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传统文化“翩若惊鸿”https://www.huajia.cc 2021.09.09 00:36 来源:浙江传媒研究院 发表评论(0)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节目中的水下舞蹈《祈》 选自《此画怎讲》节目海报 8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这一天,河南卫视的《七夕奇妙游》,继《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之后,又着实火了一把。近年来,《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登场了敦煌》等文博综艺类节目、三星堆重大考古文化发掘全程直播和良渚文化报道持续在年轻人群体中走红,“跨界”和“出圈”已经成为新文化报道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传播媒介、传播理念和传播生态的全方位变革,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升华,使得传统文化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以一种“翩若惊鸿”的方式动起来、活起来和火起来。 建构和代入: 传统文化经典文本的时空对话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自信夯实了对内讲述文化好故事、对外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基石。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旦与现代传播方式碰撞融合,便激迸出耀眼的火花——隋代彩绘坐部陶伎乐女俑、唐武周时期伎乐俑和唐三彩女坐俑这3件深藏在河南博物院和洛阳博物馆、沉睡了1500多年的文物精品,在河南卫视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传奇“复活”,惊艳亮相。6分钟的《唐宫夜宴》短视频瞬间引爆整个移动互联网,频频登上多个头部平台的热搜榜,14位极具现代青春语态的“唐宫少女”,灵动的碎步,丰韵的体态,月牙形的妆容,在LED屏幕上变幻不断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名画和文物的交替映衬下,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梳妆打扮,乃至进入宫殿后的一本正经,情绪的前后变化被受众戏称为“唐宫女子上班图鉴”。正是在时空交错中,5G和AR的技术优势得以被最大化展现,为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表达”提供了新的样本。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网民针对视频文本再创作的手段也更加丰富,充分表现出受众作为独立个体对接受信息的“自主性”选择。 “春晚滤镜”、“互联网+”的即时分享效应成为本次“出圈”的重要催化剂。《唐宫夜宴》改编自郑州歌舞剧院编导的《唐俑》,去年10月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舞台上亮过相,但并未引起波澜。数字媒介的传播对舞蹈时空概念进行了重新整合,在这种传播形态下,镜头语言有意识地以“特写”将“细节”放大,而随时随地观看分享、话题设置和评论转载的媒体运作方式颠覆了传统“剧场”的空间概念,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打破,“再媒介化”(Remediation)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和手段,为舞蹈艺术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展了一个具有更多可能性的空间。无论是古典汉唐舞的现代建构和代入演绎,还是顶级流量加持的央媒盛赞,身体、影像、互联网等多重媒介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并行发展变为相互渗透、融合。当一群欢乐的胖妞儿“唐小妹”恰到好处地在举国欢庆之春晚“夜宴”中袭来时,这“天时地利人和”之美圈粉了无数受众。 受众的共鸣、互动和代入在现代传播中功不可没。河南卫视融合中国传统民俗节庆,继春节、元宵、清明3档节目之后,6月12日推出的《端午奇妙游》这台晚会创新颠覆了传统节日晚会的形式,没有主舞台,没有主持人,时长只有41分钟,它创新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以4位胖妞儿“唐小妹”的视角,拉出4条时而平行时而交错的故事线,用水下舞蹈《祈》《兰陵王入阵曲》《丽人行》等,描绘出一幅中国传统文化画卷。7个节目各自独立,却又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其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现代水下舞蹈《祈》,引起了受众的强烈共鸣,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借力曹植名篇《洛神赋》完成了《洛神水赋》的华丽转型。 