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画家档案 谭巍 艺术室


笔 墨 缘

2009.11.04 00:47  作者:谭巍  来源:中国画家网  评论()

        从孩童时起,我就喜欢涂鸦,这或许是儿童的天性,直至上了技校,仍未受到正规的美术教育,没想到凭着这一爱好却在单位从事图案设计工作。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迷上了书法,由于习字起步较晚,又是工作后之余事,明知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却乐此不疲。一盏孤灯之下,洁白的徽纸辅案,饱蘸浓墨的毛锥在握,共同合成一首流动三千年历史的优雅乐曲,那感受真是美妙极了。
        说这是兴趣或是缘份一点也不为过。如同有人闲时爱玩扑克、麻将,爱独坐池塘边垂钓一样,那是我之所爱和所乐,常有人劝我别自寻烦恼,自找苦吃,人行得空须尽欢。其实,若是硬拉着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那才是真的令人烦恼呢!
        这乐趣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过程,一首晋赋、唐诗,一段宋词、元曲,从篆隶至行草,从字体结构到章法布局,从二王到宋四家,从继承到表现,在那几尺素纸上,演义着数千年的华夏文明。这中间有纤细、有厚重、有隽秀、有朴茂……各具面目,各呈风格。方尺之间,万千世界,这其中之乐趣不为个中人是无法体验到的。
        习字久了,又常能从古今名家的书作中得到特殊的体会和感受。自自颜真卿“颜筋”之美,能感受到一种庄严、雄浑、博大的人格力量,柳公权的“柳骨”之美,似给人一种“铁骨铮铮带铜声”之正义感。而杨凝式之《神仙起居法》,则是一种粗头乱服的美,体现出作者超凡脱俗、毫无人间烟火气的境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又能体会到一种典型的魏晋风度,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其表现出的神韵好似一首优美的田园诗。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体现的则是作者当时仕途坎坷、苦闷孤独的心情……在与这些历代书法大师的交流对话过程中,逐渐加深了社会和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或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我钟情于书法,书法竟也不负我,记得在省城合肥上学时,和一位非常要好的同学因为绘画艺术方面认识的不同而发生争执,由于各自都坚持自己的立场,几乎导致了一场大碰撞,友谊的方寸几近倾斜。后来,还是书法中的章法布局变化使我受到了启发。书法布局最忌如布算子,友谊何尝不然。
        书法是一种境界,而最高的境界是书外求书,它是作者心灵境界精神价值的追求,亦是作者个性人格的充分展示。一次,我将自己的书作给一位文学朋友看,竟引发他对文学创作上一些思考,近而创作出一篇美文。从书法的表现形式到文章的语言风格,从书法的结构章法到文章的谋篇布局,使人深得灵悟和启发,此等艺术灵感,莫非缘于书法。

分享到:
7.86K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插入粗体文本 插入斜体文本 插入下划线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邮件地址 插入图像 插入引用 插入引用 剩余可用文字数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