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初中海 艺术室


谈中国山水画家与儒释道的“心灵契合”

2010.04.16 01:17  作者:初中海  来源:中国画家网  评论()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同时又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传统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种心灵化的艺术。为客体传神,为主体达意,写心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中国山水画讲究因心造境,画家将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经过心底意念选择撷取其内美神韵,通过一条线,一方空间,一种笔法、墨法,而将其升华为一种境界、一种气象、一种格调。这种境界、气象、格调,不仅是素养与思想的体现,而且折射着画家的人格。唐代王维强调:“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彻……故落笔无尘俗之气。”指的是一种境界。明代文徵明仿米家画风山水时感叹:“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指的是仿米芾山水用墨不成功,是因自己的人品境界没有米芾高。而清代沈宗骞说:“笔格高下,亦如人品,故凡记载所传,其卓采昭著者,代惟数人,盖于几千百人中始得此数耳。苟非品格之超绝,何能独传于后耶?”他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人品素养最好的总结。

  中国山水画境界折射着“儒、释、道”思想的精髓,山水画家的艺术审美思想和艺术审美取向,皆取源于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就道家而言,老庄思想的根本要义在于重自然,弃人为;重智慧,轻知识。蔑弃经验而使心与自然同化,与自然保持协调一致,主张“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既雕既琢、复归与朴”,追求原始的素朴、混沌的原始自由,是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美学的影响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而中国的禅宗,它是佛教融入中国道德文化后的结晶,是老庄化的佛教,佛教化的老庄。它由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后,六传至慧能开创南宗,而后长兴不衰。禅言:自心是佛。所谓“诸佛在心头,迷人向外求。内怀无价宝,不识一生休。”它让人们向内观照而并非向外觅求。真如、佛性,也就是宇宙的本性(人的本性),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禅宗的要义直指本心顿悟成佛,明心见性,去妄存真,超越理念而重在直觉,斩断思虑而留意当下,这些生动、活泼、辩证、求真的鲜活理念,对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绘画的审美思想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儒家思想,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重人文,尚教化。论文艺先究人品,将精神性与道德性视为艺术的本源,“书画都是自己道德的体现”,从人品与画品,“成教化”、“助人伦”,“温柔敦厚”,“中庸之道”等几个方面,给予了中国艺术美学以重要的影响。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插入粗体文本 插入斜体文本 插入下划线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邮件地址 插入图像 插入引用 插入引用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