时空对话、今古穿越、场景代入已越来越成为传统文化报道中当代性表达的语境。端午期间频频刷屏的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论语篇,在节目播出当晚,“典籍里的中国论语”“撒贝宁穿越时空与孔子相见”“被孔子和弟子的感情破防了”等话题同步发酵,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亿。论语篇赓续之前播出的《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风格,开创性地利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综合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技术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出沉浸式的“故事讲述场”,大屏和小屏融合互动,使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通过舞台演绎直抵受众心灵。最让年轻受众感到惊喜的是,节目里撒贝宁穿梭于多个朝代,和古人进行思想碰撞和对话,更有“今穿古”“古穿今”双向穿越,这种为求索真知尽情穿越时空的模式在B站、知乎、抖音深受好评,许多受众表示:“央视又凡尔赛了,这次成功示范了穿越大剧的殿堂级玩法,大象果然会跳街舞!”在主流媒体现代传播生态的孕育下,凝聚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优秀传统“典籍”更加生动形象起来,在多媒体平台中刹那间晋升为新“网红”。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介质赋能传统电视,让经典名画“动”起来、“活”起来,是腾讯媒体研究院《此画怎讲》30集微纪录片的特点。和以往名画溯源、受众提问和专家解读的传统传播方式不同,该片改变了大众观众常规的“看画”模式,结合时下符合大众观看习惯的短视频,用每集5分钟的“轻量级”时长,把厚重的文化艺术纪录片变得轻快高效。通过真人情景式演绎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让14幅历史悠久的古画“开口说话”。 唐代仕女画中的经典作品《捣练图》,现藏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是一幅表现初唐时期妇女生活的传世珍品。但在《此画怎讲》的讲述里,画中的仕女们一改严肃认真,毫不留情地开启了“吐槽”模式:领导一到下班就派活、远程办公就是24小时工作制、来波士顿这么多年从未享受过夜生活。从古画中“活”过来的她们,像极了为了养家糊口拼命奔波的当代“社畜”,“加班”“学区房”“车厘子自由”这些话题从“古人”的嘴里说出来,让观众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让受众感受到,这些古画不仅是“活”的、有生命力的,画中表现的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的现实场景。 直播和互动: 重大考古发掘现场的实时体验 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即时直播是现代移动传播的长项,它与传统电视媒体的单向现场直播不同,基于互联网的直播平台,依托同步、互动、全通道的媒介特性,构造了一种新的传播情境。直播创造了一种沟通双方以及众多他人同时在场、同步交流的状态,这种同步性沟通让互动交流成为可能,观看者在这个时候不再是被迫接受信息的受众,他们充分拥有选择性体验、参与乃至影响“直播内容”的权利,从而促进了传播中双方的关系认同和情感共鸣,实现跨屏互动。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发掘让沉睡3000年的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时隔35年,三星堆再次发掘引得世人瞩目。5月28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六小时大直播!直击三星堆上新!见证世纪考古新发现》盛装启幕,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的开场白:“央视新闻的网友们……从观众到网友,央视已转向新媒体、融媒体。直播多点联动,多场景变换,遗憾的是没有弹幕,只是在专家对话中设置了快问快答环节。”彰显了主流媒体的亲和力和公信力,频获受众好评。截至6月1日,央视通过连续多日的直播,把受众“带到”考古现场,体验了一次“沉浸式考古”。 “虚拟演播室+慢直播+移动直播+历史媒资”传播模式使得即时体验更加生动和多元,用户在央视主持人和嘉宾的带领下,打破了三星堆发掘大棚场景的空间壁垒,零距离“接触”三星堆现阶段考古发掘的成果,直击文物“盲盒”出世。