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张守华 艺术室


《我爱写竹》——张守华

2010.05.12 09:16  作者:张守华  来源:张守华  评论()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向来为人所赞颂。
人们喜爱竹,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竹的风貌和精神既可入诗也可入画,千百年来,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伦理思想。历代文人雅士赋予竹文化以深奥的思想内涵。
文人栽竹、咏竹、赋竹、留下很多千古绝唱——晋代名士王子猷慨叹:“不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对苏小妹戏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白居易在《养竹记》中说得更加形象生动:“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竹节贞,贞也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
竹典雅、质朴而淳厚,是隐逸的君子,“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它有着宁折不屈的精神,我深深崇慕竹的刚直、虚心自持以及坚韧不拔的品格。
竹充满生机和活力。“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这是它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真实写照。
竹甘于寂寞与清苦。“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它心淡高雅,胸无杂念,不与群芳争艳,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署尽寒来,咬定青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惧风雪雨霜,虽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其隐居远幽,不畏逆境,安贫乐困,具有多少浮躁的灵魂所不能臻至的精神化境。
我赞美竹,更爱写竹。竹的天然禀赋和面世风貌给予我重要的人生启迪。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无韵的歌。不才如我,居偏栖漏,实不敢轻言与竹为友而玷竹君之高风亮节,但既栖身画坛,虽功力不逮,也愿终生拜竹为师,以竹之风范精神为体为魂,丹管一枝,尽摹竹之四时风韵,尽道世间万种曲直!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插入粗体文本 插入斜体文本 插入下划线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邮件地址 插入图像 插入引用 插入引用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