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陈履生 艺术室


重振中国文房

2010.06.13 09:44  作者:陈履生  来源:美术报  评论()

  当很多人感叹外国绅士风雅的时候,许多人都忘记了中国历史上文人的儒雅和风范,举手投足的不同寻常,把玩之物的精心选择,都出于常人之外。20世纪在经历过改造文人的时代之后,文人的风范基本上被改造成为劳动阶级的作派,文人的个性逐渐趋同于与社会的同一性。因此,尽管文人所从事的那些事情,包括书画,还在继续用笔墨纸砚,可是,儒雅的风范是荡然无存。因此,与文人风范相合的文人艺术自然也就成了一种历史的记忆。

  儒雅的文人有很多生活的讲究:曲水流觞,西园雅集,叠石造园,品茗畅饮,拜石书蕉,琴棋书画,都是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生活理想,由此也产生了与这种生活情趣和生活理想相关的很多趣事,也构成了文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仅就文房来说,除了笔墨纸砚之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盂、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而其中的每一项都是文人把玩的玩物,各有各的讲究。这些被称为“文玩”的玩物,被历代中国文人玩到了极致,其中的流传为后世所惊叹。更有历代相传,陈陈相因,传世之物的许多故事也就成了后代把玩的一项内容,形成了中国文人与艺术相关的一个特别的传统。“五四”运动之后,随着文人画受到现实的批判,文人的这些玩物尽管还在收藏领域内周转,可是,文人的讲究渐渐被现实所消减,直到当代拿现成的墨倒在白色瓷盘之中的将就,基本上没有人去考虑用什么砚台、用什么墨。反正不管用什么砚台、用什么墨,都是卖同样的钱。由文人的讲究沦落到文人的将就,“文房四宝”也就成了当代书画家的一些工具材料。

  文人的讲究自有其中的道理,因为文人艺术不仅仅是书或者是画,它是文人生活情境、思想品格的艺术性转换,是文人多方修养凝聚在毫素之间的表现,因此,书画本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反而退居到业余的状态,书画的意义只是通过“文”的表现而得到一种性情的发挥。

  在一种相辅相成的历史关系之中,文人画的式微与文房的质变并行发展,当代中国画的现状基本上可以反映文房的现状。书画家不讲究文房,固然可以画出好画,可是,那些画并不是文人画。文人画如果没有讲究文房的心态,或者缺少对于文房理想的追求,就不可能画出好的文人画。文房反映文人心态,文房表现生活品质,所以,在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中国书画如果还想能够存留文人艺术的精华,如果还想通过书画表现文人的趣味以及中国笔墨的气韵,那么,对于文房的讲究,甚至将文房作为文人的一种修养,以期将这种修养融汇到艺术之中,从而提升文人艺术的品位和趣味,实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功课。文房不仅仅是工具材料和书画用品,而是与文人书画相关的组成部分,是文人精神家园的基石。与中国书画紧密相连的笔、墨、纸、砚作为一种媒介,也不仅仅具有工具材料的属性,还决定了中国书画独特的笔墨气韵和形式技法,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风格和语言特征,而且构建了中国文房的独特景观,成为与中国书画相连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是不同于西方工具材料属性在文化上的一个明显的区别。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