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巡展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2025.07.01 20:34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 发表评论(0)
2025年6月21日,“第六届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巡展·呼和浩特站”展出之际,展览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了学术研讨会。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术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承办。
![]()
- -学术研讨会现场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长乌日切夫,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折喜文,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艺如乐图,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国旗,内蒙古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于江,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柳迪、额尔敦吐,以及来自内蒙古美协、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师生代表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包双梅主持。
![]()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发言 -
王平在研讨会上表示,民族美术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篇章,“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览”的举办不仅有效激励和凝聚了一大批关注民族题材的美术家,更在持续推动民族美术的传承、创新与繁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观察中国多民族艺术生态提供了重要窗口。他认为本次巡展的意义与价值从三个关键维度体现出来,一是成果的系统呈现与学术审视,二是推动区域文化交流与精神凝聚,三是深化民族美术研究与理论建设。 面向未来,持续推动民族美术高质量发展,王平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实践,广大美术家和青年学子要真正沉入基层、扎根生活沃土,敏锐捕捉时代脉搏与人民心声;二是强化理论引领与学术支撑,鼓励围绕民族美术的历史脉络、当代形态、美学特征、传播路径等展开深入研究,为创作实践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三是促进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民族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使民族美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服务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
![]()
- 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长乌日切夫发言-
乌日切夫介绍了“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从2014年创办至今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应当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从参展作品中对民族文化的创新表达,到艺术家们精湛的创作技法,都折射出民族美术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方面的扎实成效。他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例,认为在民族美术人才培养中,应坚持“以展览促进教学”的策略,构建学生文化认知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双重提升通道,通过“展览即课堂”的创新模式,推动民族美术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让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实现双轮驱动。
![]()
-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折喜文发言
折喜文介绍了内蒙古艺术学院始终致力于民族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立足民族美术育人资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了一大批民族美术人才。此次展览的举办是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使师生能够欣赏到全国民族美术创作的最新成果,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扎根北疆大地、突出时代特色,进一步加强民族美术教学与研究,不断提升学校在民族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民族文艺工作新篇章贡献力量。
![]()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国旗发言 -
刘国旗表示,内蒙古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共有家园,独特的自然风貌、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艺术创作的天然素材宝库。一代代内蒙古美术工作者扎根北疆大地,以丹青妙笔记录时代变迁、描绘人民心声。希望通过展览和学术交流,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美术创作的前沿课题、理论建构与发展路径。内蒙古文联将一如既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艺术家们搭建舞台,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潜心创作、勇攀高峰的氛围,推动内蒙古美术事业在传承中发展。
![]()
- 内蒙古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于江发言-
于江介绍了内蒙古美协近年来围绕时代主题和重大时间节点,举办了一系列主题创作、采风写生、展览展示、专题培训、座谈研讨、美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强队伍、出精品、育人才,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内蒙古美协将团结带领全区广大美术工作者,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深耕生活沃土,描绘时代新貌;继续传承中华文脉,勇于守正创新;继续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共同繁荣。
![]()
- 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柳迪发言
柳迪认为此次展览是各民族美术工作者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展览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以艺术的语言讲述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描绘了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图景。内蒙古美术馆在巡展筹备过程中秉持“展示精品、服务大众”的宗旨,希望观众感受到民族美术的多元魅力,体悟中华民族“美美与共”的文化情怀,从而助力推动内蒙古民族美术高质量发展。
![]()
-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包双梅主持研讨会-
![]()
-学术研讨会现场 -
之后,胡日查、赵福、陈晗晟、颉元芳、张项军、杨维娜、齐志辉、曹雪飞、崔雪冬、景磊、王茹等专家、教师和学生代表结合展览,围绕“民族美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的具体表现”“民族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守护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高等艺术院校在民族美术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哪些核心素养”“智能化背景下,民族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如何借助新技术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等议题,从不同角度分享感受、交流观点,既有对民族美术创作实践的深刻剖析,也有对人才培养的务实建议,为民族美术事业提供了宝贵思路。
![]()
- -学术研讨会合影
李伟对会议进行总结。他强调了“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作为中国美协艺委会届展的重要性,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创作活力受到广泛关注,也为深化民族美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次研讨会聚焦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教育与人才培养、如何体验生活和提炼创作素材、如何深挖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跨文化对话与艺术视野的拓展、对材料的驾驭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理论研究与文献梳理的价值、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等多个方面展开,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成果。他表示,好的艺术作品应该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创作者应该始终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是优秀作品的重要评判标准。
![]()
- -嘉宾参观展览
本次巡展精选“第六届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览”的入选作品154幅,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既有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有对当代生活的创新表达,不仅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审美风格,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巡展将进一步激励内蒙古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时代同步伐、与民族共奋进,奋力描绘新时代宏伟气象,倾情抒写人民奋斗史诗,共同推动中国民族美术事业发展繁荣。 本次巡展将从6月12日展出至7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