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型画院初探https://www.huajia.cc 2009.05.10 21:14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岭南美术馆:以专、强取胜 岭南画院加挂岭南美术馆,岭南画家村牌子,实行一套人马、功能兼容、资源共享,岭南美术馆、岭南画家村不具有实体,是岭南画院开展展览、交流、研究、收藏、教学、市场运作而使用的艺术名牌或单位名称。 在岭南美术馆的经营管理上,管理人员考察多家美术馆后、认识到岭南美术馆更要强调的是“东莞创造”。世界上的国有美术馆的功能范畴基本上是相同的,系统管理各有特色。如何体现东莞的美术馆特色,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认识,有一种看法是应该走“贴牌上市”的管理模式,套用一个所谓“名牌”来运作。另一种看法是,应该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利用“拿来主义”的管理概念,逐步建立完善东莞的美术馆管理特色,做专与做强。但“贴牌上市”,这些商家通行的招数,不是自己的东西,此结果是永远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纵观世界所有的名牌美术馆,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罗丹美术馆就是罗丹美术馆,没有必要加上“卢浮宫”罗丹美术(分)馆。罗丹美术馆并不大,但有特点,非常“专”,也非常“强”。 岭南美术馆把美术研究与美术收藏的重点专注于岭南画派和东莞近现代、大珠三角区域的美术、作品。以收藏为例,岭南美术馆通过国家收藏以及画家捐赠的方式,借机会、有目标地举办岭南画派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以及当代岭南名家的展览,收藏其代表性作品,并整理其档案资料。清晰地定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岭南美术馆通过举办首届岭南美术节,画院共征集作品58件、其中雕塑作品8件,全国画院院长作品20件、第五届广东省中国画艺术大展作品30件。 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岭南美术馆实行免费开放,“岭南画院启用暨首届岭南美术节”开幕吸引观众近10万人。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的文化需要,岭南美术馆策划了系列互动活动,实现艺术与市民零距离接触。首届岭南美术节期间,岭南画院联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岭南美术馆举办了“与画家面对面”——东莞少儿临摹岭南名家作品大赛,充分激发了少儿的艺术创作兴趣,近600名8-16岁少儿报名参赛,比赛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获奖作品在岭南美术馆公开展示。与此同时,举办了艺术鉴赏交流、习作观摩、名画赏析等系列活动,让岭南艺术进一步走向市民,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创新画院管理模式 岭南画院成立整整一年了,这一年来,岭南画院的影响力和活力有目共睹。一个地级市画院,短短一年内,不仅招来大量岭南名家和创作中坚力量,还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丹青高手。这一切得益于管理者探索创建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岭南画院在筹办过程中,对画院的源起和发展做过深入的研究。由于旧的、传统的画院体制束缚,无可否认,许多画院的运作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岭南画院是在新的形势下组建的,必须创新思维,采取以历史文化支撑、多方优势聚合、各种功能兼备、内部运作灵活的发展模式。 按照画院的定位和任务的要求,画院在管理上实行内部人员聘用化、艺术考核定量化、艺术评审专业化、艺术活动市场化、艺术运作品牌化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实现科学运作、创作高效、效益突出。 画院人事管理实行全员聘用制,采用多种聘用方式,充分调动画家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作性。这是确保画院高效运转的前提。一是将具有较强政治素质,既懂美术、又有创作能力,既擅于经营管理又擅于内部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聘为专业画家,入编聘用。二是将有真才实学的外地画家通过签约的形式聘用在画院创作,不办理人事关系,临时聘用。三是以补贴创作津贴的方式,聘用本市美术创作尖子作为院外画家,依托社会力量,增强画院创作实力。所有聘用人员,一律两年一聘,定期考核。 在工作考核上,岭南画院将各项工作指标量化,实行岗位责任制。这是画院工作正常运作的保证。把特聘画家、签约画家、艺术策划人员每年上交作品数量、策划项目的多少,按年度下达量化指标,作为年度业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评审则成立艺术评审委员会,负责画家业绩考核,这是构建画院考核指标体系的关键。评审委员会成员由画院领导、知名画家、院外专家等组成,负责对画家上交的绘画作品及个人业绩进行考核,确保评审公平、公正。通过定期考核,确定个人业绩等级,并与奖罚挂钩。 市场是画院发展绕不过的坎,艺术活动也必须从画室迈向市场,通过市场运作赢得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推动画院发展的活力源泉。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在这方面如何去运作,是个需要深层思考的问题,岭南画院做了探索性的动作,画院首先成立了“画廊联盟”,通过举办展览,推出或包装有潜质的画家,由画廊推销其作品;通过各种文化渠道,代销名家作品,代销本院特聘、签约画家的作品;在岭南美术馆、画廊承办各类画展,与社会、企业界广泛接触,开展艺术活动,提高企业文化艺术品位,共同创造经济效益;引入新的基金体制,可行的项目实行股份制,个人、企业、民营企业可以入股参与艺术经营。 艺术运作品牌化是增强岭南文化传播辐射力的捷径。画院通过宣传、策划、包装等形式,提高画家知名度。借鉴全国画院成功的运作模式,打造地方特色的美术品牌,每两年与中国美术权威单位举办一次大型的、标志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策划画家参与公益活动,扩大画家们的知名度,提高画家作品的价值;与名牌美术学院及画院联合办学,打造品牌院校的创作活动基地与教学实习基地。 经费来源多元化,加强画院的造血功能。画院以市财政拨款为主,通过社会资助、单位自筹等形式多渠道解决经费来源。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拨款解决画院筹建经费、在编人员经费、公共经费、社保经费、福利费、退休人员经费、临时聘用岗位人员经费和一般专项经费;通过社会资助解决办展、举办活动经费;通过市场运作解决签约画家、院外画家不足经费。 作为一个新型的画院,在启用一年的实践过程中,岭南画院通过对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系统剖析,确立画院在文化事业和艺术品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其组织结构管理及发展状况的研究,构造自身发展的策略框架,不断革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画院和美术馆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 目前,国内的任何画院都在改革和推进中,任何画院和美术馆都存在着未来发展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而当今正是文化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为岭南画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只要紧紧围绕艺术品创作和服务两个发展的主题,通过加强与海内外艺术家、收藏界的联系,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岭南画院将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