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谁在害怕批评艺术市场?https://www.huajia.cc 2008.11.04 23:39 来源:新浪博客 发表评论(0)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谁是谁非,不用我多介绍了,网上已有太多的讨论。令人奇怪的是,近期有一些市场万能论的理论鼓吹手居然继续鼓吹将市场当上帝,或者鼓吹“市场感恩论”。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的进展是一些拍卖炒家和艺术投资人的功劳吗?肯定不是,他们大部分只是最近三、五年才进来的,前面二十几年他们在哪里?没有几代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甚至国外的策展人、批评家和外国友人的帮助,哪里有今天的艺术市场?最近三年的艺术投资人和拍卖炒家只是来收割过去二十年的艺术成果,应该是他们感谢几代艺术家、批评家才对。 有人说你批评家这几年获得了高额稿费,还要批评市场?那我要告诉这些消防队员,我拿了高额稿费还是要批判。因为我们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开拓者,我们拿了稿费并不欠谁的!拿了资本主义的钱,照样批判资本主义,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艺术批评! 有人说你批判市场是出于“仇富”。我认为大部分中国人并没有“仇富”,而是“仇”那些靠坑蒙拐骗、欺世盗名、巧取豪夺、违背游戏规则富起来的人,并且有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对这种人就是必须在中国产生一种“仇富”话语。中国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是一个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抗日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多年里,有一些真正伟大的中国富人,我不但从未“仇”过他们的富,而且对他们敬仰不已。比如洋务运动时期的张骞,在南方建立了除通商口岸以外中国最早的自主建设的现代城市;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如张静江,张将他的全部财富支持了辛亥革命以及民国早期的国家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如陈嘉庚,他变卖家产支持抗日。我就不用举更多的例子给那些振振有词说别人仇富的人听了。 鼓吹市场经济反专制,是一种新自由主义过时的论调 目前声称市场经济能促使中国艺术的自由和反专制的人,这种论调并不新鲜。这在经济学界早就有了,也是过去十年《读书》杂志一致批判的所谓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翻版。这些所谓的宣扬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实际上不过是某些跨国公司、民营企业或者国企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种所谓市场经济能“自动”拯救中国的理论和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界早就在近年名誉扫地,居然有人将此移植到美术界来为市场炒作辩护。他们的理由是:中国还是一个资本原始积累的早期阶段,所以必须让一部分资本炒纵艺术市场,直到把假的市场变成真的市场,假的价格变成真的价格,这样中国艺术就能真正摆脱专制文化,从而自由创造。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大饼! 一个可以肆意违背规则的市场游戏能真正促进艺术的繁荣和体制成熟吗?甲A联赛已经证明了这是在说梦话。今天的中国艺术市场跟几年前的甲A联赛越来越像,大量的资金进入没有促使球员好好练球,以及建设良性的足球体制,反而促使各方疯狂的追逐金钱,但水平没有真正提高。等到所有参与各方都捞足了以后,下一代甲A新球员既挣不到钱也没有迎来一个真正的足球体制。四年前的国画市场也是这样。一个没有约束和理想追求的艺术市场,只是少数人不负责任捞钱的工具,而让真正愿意负责任和遵守游戏的人被受干扰。 鼓吹市场经济可以必然带来一个美好结局的人,实际上是把市场和资本当作了上帝来顶礼膜拜,也是一个没有灵魂和主体性的理论。最近几个月艺术网站上不断出现一句话叫“有钱就是大哥”,就说明资本已经如何让一部分年轻人的价值观丧失了灵魂。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改革,不仅没有消弱专制文化,实际上还使极权主义和寡头资本的高度接合在一起。 我不知道有些人对批评市场为何要这么恐慌?如果这是一个有坚实学术内涵和真实交易基础的艺术市场,而不是一个刚搭起来的虚架子,有什么好害怕的?所以,真正害怕批评艺术市场的是那些艺术炒家,以及所有这些炒家的利益相关者。因为这些炒家离开了天价谎言,就一天也炒不下去。 我并不认为艺术市场会全线崩盘。我相信过去三年真正的好作品和在画廊一级市场扎扎实实铺垫的艺术作品,依然会步步高升。艺术市场的一部分机构和群体正在转型,甚至一些实验性装置艺术现在也开始卖得不错。所以,我没有对中国艺术市场失望,当然,那些虚高价格的艺术品的命运就不太好说了。 一个挤泡沫的市场阶段会很快到来,挤掉这些精神和市场上的泡沫,中国当代艺术依然会很好!中国不需要一个坑蒙拐骗和皇帝新衣漫天飞舞的艺术市场,不需要一个少数人不负责任炒作捞钱的艺术市场,而是需要一个让商业资本来推动学术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市场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