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马顺先 艺术室


马顺先:曾经想做传统的守望者

2011.09.14 14:03  作者:马顺先  来源:深圳文艺  评论()

    在当代中国传统书画创作的多元格局中,马顺先的作品以其气韵生动、笔墨到位、颇得情趣而得到书画界和收藏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认同。马顺先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传统中讲究构图、笔墨、意境的传统基因,并巧妙地将当代人需要的精神气质注入到作品中,自成一体,严肃而生动。今天我们采访的嘉宾是优秀的书画艺术家马顺先先生。

魅力深圳:你好,马老师。欢迎来到魅力深圳,我想首先请问一下您是怎么和绘画结缘的?
马顺先:画画肯定是从小就喜欢,爱好这个行当,然后就慢慢地,自己在玩儿的时候就做,后来就上大学,然后就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自己慢慢把画画当做一种追求。
魅力深圳:也跟其他所有这种学美术的一样,参加美术的这种高考,还是怎么呢?
马顺先:对,当时也是高考。八几年参加高考还是比较难的,那个时候招生很少。
魅力深圳:您小时候,您刚才说的从小就喜欢指的是什么?是每个人绘画的天性,然后喜欢去摹,喜欢去画这样的东西吗?
马顺先:跟现在的小孩儿一样,都是喜欢照着别人的画。自己随便画,都是这种最原始的冲动。
魅力深圳:有没有受到身边的一些人或者在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古人的身上受到一些影响?
马顺先:我小时候还真的是没有(受到)很好的美术教育。我父亲是属于那种能工巧匠那种,在他身上还是继承了一些东西。像我们农村的一些雕花家具什么的,做什么机器都是他来做。
魅力深圳:这种影响,跟我们所知道的齐白石一样。他就是喜欢去动手,然后去动手的时候喜欢从民间艺术里面提炼到很多对造型、对图案,就是这些爱好以至于不断到模仿当中来。您是最后考上哪个学校?
马顺先:开始是考上开封师专。
魅力深圳:也是美术系?
马顺先:对,美术专业的。
魅力深圳:美术专业学的东西应该比较多。
马顺先:美术教育专业,它其实就是“国油版雕”全要摸一遍的。
魅力深圳:就是比较全面的。
马顺先:对,比较全面。
魅力深圳:但是,你后来怎么就选择了以水墨创作这样一个主要的载体?
马顺先:其实我第一次做个人画展还是做的油画展。其实我最早还是比较专攻油画的,在读大学的时候,到后来读本科的时候才转到传统的中国画上来。
魅力深圳:你觉得油画和后来的传统中国画,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马顺先:其实,我还是很喜欢油画这种表现形式的。但是由于对上光油过敏,不能坚持下来
但是后来就觉得该转什么呢?因为自己对书法的这种爱好,还有小时候感受的传统的东西比较多。在河南的庙里的壁画,还有家家户户挂的(书法),这些还是感受到了很多,所以就直接转入(传统中国画)了。其实,很多人就说,那你当时为什么不转水彩水粉呢?没有这样想,就转中国画了,绕了一个大圈,然后又发现自己学校学的很多东西不够,就开始补课、读书。看这些传统中国画到底是怎么一个事,后来一笔一笔地去临(摹)。
魅力深圳:就是说先前的造型能力对你后来的水墨画创作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是有帮助的。
马顺先:它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作用,其实,中国人的意象造型就是齐白石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这个分寸的把握。当你知道什么是具象,什么是写实,然后又知道什么是抽象,中间这个意象它是个什么东西。中国人就是这么不偏不倚,让你感受得到,又把握不住,这样一种很玄妙的感觉。然后一个人一个样,你传达出的这种东西才与众不同。
魅力深圳:我们倒觉得油画和水墨材料,它仅仅是材料不同而已。那么您喜欢写生,您几次西上太行、三登黄山的经历。那么,您从写生到绘画创作当中您觉得在个人的这种创作体验上有没有特别的经验?
