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大奖:科技创新与设计智造的深度融合2024.07.12 09:32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以下简称“DIA”)创办已经十年了。作为中国创新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的学院奖,在这十年中,DIA通过展现先锋的理念与前沿的信息,不断推出新颖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工业设计赛事,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对创新的渴望和推动创新的决心。 6月29日至8月中旬,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来——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特展”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首次对中国设计智造发展与设计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梳理。 此次展览优选DIA十年来的代表性案例和科技前沿作品共180余件。以“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为总体逻辑,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发展”“美好生活”四个板块单元,配合“具身智能”“脑空间”“低空经济”“智能厨电”四个场景,呈现出我国在新时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智能化转型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质生产力的挖掘与发展提供鲜活样本和典型案例。 紧随前沿科技 见证DIA十年历程 “国博大展不仅是DIA阶段性回顾与总结,更希望让公众能够近距离了解工业设计的力量”,本次展览策展人、DIA大奖秘书长卢涛介绍,在选择作品方面,展览从十年DIA获奖作品中选择了各个时间节点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注重展示近两年来最前沿最尖端的科技产品。 比如在“绿色发展”单元,展出了第一届获奖的作品“可以喝的书”。发明者特里萨·丹科维奇(Theresa Dankovich)博士经过8年研究,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张,做出了抗菌性极强、质地优良的黄色滤纸。她用食品级墨水将安全卫生饮水知识印在滤纸上,做成书,提供给缺少饮用水地区的居民。 而近两年的热门科技领域,毫无疑问要看“人工智能”单元,从辅助计算到类脑智能,AI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空天智控领域,以WJ-1B高分辨率智能光学卫星、FIFISH V-EVO水下无人机、潜伏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作品正展示出人工智能应用从群体智能扩展到深海和太空探索的无限可能,极大地拓展着人类对世界认知的边界。 “具身智能”场景中,由我国自主研发、可以商业化量产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向人们昭示人机耦合的未来智能奇妙图景。 倡导善意设计 指向温暖的人文关怀 智能科技与人文关怀的高度结合,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也是DIA十年来坚持以设计践行“善”的体现。获得2023DIA金奖的作品“健康体-盲文注音字库”,可以通过直接输入拼音的方式生成盲文,为药品信息的盲文应用提供了工具基础,更好地帮助视障人群识别和安全用药。 还有拥有全球领先的“模块化工具包”设计理念的“DX除颤监护仪”,可全方位地适应复杂多变的急救场景,让院前急救更高效。产品通过小巧的体积和轻便的形态,解决了长久以来院前急救面临的设备大而重、不易携带的痛点。且这是全球唯一能够将病人数据无缝流转的急救系统。 从医疗健康到人类增强,“生命健康”板块的作品涵盖从专业医疗到日常健康生活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探讨了设计智造在弱势关怀、生命救援和高效医疗设备领域的创新应用,还对未来医疗健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望美好生活 探索智慧温馨的未来家 科技的进步,蕴含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设计智造是提升日常生活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的关键力量,并为弥合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矛盾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展览的“美好生活”单元分别从“优化日常”“厨房革命”“未来清洁”三个方面,以及“智能厨电”一个场景,穿行在这个展区,可以看到技术革新所塑造的人机和谐共生的全新生活图景。 从智能厨房电器的多样化体验,到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在清洁打扫中的广泛应用, 科技将人们从繁杂的家务中解放。还有极具东方厨房美学的高端厨电场景,满足人们对于“未来家”美好温馨的期待与想象。 此次特展正向人们鲜明地传达出,不论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生命健康领域,还是在绿色发展领域、美好生活领域,注重科技创新与设计智造的深度融合,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所代表的前沿创新、颠覆性创新与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生产方式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