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教授的艺术人生,是一条不走寻常路、不断求新求变的独特轨迹。他的绘画艺术始终扎根于中国哲学与美学的沃土,同时以开放包容的视野汲取人类艺术精华。50年来,他努力汇通东西方文化,在色墨与宣纸的渗化融合中,锤炼出极具辨识度且蕴含深刻中国文化精神的抽象语汇,《诗》《道》《太极》《神灵十则》《佛家》等系列组画带来新的审美感受。而《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系列组画的书写,是他创作生涯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篇章,以富有中国诗性的抽象语言,抒写对中华文明古老智慧的当代表达。春分的和美、夏至的炽烈、霜降的凝思、大寒的沉潜……他以气象万千的墨彩交融、虚实相生的空间构成、行云流水的笔触变化,将节气从历法符号升华为宇宙万物生命节律的述说,使“气”与“阴阳”这些中国文化源头的抽象概念,对应着观照的视觉图式,它是艺术家生命激情与自然人文艺术对话的创造性转化。触摸画面的肌理,感受色彩的流动,可感受到作者心灵深处对“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在艺术创作中的投射。
38年前,中国美术馆为当时才28岁的画家举办了“徐冬冬画展”,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界不拘一格让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的一段佳话。38年后,金秋十月的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其再次主办“文明的对话生命的问答——徐冬冬二十四节气抽象绘画学术展”,集中展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全套72幅画作、全面展现画家50载艺术创作在不同阶段的150多幅代表性作品。这是他数十年艺术求索的华彩乐章。徐冬冬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抽象绘画,所探讨的生命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的永恒命题,秉承中华文化基因、积极关注人类文明演变规律与走向,无论是这套画作还是这场展览本身,都以其视觉诗篇,邀请每一位观者去感受四季的温度、体察生命的脉动,聆听文明互鉴的共鸣。
徐冬冬教授秉持“画画不是目的,问道才是根本”之理念,视艺术探索为“天命”,体现的正是融入几代中国人血液里的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今天,我们躬逢盛世,让我们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攀登文化的新高峰作出努力!

购物车


1、8、9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