马顺先:其实,你这个造型能力强的时候,你不会力不从心。你想表达什么东西,你可能就很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是学习了西画的一种长处。所以说我在写生中运用的东西也是在生活中去找一种我自己的感觉。当时我最欣赏的是石武的画,一手抓传统,一手抓生活,两手都要硬。真的是这样,你到生活中去感受的,那是独特的东西。
我也经常跟我的那些学生讲,你到山里,你感受到的是什么?你到太行山感受的跟你到黄山感受到的是两种不同的气息;那你要把你这种独特的感受画出来。下雨天去和大晴天去那感受不同的,你不可能画出来的黄山都是一样的,对吧?你不可能画出来的太行(山)都一个样,它没有道理的。有的人说这是风格,其实我认为这是偷懒的表现,是这种感觉迟钝的表现。所以说,要在写生中去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发现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你这才是自己最独特的东西。所以写生对我来说真的是很重要。
自己四十多岁的人了,沿袭传统这么几十年,真的是很多大师的东西,可以说是研究了一些,不敢说读的怎么透,但是肯定是有所感受的。那么怎么去把这个东西架接到你自己身上来,你得找一个点儿,所以这个就要到生活中去。
魅力深圳:您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我想请问一下您是如何保持这种旺盛的精力来创作的?
马顺先:一个画家如果没有这种创作的冲动、创作的激情的话,他就没法儿创作了。他可能就天天在重复自己,只有天天都有新鲜的感觉,不断有新鲜的感觉,不断去追求新的东西
你才会觉得有更多的要表达的那种愿望。总是觉得还有一种美没有表达出来,所以就想着去画。像我,真的是画的题材还是很广,画过人物、山水画、花鸟。我把山水放了这么两三年之后,我又觉得不行,还是有一种我要表达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特别是去欧洲回来之后,我觉得真的,这个中国山水画一定能够画出来,比欧洲油画更过瘾的东西出来。
其实整理一下我这些年这些作品的话,你会发现我一年一年是不一样的。我从2000年过来到深圳之后,我从在老家画的黄土高原的那些东西,后来我发现在这种东西里面缺少一种传统的东西作为支撑。很多人读不懂,后来我就又把传统的东西又加了一段劲儿。我03年那一批长条的那些山水画,在何香凝展览的那一批画,那批画大家留下的印象,记得有一个人,传统功夫可以。然后在那个基础上我总觉得那个是个过程,没达到我理想的那种(状态),但是我又超越不了。
我一直坚持到05年06年,我这个山水都超越不过去,达不到我想要的,然后我又不想重复那种传统的山水。如果要是单单为了卖钱就重复那一类的东西,可能也赚了更多的钱。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朋友讲你这个书法要怎么能突破,我就检讨自己怎么样才能突破。所以后来我就开始画花鸟。其实你看我画的花鸟,大部分还是可以用到山水里边的那些植物,还是这些以木本植物为主的这种花鸟。从这个路子上来(讲),我是用这一个来为了促进我的山水画的下一步的创作。画了这么几年的花鸟之后,我现在觉得积累了这么几年,山水(画)我认为现在这种调整又达到一定的程度。去年有拍卖行的几个朋友也在给我讲,他说你能够把你这个画花鸟的这种用笔的这种感觉用在你的山水里去,你的山水就有一个突破了。我现在真的是在做这种尝试。所以今年我在山水上付出的精力更大。我是这么一年一年在不断的调整,再加上今年去欧洲,感觉这个山水一定要在山水里面找回一种气象,是西方那种写实的不具备的。花鸟里面不具备的必须是现代人的感受,就(是)一种气象,一定要把它给表现出来。
魅力深圳:您到今天还不希望就是自己的作品成为某一种形象定势?
马顺先:没有,我一直都没有刻意的要形成一种风格。我也从来都说在我这个年龄段,我总觉得还不是要形成风格的时候。我总是说再给我十年的时间,到55岁以后,我可能我什么都不想看了,我就觉得很满足了,可能风格就形成了。
魅力深圳:但是一个书画家,在不断地否定自己的时候,也是需要勇气的。就像你刚才说,在何香凝美术馆展的那几张作品,被很多人所认可,但是你自己觉得你还可以去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去演绎的时候,去创作的时候,然后你就基本上把那种风格给否定了。其实我觉得这还是需要勇气的。
马顺先:这个关键是你要有自己超越自己的那种勇气,觉得我能弄的更好。如果你停留在那里,我觉得大家可能看五年看十年,也觉得马顺先就那么回事,画得也就那样子。所以我还是有想法,能够把那种不同的感受表现出来。如果你只会画一种画,我认为那不叫很高手的画家,还是要来画,画出自己很丰富的那种内心的变化。我一直对中国文化当中那种创作很单一面貌的那种还是有看法的。
魅力深圳:比如说范曾,你怎么看?
