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陈永锵 艺术室


画家中出现大忽悠很正常

2012.10.01 20:31  作者:陈永锵  来源:新快报  评论()

  好些年前,我偶尔陪政界大员在广州艺博院观看“居巢、居廉”的画展。

  我对该大员说,从这个画展中,大可以看出:作堂弟的居廉其才气似比其堂兄居巢大,作品数量和题材也比堂兄多而广。然而,从作品的艺术质量看,居廉是稍逊的!大员问我,这是因为什么?我答道:居巢人生中有缘结识张敬修!

  张敬修是个清朝的朝廷命官,他看重居巢,居巢也不介意相随。某年,太平天国军围张敬修所守之城,张劝居巢撤,且已安排好了一切。但居巢这个画家却坦然地对张表示:您守城有责,我就不可以守谊?结果,张击退了太平军。退休后返回故乡东莞建“可园”与居巢一起共度晚年,堂弟居廉亦同往。未几,张敬修天年享尽,居巢也随之乘鹤西去。

  无奈的居廉回到广州,辟“十香园”招徒授教,他的初衷未必是志在弘扬中华民族的绘画传统以名垂青史,恐怕更是因为营生。于是他便毅然走进了“不成规模”的艺术市场,老远地去广州大新路的画廊接单、收货。居廉无法像堂兄那样,任其天性地作画。

  有谁敢奢言说自己是绝无功利之想之为的人呢?如郑板桥、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这些杰出的画家,如果不卖画又由谁来养?况且,那时代还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计划经济,他们只能是以本能自寻生计而已。然而,这正是一种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体现。“闲来画张丹青卖,不用人间作孽钱”,这也正是一种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

  当下,我们中国已无可后退地被带进了市场经济时期!任何一个中国人,包括画家在内,都是自然人、社会人、经济人,你卑鄙也罢,崇高也罢,你都必须为你自己的生命负责———营生!其实,一个由衷热爱艺术和生活的画家,能“无事找事做”,画自己的画,就已是种“创业”了,不说崇高也算个厚道。艺术情怀,也难免是谋生中的一种资源!

  “在山流水清,出山流水浊”。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画家群中,就自然而然除了大师真画家外,必然还有“大江湖”、“大忽悠”、“伪大师”、“假大家”和“天下第一啥”的千奇百怪———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必有的杂质。这正如黄河的壮观———如果河水没有夹带泥沙的奔腾奋进,悲壮感必然逊色许多。这正常得令人惆怅而又不得不忍耐。“大肚能容世上难容之事”是中国人的发明。那么,你就忍,你就容吧!

  传统文人所不齿的搔首弄姿的卖弄,在当下市场行为的营销策略中便有了其“正当性”。你奈其何?于是当下便有画家乐作“王婆卖瓜”,自我吹嘘!

  明代岭南大儒陈白沙先生就说了:“天下好人各自好,古今狂人若真狂。”———各适其适,好自为之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画家们勤勉创作、出售作品———劳动产品,为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的财富,这能不说恰当得很?只是别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与灵魂。那么,中华民族就真有福了!但我想,若要在当代世情中的中国画家,每个人都有文化的自觉,恐怕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插入粗体文本 插入斜体文本 插入下划线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邮件地址 插入图像 插入引用 插入引用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