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评论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笔墨究竟该“随时代”还是“随古代”

2025.07.02 13:51  来源:中国画家网 发表评论(0)
前段时间,陈传席先生发表了一篇《笔墨当随古代》的文章,明确表示因为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所以他提出“笔墨当随古代”以对之、以强调之,并论述了为什么笔墨不能随时代,而非要随古代的几点原因。全文读罢,总的来讲,对其观点部分认同。

首先要说的是,我以为陈先生大抵没有真正弄清楚石涛所讲的“笔墨当随时代……”这一理论的原意,其实不只他一人,当下太多人也没有弄清楚,就稀里糊涂、人云亦云了。殊不知他们的理解纯属误读,纯属断章取义,石涛完整的那段话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其真正的意思恰恰是反对笔墨随时代的,想表达的是如果笔墨随了时代,赶了时髦,就会跟诗文一样,常常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后面就会像白开水一直煮,毫无味道可言了。

所以对于石涛的这一观点所出现的认知偏差,以及经常性的误引误用,主要出自对“当”字的理解上,很多人总会把它解释为“应当”,即笔墨应当跟随时代。却不知在古汉语中,“当”字有多个意思,而在石涛题跋的此段画论里,“当”其实是个连词,它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假使、倘若的意思。对于这一点,联系上下文就自然会明白,石涛实际讲的是笔墨“假使”“倘若”跟随了时代,沾染了时风,就会像诗文一样走下坡路,而非笔墨“应当”如何如何,这样的理解显然与其后文衔接不上,也很难说通。

那么石涛的这段话,放在今天究竟该怎么去更好地解读和认识呢?是不是仍要将其奉为圭臬,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创作真理?不可否认,放在农耕文明时代,站在传统文化审美的角度和层面来看,显然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说,对于从事传统一路的画家来讲,以古为师,与古为徒,是学习和创作中国画的不二之路、不二法门,只有深深地扎进传统里,不断地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继承中延续,在延续中前行,来历清晰,传承有序,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传统这条道路上走深走实,在用传统国画的标准、法则来衡量时,才有的说,有的比较,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毫无疑问,在对传统的捍卫与承继方面,石涛的此段画论以及陈先生所提出的“笔墨当随古代”的观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如今时代变了,而且是整个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审美语境、情感体验、精神表达等的巨大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它早已由农业文明进入到了工业文明、现代文明这些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跟以往任何朝代、任何历史时期都完全不同,这是前人始料未及、意想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务必与时俱进,要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而不能再以农耕时代的思维、视角、审美和技法等来面对现代文明、信息智能时代下的相关题材创作,那样只会是错位的,是不合时宜的,也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因为在所谓原汁原味的传统这条脉络上,你创作的这些古人基本都已完成,而且比你创作得还要好,那么在当代美术史的书写上就自然不会再提到你,自然会被无情略过,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笔墨随时代”这一观点,就不能再武断、轻易地予以否定了。

特别对于当代艺术创作来讲,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专业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总是活在过去,沉迷在传统里不能自拔,甚至还津津乐道、以此为荣,而不能跳出传统,站在时代的前沿,以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视角来进行创作,来观察社会、感悟时代、引领风尚,可以肯定地说,你的创作一定不尽如人意,你也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合格的当代艺术家。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当代艺术的自身属性与特点所决定的。当代艺术必须要具有当代性,而当代性则又是主要通过反思传统、针对当下和批判现实的方式来实现,并且具有清晰的个人立场与未来指向。那么倘若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不能随时代,无论是在艺术观念上,还是媒介选择上,无论是在题材创作上,还是手法表现上,都没有一个当代的转型和升级,没有一个紧贴时代的变化与创新,还在亦步亦趋、陈陈相因、翻来覆去地对外展示、炫弄几千年老祖宗留下的那些程式和套路,而体现不出任何当代的痕迹、当下的信息,严重点说,这不仅关乎美术创作与美术史书写的问题,还关系到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认知和身份认同。这也是前不久我在当代艺术家许振的画展前言中提到的一个问题,即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究竟该以怎样的形态加以呈现,是当下每一位创作者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

要解决好这个命题,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搞清笔墨究竟该“随时代”还是“随古代”,而这一问题又与画家的自我定位有着直接关系。简单说就是,你到底属于传统派还是当代派,如果属于传统派,主要从事的是传统一路的绘画,又心甘情愿为弘扬传统默默奉献,那笔墨就更多地随古代。如果属于当代派,主要从事的是当代艺术创作,并且是个弄潮儿,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那笔墨就更多地随时代。注意,这里并没有说传统派就不能随时代,就不能有创新,也没有说当代派就不能随古代,就不能有借鉴,对于真正的高手来讲,完全能够做到它们之间的自由切换,甚至会彻底将其打通,将其融会到自己的创作里,因为他们深知,不管是随古代还是随时代,一切为我所用,一切为创作服务,无论做到“最传统”还是“最当代”,也都是一种本事和能耐,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到。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