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
李小可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中国画,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协助父亲李可染创作、生活,并在父亲的指导之下系统研习中国山水画。80年代起先后三十余次深入西藏、青海、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甘肃等西部藏族地区进行写生及摄影创作,体验生活。近年来多次赴黄山、太行山、燕山等地写生。艺术创作在继承中国画传统和李可染艺术精神的同时,以开放的态度,注重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深度地直面生活、时代,从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中寻找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在重体验的基础上重表现,形成了特殊的水墨表现风格。
1992年,李小可夫妇与贡布扎西合影
古都北京、西藏、黄山成为艺术创作《水墨家园》系列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鲜明的绘画语言、风格受到专业界的肯定和好评,同时得到海内外收藏界的关注和欢迎。2003年开始创作《藏迹》系列的版画作品,以对藏地特殊视角的人文关注和视觉表现的探索引起了美术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多年来积极参与公共美术事业的推广普及,坚持中国山水画的教育,培育出一批中青年山水画画家、学生。策划了很多重要学术性的美术展览,并且特别关注西藏美术事业的发展。
2005年3月,中央美院附中六四届二班同学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聚会商议编辑《隆福寺街78号》事宜时合影
2005年以来赞助、策划了《雪域彩练》《大美西藏》西藏当代绘画展,为推动西藏当代绘画发展做出努力。2015年8月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为天安门城楼创作巨幅山水作品《众志成城》。水墨及版画作品被诸多美术馆、重要机构、海内外藏家等收藏。
找寻水墨表现的新可能
光环掩映背后的坚持与积累
作为大师之子,这层光环给李小可带来学习艺术的优越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李小可坦言说:“作为一个画家的后代,有很多益处,比如良好的文化艺术环境,对我的艺术创作影响很深。但也带来很大的压力,要想让大家真正认识到我的作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对我来说,我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追求,坚持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 ”
面对这种压力,李小可不急躁、不懈怠,而是将它变成了动力,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他34次走进西藏,上百次在各地写生, “水墨家园”“雪域藏迹”等系列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他始终低调而踏实地努力着,“在艺术思想上和审美格调上,李小可是很深刻的,但他从不浮躁,从不说大话,甚至已经谦虚到了不客观的状态。 ”李小可夫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刘莹说。
春月/46×52cm
“在艺术表现中,我父亲有一句话对我影响特别深:‘艺术创作到十不成回到零,不要三四五六七’ ,意思就是说画画的时候要往里走,笔墨有它独立的表现性和造型性,要坚持自己对水墨、对境界、对画面结构特殊性的表现。但是要如何往里走,我想,除了画画之外,还包含个人的修养,包含对笔墨语言的不断再掌握。 ”李小可常常早起习字,他认为写字的过程就是对中国文化本体的了解与积累,在写字的过程中体会和把握书法的内在结构和规律,并将这样的“艺术语言”运用到绘画中,能有效地增强绘画结构的完整性。
湖雪/46×52cm
就是这样“坚韧”“踏实”“谦虚”“低调”的品格和重积累、重取长的创作习惯使李小可在继承传统文化、继承李可染的艺术精神的前提下,也开拓了属于他这一代的笔墨表现新可能。
路/46×52cm
笔墨之中要:有魂魄、有情感、有精神
“水墨”是李小可艺术创作的主要语言方式,从“北京系列”起步发展到“水墨家园”再到“雪域藏迹”“山水黄山”系列,他不断地找寻着语言与笔墨之间的契合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风格。李可染的山水画着重表现秀丽深邃、情致浓郁的江南水乡,李小可没有因循父亲的路子,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特殊的藏地题材。西藏特殊的自然、文化、意境以及特殊的精神性深深地触动了他,他说:“要表现西藏的特殊性,把自己内心的感觉画出来,是没有先例借鉴的,所以需要深入体验,要走在其中,从雪山显露出来的瑰丽和雄浑中感受它内在的‘魂’ 。
纳木错的风/46×54cm
”李小可的作品经常以“山魂”“远方”为题,在他眼中,喜马拉雅、苍茫雪域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风景,而是人们对遥远和崇高的追溯。他是怀着敬畏之心,用无声的笔墨表达他对藏族聚居区文化和内在精神的理解,以及他对理想和远方的朝圣。无声的雪山,成群的玛尼堆,飞扬的五彩经幡,在他的表现下都饱含了深情。李可染过去常讲“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在李小可看来,“魂”的核心就是“情” 。“这次展览以‘山川乡国情’为主题,就是说山水笔墨中要含有情感。艺术作品是对生活或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生之恋’情,因为有情,所以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的景色就具有了精神。我的‘雪域藏迹‘系列作品更多是表现自己对藏族聚居区特殊的情怀。 ”
山口/45×50cm
作品创作是个人情感的艺术表达,李小可作品中的“笔”与“墨”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他表达内心的方式。也因如此,他的山水作品尤其是“藏迹”系列,具有更深刻的文化观照和人文情怀。
寺院的风/46×52cm
李小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