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调查:美术联考之怪象种种https://www.huajia.cc 2014.02.27 18:41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报》副社长蒋跃: 素描原本是考查学生对对象的造型能力,是一种非常鲜活的准确的形象捕捉能力,包括要表现对象的性格、特征、神态等等。现在的学生,通过大量的临照片、临范本,形成了固定化、概念化的形象模式。每次考场上看到的试卷都是大鼻子、厚嘴唇的模式化人物,这样就失去了素描本质对生活现象观察、挖掘和表现的能力。色彩有它的成因、显现、画面的组织,最后才是色彩的表现,不同的光色下色彩都会有变化,用默写的方式考色彩,把对色彩的观察过程都忽略了。用默写来替代写生,考的不是学生的绘画能力,而是记忆能力,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这样,显然会出现很多副作用。比如,学生进学校后,只会画头像、色彩静物,不会画风景,不会画全身的人物动态,更不会创作。长此以往,是美术事业的缺失,会对整个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带来隐患。 第一,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能力不能判断,选拔进来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第二,就算选拔进来,也只是考卷的优秀,不能证明这个学生有真实的能力。因为考试的方法是有缺陷的,导致最后的结果也是有遗憾的,这样的结果会贻害几十年,是会影响美术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 这两门课用默写的方式来考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因为考生人数太多,为减轻考试的技术负担来进行的。当时只是临时措施,很多年来却一直沿袭这种方法,现在应该要猛醒了。 写生是方向,组织有难度 面对联考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专家建议,首先是要加强对考试的监察力度。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省级招考机构要加大在艺术类招生工作中的信息公开和公示力度,从2014年起,很多省的艺考考点将全部启用标准化考点,从安检、监控等多方面杜绝作弊现象,加大力度公开作弊考生名单,建立考生诚信电子档案。 重庆市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艺术专业联合考试中首次利用指纹鉴别技术对考生身份进行鉴别,降低了身份鉴别对人的依赖,既降低了考务人员人工鉴别工作量,又能提高对考务人员与考生串通作弊的防范能力。 《青岛晚报》也在1月份报道了山东省普通高考美术统考的情况,列出了6种会被处罚的不当行为,除了不准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考场外,还强调“所有考生带入考场的画样,无论是在画具盒、画板、口袋中被发现的,无论考生是否看过,也无论考生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一律按照作弊处理”。 关于考试形式的改革,不少人提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可以先将默写改成对着照片画速写、素描,这样就可以大致有一个标准,不会出现考场中的每一张卷面都完全不同,从而失去评判标准的现象。 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中就提到,“考试人数较多的,素描、色彩科目一般采用图片的试题模式,考试人数较少的,一般采用写生的试题模式,试卷原则上采用4开纸作为统考用纸。” 但对此,蒋跃教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照片已经把对象平面化,画照片是从平面到平面,考查的也只是临摹的能力。 另有一位应届考生也直言不讳:联考出的题目没有发挥的空间,“色彩、静物(给的图片)都太丑了,构图也乱七八糟的,实在没办法画得特别好。” 更有甚者,“学生在考试时,用‘九宫格’的方式,照搬着把图像画出来,可以画得完全一样。”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他看到学生的卷子上有用铅笔打过格子,虽然用橡皮擦掉,但依稀还能看到印子。 在采访中,许多专家建议应该把默写改成写生,现场写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学生背头像、背色彩的现状,也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绘画功底。“写生是近代西方绘画的产物引进到中国的,这是美术教育的成果,不能因为考试的方便而把它废弃,一定要把考实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出发点。”蒋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绘画是不能投机取巧的,写生更是不能废弃。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写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无论是安排静物或模特,成本高昂、管理困难可想而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联考的改革方向需要逐步的研究和调研,但是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教育的公平、公正。 可以说,“一刀切”的联考人才选拔招收方式已经让某些省份高校负责人难以接受,如山东省内各艺术学院的领导就是持反对态度,山东省某师范院校的艺术系主任说:“统考的唯一优势是对学生考核做统一管理,但相比较已实行统考多年的江苏省而言,这种考试方式弊大于利。江苏省每年统考期间,2组老师在13至15天对全省学生进行密集考试。首先,疲劳之下无法保证客观评定学生水平。其次,因时间等客观原因,江苏省各重点艺术院校的优秀教师不能担任考试评委,完全由二流学校的老师‘挑大梁’。每年山东省艺考人数比江苏省高出1/3,初步估计最少需要20天的考试期,因此我对于能否有公平、公正的评定持怀疑态度。” 美术联考经过这么多年还在考默写,日益出现的弊端让我们不得不警醒,美术考试的出路在哪里?该何去何从? 蒋跃认为,改革要从源头上改,一定要把考查实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出发点;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能投机取巧。 的确,从国家美术事业的发展高度来认识,不少专家与艺术从业者都认为,联考的制度和命题方式都要改变。但是具体要如何改革,教育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