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资讯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目睹画廊“关门”之怪现象

https://www.huajia.cc  2012.11.03 10:46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1 2
 

缺乏规范——私下交易占一半以上

  画家私下交易,早已不是秘密。但是私下交易的比例还是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西安画廊一条街是新成立不久的,其中一个刘姓画廊主名下拥有3家画廊,他也经营了20多年的画廊,对画廊“行情”的变化深有感触,“别说出名的画家,就连稍微有点名气的学院派年轻画家,都会选择私下交易。”

  换句话说,眼下,在扭曲的市场关系、交易体系下,画廊主想要买画,也都要跑到画家家里去买,“我们从画家家里买画,比外面收的要贵很多,但是没办法。画家家里买画不会有假,他不愁没人买,门槛都踩破了。”

  私下交易猖獗,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画廊业处境极为尴尬。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认为,眼下比拍卖更致命的是私下交易,交易额占了艺术品市场交易的一半以上,这对画廊的发展是致命的冲击,甚至也导致整个画廊业扭曲,不能有充分的发展。

  “私下交易的画家在价格上有很强的优势,几乎是自己说了算,说涨就涨,不需要跟任何画廊合作,基本上是自己跟藏家直接打交道,这种私下交易所带来的不仅是偷税漏税的问题,同时由于其不稳定性和定价的随意性破坏了市场交易规则与秩序,直接阻碍了艺术品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西沐说。

  私下交易冲击了画廊,也同时间接造成画廊业专业化水平低,规模小,组织散,发展能力弱,同质化竞争严重,人才缺乏,支撑体系缺失等。

  西沐表示,从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与体系的发展来看,画廊业、拍卖业、博览会在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画廊业是基础,是一级市场的主体。它对拍卖业和博览会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基础和推进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私下交易非常活跃,且在艺术品市场成交份额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画廊的作用一直没有被充分重视,画廊业发展的势头也没有充分地展示出来,画廊业作为一级市场的战略地位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

缺乏专业缺少诚信——中国画廊业处境尴尬

  画廊自身发展受限,也与市场相互不诚信有关。

  西沐认为,画廊业当下的发展态势与市场内在的发展战略方向不同步,甚或是背道而驰,因此,引来了人们不少担忧。画廊业势在必行的一件事就是打造诚信机制,净化市场环境,定位并发挥交易制度的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发挥优势特色中融合新的业态,构建核心竞争力,形成示范推动效应。

  西方国家,还有我国香港特区,目前都已形成成熟的投资体系,拍卖小众化,一流、二流、三流的画家,不同消费层次,细分市场,也有不同层次画家的代理。

  举个例子,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拍的一张祁志龙作品《消费形象37号》被画家本人称为赝品。随后,香港苏富比称,祁志龙的这张《消费形象37号》是真品,他们可以提供香港少励画廊发的真品保证书。针对香港苏富比的声明,祁志龙的回应是,由于他的记忆失位,给香港苏富比,还有相关机构和个人造成了麻烦,这件作品确实是他的作品,并非赝品。

  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中国内地,不晓得会是什么结果。画家本人都说是赝品的东西,怎么可能扭转乾坤呢?假如香港少励画廊没有在二十几年前就建立起完备的艺术品档案制度,那么,这件事情的结局,恐怕也不会这么具有戏剧性。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画廊建立艺术品档案制度的重要性。这方面就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严格的艺术品档案管理。

  马健建议,凡是经过这些画廊销售的艺术品,都附有该家画廊和画廊协会共同出具的保证书和相关档案。凭此档案,客户在日后可以享受类似画廊待遇的“最优惠佣金”,通过这个具有大交易平台性质的新城拍卖公司及旗下网站进行艺术品的交易和结算。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同时解决了收藏者和投资者所面临的品质风险、流动性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发整个市场活力。

  当然,画廊沟通艺术家与藏家,除了要靠时间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靠画廊经营者的个人能力。

  位于首都北京的杨画廊最近一次的重大转型是从三里屯转战798。杨画廊负责人杨洋谈及以后的发展,表示年轻的画廊能活下来就很好,10年以后还能坚持营业就是胜利。

  “从画廊专业度上来讲,国内画廊与国际画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国际接轨是中国画廊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一定要走出去,结合中国的情况向国外的画廊学习。”杨洋说。

  与欧美许多画廊家族式经营不同,国内真正具备画廊经营管理的人才专业性还很缺乏,许多画廊主都拥有其他产业,如房地产、茶叶或其他商业经营,艺术品只是其多项商业经营中的一项。因此常常是只具有资金,而没有经营专业度。

  此外,国内画廊很多不具备其自身的价值定位与学术追求,投资多一些的,比如山海星云画廊,会先找几位有名气的艺术家作品撑起画廊;投资少的只能尽量找市场上受欢迎的艺术家作品。因此,画廊受市场的影响很大,也就会出现市场好,画廊便兴起,而市场一旦出现危机,画廊就会倒闭。

  年轻的中国画廊如何才能突出重围?西沐认为,如今中国画廊业的发展值得深思。可以说,眼下的中国画廊,能活下来就是胜利。拍卖也好,私下交易也好,税负也好,除了这些外因,画廊业崛起,依然任重道远。


1 2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