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评论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不让“传统”成为“传说”,非遗传承的高校使命

https://www.huajia.cc  2019.07.29 14:55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中国美术学院承办的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学员结业作品展中落下帷幕。这是中国美术学院承担这一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的第4年。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就作为第一批高校参与、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开设专题研修班。时至今年,已培训9期,研修学员200余人次,涉及纺染织绣、陶瓷烧造、雕刻塑作、漆艺等传统工艺项目。

  早在1953年,中国美术学院就曾筹办华东民间艺人创作研究班,并在同年成立了民族遗产研究室。1954年,学院又创办了“民间美术工艺研究班”,设石雕、木雕、彩塑、瓷塑、镶嵌等专业,为期4个月。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人群的研培方面,中国美术学院有其历史与传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如今,中国美术学院已成为国家非遗研培的固定教学机构。

  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在进行非遗传承人的研培项目,高校对于非遗传承有着怎样的使命?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

  / 高校非遗研培的重点

  不在技艺,在于人 /

  美术报: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启动至今才第5年,是一个比较“新”的工程,但事实上中国美术学院早年其实已经开设过类似的课程,陆光正、徐朝兴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轻的时候就在美院学习过,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在美院的这段学习经历非常重要。您认为高校开展非遗研培的重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

  周武:在非遗研培中,我们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提供画图、造型或者技术的训练,更关键的是要提供一个激活和促进手工艺成长的平台。并借此平台,加强扩大校企乃至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归根结底开展非遗研培班的重要意义不在技也不在艺的本身,而在于人,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美术学院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展过的“民间美术工艺研究班”等项目。这个研究班跟我们今天的非遗研培班非常相似,当时的学员也都是从生产一线直接定向选送来的,上课的老师除了学院教师,还有来自各地区的大师,他们的知识架构和学校老师是不一样的、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他们来自生产一线,具备老师们不具备的,长期面对材料、工艺和技艺所积累下来的认知力与感受力。手工艺不应该以简单的画图与造型技艺作为终极追求,手工艺人应以材料和工艺为基础,不断地思考和尝试如何将其转化成表达自己心灵的探索,这意味着手工艺的学习其实应该是多维的,需要打开眼界,提升学养,了解多领域的艺术形式,尝试跨界的创作思维,让不同知识体系和不同思维架构的传承者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碰撞,才能产生转化,才是活态的传承。

  / 工匠精神,

  是一种漫长的坚守 /

  美术报:我们一直在谈传承,“传承”其中一个特征就是由老一代向年轻一代的传递,这样才会一直前行。我们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年轻的学员?您在多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中是否接触过一些年轻的传承人,在您看来这些年轻的传承人有什么特征呢?

  周武:我们非遗研培班成员的构成包含多个年龄层,他们的学识背景、生长环境、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非遗班学员们在经验、视野和思想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其实也是我们现在非遗班学员的特点。我曾遇到过一位年轻人,年纪轻轻便独自一人从温州跑到龙泉专程拜师学艺,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人生追求。在这背后是非遗传承新生力量的光芒,也意味着传承方式将发生变革——年轻一辈的参与意味着时代性、进步性,同时也意味着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这个开放传承的时代,他们摒弃了许多保守封闭的旧有的传承方式。综合性的知识架构让他们的思维更灵活、更多元、更丰富、更开放,也更容易吸纳和接受新的事物。

  但是面对这样鲜活的年轻传承人,我也会有一些担忧。因为每一个成功的手艺人都必须学会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浮于表面的视觉或工艺上的精益求精,更多的是一种持久的、漫长的坚守,在自己的职业当中,一点一滴的积累,长年累月的推进,这是一种人生的修炼、心性的修持。手艺人要坚守初心,然而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会境遇中,尤其是活泼的年轻群体,能够耐住寂寞的人很少。很多学生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定力不足,会不由自主地被闯入视野的信息所捆绑和牵引,长此以往便会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 器物走入生活

  才能实现真正的“活化” /

  美术报:近年的文化遗产日就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个口号——“活化”。您是如何理解“活化非遗”,或者“非遗的活化”概念呢?

  周武:活化、活态这都是近年来各个领域的热门词汇,活化本身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所以也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它。作为手艺人,我们创造和打磨作品靠的是手的知觉,我们用手去触碰材料,去拿捏去锻造物件。其中手对手艺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手艺类非遗的“活”,首先是手要活。手就是手艺人看世界的眼睛,我们一定要对所使用的材料、工具有感知,要对视觉表象背后的内容有感受力,如果一个人的手不能活起来,没有感知度,又如何谈得上活化作品? 