与此同时,央视还上线了多路独家“发掘舱内慢直播”,踏勘三星堆发掘现场,连续推出“万人云考古”“我的坑长我的坑”“三星堆考古手记”“三星堆之美”“童梦三星堆”“三星堆奇妙夜”等原创IP,用集展示、体验、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构思揭开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以现场解读、动画短片、独家微纪录片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样态表达,解析古蜀文明的内涵。随着规模宏大、种类颇多的534件青铜器、金器、象牙、玉石器等重要文物及近2000件文物碎片的出土,央视三星堆大发掘直播间俨然成为令人心跳加速的大型互动“追星”现场。 ◀图为河南卫视《唐宫夜宴》海报,原型为河南博物馆藏绘彩陶坐姿伎乐女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加上多个媒体平台的话题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受众的参与热情,连一向高冷的考古挖掘也成了全民狂欢的“盛宴”。四川日报等相关媒体随即进行热点追踪,积极参与到三星堆考古的相关报道中。四川日报和新浪微博联合策划了微博互动活动,发起话题“全国文物大battle”,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过44.7亿,相关讨论量共计39.9万,共有25个话题登上热搜。 新技术的加持同步催生了一个个“爆款”产品。三星堆文物“上新”当天,封面新闻第一时间发布《再醒惊天下,神秘黄金面具现世!3D还原三星堆全新发掘》的创意视频,借助数据可视化、3D建模等技术,用故事化的形式生动介绍了三星堆文化、祭祀坑挖掘全貌与出土珍贵文物。代入感极强的团中央公众号推文《青铜大立人手举“自拍杆”?三星堆的N种传说都有答案》,川观新闻的《古蜀国文物电音:我怎么这么好看》在众多新媒体产品中脱颖而出,收获不少粉丝的赞誉和分享,跻身“爆款”作品中的佼佼者。 处在一个重大新闻事件节点中,考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同样也能激发起受众最广泛的关注和兴趣。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获得成功,浙江本地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纷纷施展“十八般武艺”进行了全景式报道。钱江晚报客户端浙江24小时申遗直播阅读量达到50万+,“与有荣焉”这句话瞬间成为热词。钱江晚报官微推送的《实锤!》,阅读量达到20万+。 H5微画报是Html5网页在移动端的一类制作模板,可以实现图片、文字、音乐和视频的碎片化组合,又被称为“微海报”“轻应用”等。当以产品思维把H5微画报运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往往更能凸显新闻内容的故事性,体现新闻和受众的感情共鸣,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吸引受众参与到微新闻的互动、评判乃至多次后续传播中。此外,细化分割的信息容量也更适应碎片式、快阅读的需求,“撩动”受众主动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资讯内容。浙江在线新闻网站通过新媒体渠道、微信矩阵推出的H5产品《实证5000年中华文明史!良渚古城凭啥惊艳世界》,把5000多年前良渚时期高度繁荣的文化与古代文明,用不同的画面元素生动呈现在网友眼前。短短2天这个作品的阅读量破20万。该作品在2019年度浙江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绘彩陶女舞俑(5件)+绘彩陶坐姿伎乐女俑(8件) 河南博物馆藏 新闻游戏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闻传播形式,以小游戏为切入点,非常适合网络时代传统文化题材的表达。都市快报在别出心裁开发设计“良渚申遗成功”16个版特刊的同时,独家推出大型融媒体互动产品《古城夺宝》,海外同步上线国际版,每一道题都是一个小游戏,12道题组合成《古城夺宝》,体量庞大,成功吸引受众眼球,一连7天刷屏。 云游和聆听: 地域名胜文博精品的集体记忆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仿佛置身现场。受众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可以获得3D浏览体验,在“宏大语境”中捕捉各类细节,无论体积大小、面前或身后、头顶或脚下,360度范围内所有内容尽在掌控之中,受众的感官功能和认知空间被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唤起”。 从文化发展角度来说,数字化大大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促进了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创新,观者和受众在实地踏看的同时,“云游博物馆”已渐成热潮。以敦煌为例,因地域和气候等原因,当地只有一半时间是有效旅游时间,但通过借力现代科技,创建数字敦煌网络系统,公众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数字游览体验。