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会成为搅动国产剧美学的鲶鱼么2024.01.29 08:22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陈逸鸣30年前创作的马伊琍的肖像
陈逸鸣在剧中扮演的画家正在创作玲子肖像
“黄河路”上的霓虹灯 《繁花》落尽,进贤路人去楼空,黄河路霓虹不再,让人意犹未尽。开放又封闭的大结局,难以预料又浮想联翩,让人萦绕心头,十分符合审美的逻辑。一部电视剧占据的热搜成为了众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难怪连央视都评论说,《繁花》可能会在相当长时间里成为孤品——好少见的评价! 这肯定是近期视觉领域的一大热点,撩拨到了许多怀旧的60后70后的情怀,牵扯到了80后90后的神经,当然也引起了部分00后们的好奇。 只是对于40后50后来说,他们虽然很喜欢这样的题材,无奈迫于王家卫式的镜头语言,昏暗的画面,摇摆的镜头和转换频繁的叙事节奏,让已经习惯亮堂堂高清画质的眼睛、思维逻辑循序渐进的他(她)们,常常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她)们依然愿意凑这个热闹,不离不弃地守候在电视机前贡献着一分收视数据。 一部讲述上海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故事的电视剧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碎片化阅读的年代还能引发这么多人关注,实在是令人咋舌。细思之,下面这“五调”应该是《繁花》电视剧得以脱颖而出的关键。 基调 一个好的剧本,是任何影视剧能否成功的关键,获得矛盾文学奖的《繁花》原著,曾被赞誉为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另外,《繁花》持续30集的视觉张力是电视剧中,最为花费心思且卓有成效的,一场场绵延的视听盛宴,每个角色都是血肉丰满又鲜活立体,也只有王家卫才会有资本花几年时间来酝酿拍摄一部电视剧。从老戏骨游本昌到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等等,各路演员在3年时间里随叫随到。可以说只有集聚多方顶级资源,才能做到这一点:原著的精彩故事,导演的才华和影响力,集群的大咖位演员,大牌机构的鼎力支持等等,缺一不可。 上影集团投资5亿元收购了王家卫导演看中的昊浦影视基地,为《繁花》的拍摄提供了顶尖的硬件基础,同时还在车墩影视基地内以50年建筑标准,打造了“黄河路”和“进贤路”实景,1:1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的这两条马路,这些都是造就《繁花》成功的基调。 格调 不得不说美学格调是《繁花》有别于其他电视剧的一大特色。王家卫的镜头视觉,不走寻常路,富有胶片质感的画面,时不时出现的有透视感、景深感的大特写,常常俯视或者仰视的视角运用,具有节奏感的快慢镜切换等等,让你观剧如同在影院观影。在光影中不知不觉就度过了每天短短两集时间,吊足胃口。 据观察,整个剧情似乎一半是发生在黄昏或夜晚,却并不让人觉得压抑,哪怕是在白天的场景,其略带朦胧虚幻的色泽运用和拍摄手法,始终让画面有一种高级灰的呈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绝对不是真实的生活。比如剧中黄河路上的霓虹灯,放在当时的香港都显得太过林立繁华,而在这部剧里,层峦叠翠密密麻麻的夸张霓虹设计,让黄河路如同一个不夜城,确实是很好地烘托了整体氛围。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如梦如幻,形形色色,繁华夜都市里讲述着无数的或发财或暴富或凄美或市侩或凶险的人间故事。 腔调 艺术就在于有“腔调”,上海人则是这个词的始作俑者,上海的韵味,是一种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独有风情,上海话也是这个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出生在上海的王家卫,一直有着深深的“上海情结”。在《繁花》里,一帮上海籍的演员基本本色出演,拿腔拿调,游刃有余。 其中有个情节是爷叔带着宝总去请宁波红帮裁缝量身定制一套西服,经裁缝巧手这么一点化,阿宝的形象立刻从街头青年升格成了派头十足的绅士老板。“西装第一要讲料子。冬天穿法兰绒、舍维呢,夏天穿派立斯、凡立丁……”从爷叔嘴里蹦出的那几个词,听着让人会心一笑,好似都曾相识,十分亲切。 而夜东京一碗泡饭,赛过金美琳的山珍海味。真正的腔调从来不是源于表面的那种矫情与奢华,而是深入血统和骨子里的自然流露,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不张不驰。 色调 暖黄色的聚光式光源,照在人物脸上,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这种主色调贯穿整个《繁花》剧集,一如上海滩出来的中国油画的代表性人物陈逸飞的油画,凝练、厚重、优雅又略带神秘。在至真园里挂有二幅价值不菲的陈逸飞的人物油画,十分符合李李的气质。显然如果我们较真,最后买下至真园的人确实是一笔大赚的买卖。据说,这两件作品皆是从私人藏家手里借来的陈逸飞的原作。而王家卫当然也不会浪费这一箭双雕的机会,让陈逸飞弟弟陈逸鸣在剧中饰演了一个单相思玲子的画家角色。机缘巧合的是油画家陈逸鸣早在30年前也确实以年轻的马伊琍为模特画过肖像系列,这些作品捕捉了马伊琍年轻时青春的形象。 陈逸鸣和马伊琍的这段缘分被巧妙地编织进剧情中,形成了一个时间跨度长达30年的平行时空故事线。30年后,这段历史在电视剧中被重新演绎,陈逸鸣在剧中扮演的画家角色正在创作这幅画,而画中的模特则是马伊琍饰演的玲子角色。这种剧情设定不仅是对两人过去合作的一种致敬,也是对时间、艺术和人生轨迹的一种蒙太奇式的呈现。 不得不说,油画式的色调,人物四分之三侧光、逆光运用,让《繁花》大放异彩。 曲调 美从来不是单一的。《繁花》剧集配的插曲堪称一绝,那些经典的老歌,如陈年佳酿,不仅为剧情增添了情感色彩,更为观众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人生体验。对于稍有点年纪的人来说,每当旋律响起,大都耳熟能详,每一首都能跟着轻轻哼唱几句,费翔、王杰、姜育恒、张学友、陈百强、温兆伦、王菲、赵传等等,每一个都是许多人心中的偶像。这样的金曲恰如其分地配上优质的画面和情节,无异于免费体验了一次高档的KTV,绝对能感同身受,勾起多少人的如烟往事,引起共鸣。粗略算,整部剧大概有50余首这样的插曲,如此大手笔的版权投入,显然也为该剧加了不少的分。 除了陈逸鸣,进贤路的另外二位“邻居”,也都是重量级的上海艺术家扮演,戏份不多来头却不小,钢琴家孔祥东的能让耳朵怀孕的琴声,京剧名伶史依弘从开着的门里飘出的悠长婉转的曲调,无一不是《繁花》声情并茂的多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