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复中激活艺术生命https://www.huajia.cc 2023.08.15 23:07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第二届油画藏品现状与保护学术交流会”日前在上海奉贤博物馆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安徽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单位从事油画材料研究与预防性保护的专家学者,围绕“红色经典主题油画的病害诊断与预防性保护研究”等话题进行学术与产业探讨。 有调查显示,在以当代艺术为主要定位的美术馆中,油画收藏的比例占到85%,是最重要的收藏类型之一。然而,油画的保存现况并不乐观,各馆收藏的各历史阶段创作的油画作品均存在亟待修复的情况,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在国内,油画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画藏品在200余家国有博物馆、美术馆及相关艺术机构、私人收藏领域都已形成可观规模。为了更好推动油画藏品的保护,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以建立“中国现当代油画文物以原位无损检测为先导的诊断路线”操作标准为目标,共同进行学术探讨与科技成果转化探索。 安川修复的首席技术官王方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部的覃丹分别就此次油画作品修复中关于无损检测与霉菌防治两方面的成果进行了分享。来自中国美术馆艺术品修复部的李博与来自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典藏部的徐骥分别就馆藏油画藏品的修复与养护进行了主题分享。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吴来明,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王璐,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修复师孙红燕,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马琳,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姚尔畅,芒果美术馆执行馆长吴懿,马利颜料副总裁郑嶢等嘉宾进行了分享。今吾今朝策展总监龚燕燕还向嘉宾和观众介绍了“修复日记I”的展览情况与将要进行的“修复日记II”的筹备情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姚尔畅长期关注中国本土油画颜料应用与发展,他认为中国油画的预防性保护与修复是中国油画本地化的子命题。油画的创作表现有着中国化、民族化的问题,同样预防性保护与修复也有面对中国化材料、技法和特殊的创作方式。此次会议提出的原位无损检测,是其中一种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方式方法。将检测环节前置,对于养护修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上海奉贤博物馆自2020年与社会力量共同发起成立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以来,累计承接各类文物艺术品委托修复两百余件。在多项现当代油画文物保护实践中试验了原位无损分析技术的先导诊断,利用MA-XRF技术与多波段技术摄影组合,在材料分辨、隐藏信息揭露和病害表征方面取得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结果,也为这些油画文物的保存状况、工艺信息和病害分布提供了宏观的展现,并为后续的实验室分析提供了有效指引。2021年修复研究中心油画修复室出版《艺术品检测分析技术手册》,成为国内文物修复人员与科学检测人员建立桥梁的实用型工具书。2022年奉贤博物馆举办“修复日记——一幅油画的重生”展览及“首届油画藏品现状与保护交流会”。未来,还将依托文物保护研究、巡展、学术会议、公教活动以及多种传播手段,进一步提升公众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博物馆在行业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