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敦煌研究院首次向全球免费提供敦煌石窟30个精品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图像及全景漫游。30个经典洞窟,涵盖南北朝至元朝10个朝代,以及4种石窟建筑艺术形式、多种题材的艺术风格壁画和彩塑。 借助新媒体头部平台庞大的受众群和用户流量,2020年2月20日起,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众多国内知名博物馆携手,推出上抖音,搜索“博物馆”,即可进入“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活动期间,敦煌研究院特别开设了“镇馆之宝”和“360全景逛展”两个板块,平时难得一见的莫高窟第217窟、285窟和322窟三大经典代表性洞窟在手机移动端惊艳亮相。 VR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应用唤醒了受众心底对古老敦煌艺术的集体记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和互动热情。今年2月4日,敦煌研究院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腾讯公司在“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推出“点亮莫高窟”功能,首次在线上呈现1000年前莫高窟的点灯夜景,在网络空间复原了莫高窟燃灯民俗,与受众共同打造莫高窟“一川星悬”的盛大场面。“点亮莫高窟”的创意来自于敦煌文献中记载的场景。莫高窟燃灯是敦煌岁时民俗。据记载,每逢特定的时间,当地民众会在莫高窟举行盛大的燃灯活动,于窟龛点亮灯盏,总灯数可高达700余盏。这是“云游敦煌”小程序迈入今年的首次功能升级。该小程序于2020年2月疫情期间上线,一年间浏览量已突破2800万人次。 许多瑰伟的历史建筑遍布中国传统地域名胜,许多精妙的建筑其原理和历史沿革经过新媒体的动态传播,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建在半山腰的山西悬空寺为什么历经150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当时的工匠们是如何将重达数十吨的建筑材料运至山崖并进行“悬空作业”?微信公号“星球研究所”背后是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的年轻人,他们用3D建模的方式,结合GIF动图,从挂钩、框架、殿阁等多角度详细还原了鲜为人知的建造过程,形象生动,直观明了,令人恍然顿悟而又大开眼界。还有隐藏在胡同市井中至今仍充满烟火气的北京四合院,是如何从数千年的中华建筑文明中走来,它的建筑形制充满了怎样的魅力,都让受众一窥门径,获益匪浅。 北京中轴线自永定门至钟鼓楼,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创造全新的文化体验和历史记忆,是网易传媒、网易伏羲和雷火音频强强联手,打造《文脉中轴——AI乐中轴》系列内容的初衷,3月20日春分日,《文脉中轴——AI乐中轴》首支歌曲《春启正阳》在网易云音乐惊艳上线,以创意新、角度新、技术新,在网上持续产生刷屏效应。“文脉中轴”“AI乐中轴春启正阳”两大话题阅读量直破千万。《文脉中轴——AI乐中轴》打破视频图文的传统模式,用“唱的比说的好听”的方式,将600年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向受众娓娓道来。《AI乐中轴》计划在春分、立夏、芒种、立秋、中秋、大雪等六个节气推出《春启正阳》《先农迎夏》《耀染天坛》《凉生太庙》《月满景山》《雪寒钟鼓》6首AI音乐,贯穿正阳门、先农坛、天坛、太庙、景山、钟鼓楼等六大古建筑,让受众深刻感受 “国风+AI”跨界碰撞的听觉盛宴。 传统文化经典之所以广为传播,历久弥新,往往因为其迭代了不同时期的人文内涵。早在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推出了短视频《孙悟空的三个锦囊》,短视频承袭了《大闹天宫》中的核心元素,一经推送就获得了数以百万计的播放量。这种创意十足、根植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播语境和形式,有效地提振了受众的集体认同,通过反复迭代的二次传播,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传播现象和路径。数据显示,自2020年5月23日至26日8时,人民日报客户端《当哪吒遇上民法典》这部3D动画短视频,仅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总阅读播放量便达1900万、点赞量7.8万,再成创意传播的典范。微博平台“当哪吒遇上民法典”话题阅读量近7000万,进入微博平台热搜榜。 移动互联时代,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现代语境传播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已成为许多新媒体的不二之选,它将隐秘、艰涩的历史传奇和故事一下大白于当今通俗的文本之中,极大地增强了主流媒体在新传播语境中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