚粗糙的东西,进一步体会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含义。 1949年初,我到常熟县委当宣传部干事。这时我接触到《八年抗战木刻集》等画册,大开了眼界,对木刻版画的兴趣就更浓了。之后我的工作单位曾有多次调动,但我业余自学美术,对木刻版画研习和创作从不间断。1955年,我的套色木刻《拿鱼》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好多报刊随后转载,并入选全国版画展、全国青年美展、世界青年联节美展等展出,这给我很大的鼓励,从此我就确立了业余专搞木刻版画的信心。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盱眙县,少年时代生活在淮河岸边,青年时代又在苏南水乡地区工作过。1953年到治淮委员会、1955年到水利部任职到离休。哺育我的是江淮大地,我为之服务和赖以生存的是中国水利事业,我的一生和水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我熟悉水、热爱水,水就成为我版画创作的主题。大诗人艾青先生曾称我为“水的歌手”,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小野田耕三郎先生评论我的版画创作时说:“莫测的版画题材是水、水、还是水。他通过对水的表现,寄托对祖国的深沉感情。”版画家晁楣先生说:“水,萦绕着他的心绪,水,浸染着他的每一根神经;水,直接影响着莫测的创作构思、构图乃至创作个性的风貌。”我画水,其实就是画秀美的风景画,包括有水利建设的风景画。山水风光最宜体现诗情画意,也应和中国“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操。我也通过水来表达个人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多少个夜月晨光,多少个节假日。我都在为版画而劳作;每有所得,就为自己带来欣慰和满足。为此,我孜孜不倦执着钻研数十年,版画已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我生命的特征。 从我的版画生涯来说,离休使我获得“第二个青春”,因为从此我可以免去机关上班,可以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版画创作。二十年来收获颇丰,我深信长久的生活积累和技艺的磨练以及艺术修养的提高,还会使我的版画创作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也必然会让我现在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我将继续跟随水的足迹延伸我的版画创作生涯。
莫测 1928年生于江苏盱眙。曾任水电部展览布置设计、水利电力报刊社美术总编辑、中国水利电力文学艺术协会专职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