  其次,非遗是我们从传统中所继承下来的遗产,非遗的活化必须要坚持传统工艺的活化。传统如何在当今“活化”?那就要让我们所制作的器物和产品,走入当下人们的生活,发挥其功能性,延续其文化性。文化融于功能,功能服务日常。只有“活”在当今的生活场景当中,成为一种场域活态,传统手工艺才能实现真正的“活化”。

  同时,所有创作的“活化”都一定要有精神层面的“活”。如果一个作品在精神层面上没有追求,那么这个作品就落了下乘,没有感染力,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如果一个人秉持着精神追求,不忘初心,坚持理想,那么其追求自然会贯彻到双手所创造出的物品之上,这样的器物是有思考的,是会呼吸的。手艺人在起心和动念之间不断精进,过滤掉杂念,这是一种精神的活态;造物在打磨和锻造之中逐渐生长与转变,谓之创造的活态。

  当然“活化”本身也意味着灵活的、多角度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会有一个定论或者标准答案。我认为这话题值得手艺人长期咀嚼,乃至思考一生。

  / 手艺不是炫技,

  是一种朴实的态度 /

  美术报:您刚刚提到了三个方面,我感觉也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三个要求,或者说三种期望。就您的观察,您认为手艺人要做到“活态传承”,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周武:手艺人、传承人一定要拓宽视野,要关注当下的生活。如果每天只是守着自己的手艺,在方寸之间靠冥想来进行传承,其手工艺是难以拓展和转化的。想要让自己的手艺和造物活在当下,创作者就必须要了解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审美、风俗习惯,要了解时代生活的形态,知道什么样的手工艺品能够匹配时人的审美需求。手艺的创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制作过程。我们的手艺人要学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走出工作室,拓宽阅历,了解世界,这些会给自己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手艺人要做到“活态传承”,面临的最大困难也许就是手艺人的局限性,以及与时代和生活的脱离等。

  举个例子,大概十几年前,我带学生在日本高岛屋参观各种作坊,碰到一些有钱的中国老板在采购器具物件,我问他们为什么来这里买,他们说不是因为中国没有手工陶瓷可卖,而是在说在国内很难买到能够跟他们的生活品质以及品位需求所匹配的手工产品。相似的例子,早年,网易的丁磊曾经来到我们学校,跟我聊过之后,他出资让我的几个研究生去日本实习,然后回到国内去白马湖成立工作室。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他需要的是有人文特色的生活器物,不是随随便便地使用同质化的产品,他认为那样的东西跟他的生活品质不相匹配。

  我们创作的灵感、主题、核心都来源于生活,而作品反过来又回馈到生活,并在生活当中得到滋养、得以生长,这样的手艺才真正是活态的,能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手艺不是简单拿来炫技的,在技艺背后一定是一种朴实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 非遗保护与传承

  是高校的使命 /

  美术报:现如今全国很多高校都同时在进行非遗传承人的研培项目,中国美术学院在资源、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是怎样的?又是如何结合这样的优势来设置课程的呢?

  周武:这也是我们在做非遗研培以来一直不断思考、自我提问和自我修正的命题。我们的宗旨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校企和社会等多种方式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社会,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促进教学的多元化改革,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及发展。

  首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来做这个项目,与其他学校相比使命感不同。我们是以手工艺术为教学研究方向的二级学院,设置的专业培养方案对应的就是传统手工艺的陶瓷、玻璃、首饰与金工、漆艺的四个专业方向,可以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本来就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核心命题,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教学的重心。同时,作为高校除了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之外,还应把视野关注到校园外,将学术经验、研究成果、教学实践运用至社会的相关领域。从这些角度而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我们专业办学的使命所在,也是立学之根本。

  其次,从学科支持和学术平台上来说,美院也拥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我们现有的专业学科方向,可以为非遗研培的项目起到一个支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所有高校中艺术类学科专业是相对较健全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综合性艺术平台,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接触任何你感兴趣的艺术学科和高水准的艺术展。无论是“一院三馆”的美术博物馆群结合的教学模式,还是手工艺术学院的国际性展览交流平台,都能够精准聚焦目标,有效完成国家对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提出的要求,即“强基础、拓视野和增学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这样一个如此繁忙的时段,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其原因是让来到美院学习的学员可以利用这一个毕业季和展览周,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学院艺术学科不同领域的创作成果,这是一般院校很难提供的一种视野广度的熏陶。

  再者,如同之前强调过的,美院的平台不是普通的高校平台,在去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们的“设计学”和“美术学”在全国被评为A+,学员来到这里可以接触到的是第一流的教育和学术资源。在这一优势条件下,如何搭建能够跟此相匹配的非遗研培,成为我们所思考和努力的课题。从课程安排上,由于非遗传承人学习背景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我们设置的课程要思考抓住有共性的核心问题;由于课程时间的紧张,就一定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和梳理,制定大模块来引导小课程——将整个研培项目分为课程、实践、考察、调研、回访和推广等几个模块,以此来优化课程设置。

  最后,增加特色性和活态的教学活动。每一次的研培活动都会跟前一次有所不同,有改进、有变化、有深化,唯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可持续的、活态的研培项目体系。比如我们正在考虑明年把非遗成果带到国际推广的平台,可能是特殊的研究性展览,也可能是相关学术活动,但要防止演变成草率的、卖场式的博览会。因为非遗是有研究高度的项目,故与之相对应的展览也应具有研究性和学术高度。它承载的是民族的文脉,所以我要做的是“阳春白雪”的非遗,但这是一种可以“使用”的、“活”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阳春白雪”,是可以引导人们生活美学方式的东方手工艺术。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