马顺先:我还是有看法的,就是过于程式化了。中国画这个程式化它是不可避免的,它必须走这一套。但是程式化它不是公式化,这个我还没有真正的去理出一套东西,但是我对这种东西也是有看法的。
魅力深圳:那么我们认识到您的作品是用笔比较老练,构思比较完整,立意比较鲜明,我是想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马顺先:这是不同画家的不同的文化追求。其实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很多中国画家他们都想创新,都想把原来学的这些东西丢掉,然后来创作属于自己的那种语言符号,体裁内容的最具个性面貌的东西。因为我现在没有刻意的去追求自己的这种面貌,我觉得自己的面貌的形成就像你对我的认识一样,咱们认识这么几年,你肯定一看背影就知道,是马顺先过来了。我觉得这个它是一个逐渐形成的一种东西,不是刻意追求的一种样式。很多人追求这种风格的变化,他是追求一种样式,这是我从来都不欣赏的。我更欣赏的是你自己慢慢的去形成自己一整套的东西。
书法,自己对画面意境的追求,对笔墨的运用,对构图的自己的那种理解。其实我认真的研究过吴昌硕,吴昌硕的构图就是一个框架,一条大长线把这个框架搭起来,然后再有一些细节。他不会画鸟,但是他这个画为什么这么有感染力?在这么多花鸟画里边这么有趣味,这么被人追捧,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所以一个人,你的文化追求是什么,你怎么样去对待你的这根毛笔、这张宣纸。
魅力深圳:对,我想问一下您的文化追求是什么?
马顺先:我觉得还是要立足中国传统,但是现在在这种双重文化背景下,你再纯粹你都纯粹不了,所以说你不用刻意地去追求。我也曾经很单纯的认为我要坚守传统,“做传统的守望者”我写过这样的语句,豪言壮语。但是我后来这是发现过于的守望,它是一种保守。真正的是要站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站在世界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下,去考虑当今的中国画怎么样进行创作,是要这样的一个东西。但是他如果把毛笔和水墨当成一种工具来处理的话,当成材料来运用的话,他就失去了文化的支撑,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中国人你穿了西装还是中国人,这才叫当代的中国人。中国画也是这样,你尽管说可能弄了点别的东西,加了点别的思想,但是我绝对还是正宗的中国画,这才是我想要的,这可能就是我的文化追求。
魅力深圳:你来深圳多少年了?
马顺先:来了11年了。
魅力深圳:在这11年之间,您和深圳的这种艺术生态发生过一些什么关系?
马顺先:我还是在深圳做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活动,也参加了深圳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展览。像水墨展,还有深港交流、中韩交流等等这些大型的展览。
魅力深圳:您参与到深圳的这种艺术生态当中这么多年,您怎么看待深圳艺术?
马顺先:因为深圳这个城市很大,它是一个很有包容性的城市,不管是玩现代的还是玩传统的,还是走江湖的还是画一些低端行画的都可以生存,原因是有一个消费市场。因为深圳的经济条件比较好,所以很多画家他只要有一定的能力,他就会有自己的一个圈子,所以生活在深圳的画家还是比较幸福的。
魅力深圳:您个人有什么艺术愿景?
马顺先:我这几年在陶瓷上也下了一些功夫。
魅力深圳:就希望在创作的材料和形式上有些拓展。
马顺先:对,我一直都有一种奢望:展览的时候,有平面的,有立体的,这样在展厅里会很丰富,一直都想这样。所以我不希望将来到多少年以后,我做个人画展的时候,做得很单调。我可能会有不同风格的山水,还有花鸟画,还有陶瓷等等等等。
很随性的,想玩这个了就玩玩这个;然后自己觉得画山水有感觉了,就画山水;画花鸟有感觉了就好好画花鸟;这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在做事。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插入粗体文本 插入斜体文本 插入下划线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邮件地址 插入图像 插入引用 插入引用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