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薛晓勇 艺术室


从为什么画画说起

2015.03.24 13:12  作者:薛晓勇  来源:中国画家网  评论()

    书画最初是产生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天,地,身,物等社会活动,目的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而后有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盖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

    画者,文之极也...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忽变幻,象其物宜,足以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

    夫画,天下通变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妙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

    画画就是写形、达意、表(达)情(感)。

    为什么画画,陶咏乎我也,抒发情感,表达思想...

    一切的形(描绘对象)和语言(笔墨)等都是为"意"的表达。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概括了艺术创作的全程,就是先有思想而运用艺术形式表达思想。

    那么何为“写意”?

    比较多的解释是书写的意思,以书法入画,这在中国画比较能理解,其它艺术门类就不大能讲的通了,

    写,置物也,谓去此注彼也《说文》是这样标注的,

    《周礼》以浍写水,《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郭沫若在《石鼓文研究》中对写的解释是“盖有流泻之意”。

    “写”应该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发泄,抒发,而不是单指书法上的书写。

    “意”志也,志即识,心所识也,意是对事物的自我看法,想法。

    意是艺术追求的目标,

    “写意”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赵策二》“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

    写意的本意应该是人用某种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心意。

    所有画画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的作品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没有“意”,但“意”是有高低的,意是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加修养来提高的,如何去表达,是否表达的完全,准确,表达的精彩,是否能让观者也有相近的感受,苏东坡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应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以追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乃不学之过也....”苏东坡的这段话是写文与可画竹的,前一段,在各种文章中引用很多,后一段"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乃不学之过也。“不学之过”正是解答了“如何表达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表达“意”,就是“学”,就是掌握,就是能够运用想要运用的绘画语言,就是能够运用精彩的绘画语言,且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表达自己思想的,适合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绘画语言。

                                                  壬辰深秋于北京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插入粗体文本 插入斜体文本 插入下划线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邮件地址 插入图像 插入引用 插入引用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