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张文平 艺术室


国画写生有感

2009.12.07 22:36  作者:张文平  来源:中国画家网  评论()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电脑、相机、录像方便而普及。画家去采风也多以拍照为主,能静下心在穷山僻壤,烈日当空,冰天雪地的环境下用毛笔进行写生的也少之又少了。水墨写生和在校学习素描,水彩,速写是不同的。毛笔写生是画家在掌握了传统技法后,再以造化为师,形成个人风格的必走之路。前辈大师们无不这样走来。如岭南画派的关山月、黎雄才;长安画派的赵望云、石鲁;新安画派的黄宾虹、赖少其等等都经常外出游历,感受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并以毛笔写生记录。这就是大师们的画外之功。艺术不只是技法,更是画家情感和灵性的表述。也是对自然界和人生经历的感悟。当你独行于茫茫的戈壁沙漠中,你会感到生命的珍贵;当你登山群峰之巅,你会感到心胸宽广;当你借宿于农家的热炕,你会感到人间存在的真诚和温暖;当你面对九寨沟五彩池的平静,你会悟到生活中淡泊与平静也那么五彩缤纷;当你步入秦岭四十里峡,荒无人烟择路而行时,你会体会到人生的艰难跋涉。有这些经历就会意识到自然和艺术的结合,会得到很多的人生哲理,更会提升画家的艺术境界和心境的升华。画理得自然理,得自然理者通,通则变。古人论画就有:“目极山川之变,心穷万物之源”。所以游历写生是通过自然之景物,在自然中去发现,去感悟,并达到你心中之意境,借景抒情,有感而发。写生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产生不同的心境。使其画面千变万化,成为画家精神和灵魂的轨迹。古人有“触物为情,备皆精妙”,“走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论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在交通便捷的今天,画家更应勤奋努力,外出写生记录祖国的锦绣河山。只有通过写生的积累,才能使艺术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插入粗体文本 插入斜体文本 插入下划线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邮件地址 插入图像 插入引用 插入引用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