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游学:究竟可以游多远,学多深https://www.huajia.cc 2017.08.22 19: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0)
刚一入夏,各种夏令营活动的宣传便接踵而至。“暑假里你家孩子去参加了什么夏令营?”“孩子的暑期游学选择国外还是国内?”“哪家旅行社、哪家培训机构的游学质量和性价比最高?”诸如此类的讨论在家长群中不断发酵。同样的,面向学生或成年人的艺术领域的游学项目近两年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由于经济上的宽裕和出行的便利,如今让孩子们亲近国内外各种艺术品有了更多选择。这个暑期,你可以选择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欧洲博物馆、古建筑等游学项目,也可以参加由社会机构或者官方博物馆、美术馆安排的国内艺术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夏令营在受到广泛欢迎的同时,亦须深入地体认与分析。那么,形式多样的艺术夏令营是如何开展以及包含哪些内容?性价比又如何?是否能从中学有所得?如何从中挑选与辨别适合自己的项目参加?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组织机构、参与者及美术教育行业的专家。 艺术游学 形式多样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的艺术游学夏令营从组织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以新东方、英孚教育、大型美术培训公司等为代表的有着多年游学经验的专业校外教育机构;以公立中小学以及苏州博物馆、深圳美术馆等为代表的官方机构;私立学校、美术培训班和大大小小的旅行社、留学咨询公司。其中,由于管理者能力、资源、市场群体的不同,组织的艺术游学项目内容也不尽相同,质量更是良莠不齐。 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教师郭然介绍,目前新东方艺术游学的内容覆盖了音乐、美术、戏剧、器乐、舞蹈、动漫等,他们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艺术水平和成长需求进行游学项目设计,如邀请意大利佛罗伦萨美院教授给中国的孩子讲解创意美术,带学生进行壁画创作、一对一写生指导等。参加新东方国际游学的孩子们会直接参与到欧洲或英美国家的艺术营地,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青少年对于艺术学习的认知和造诣。同时,新东方的游学项目能够参加国际性的艺术比赛等,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提供帮助。而这些海外游学项目以欧美国家为主,花费大致在2万至6万元,时间则在10至20天。“随着游学市场的细分化发展,艺术类国际游学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咨询人数和报名学生的整体数量也在上升,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参加艺术游学项目。”郭然说。 苏州博物馆已组织暑期夏令营多年,今年则配合馆内正在展出的“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推出了5天4夜“悠游江汉——湖北楚文化体验之旅”,组织孩子们到湖北的武汉、随州、荆州,行程包含参观三处国家级考古大发现(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叶家山西周墓考古成果)和三座国家一级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荆州市博物馆),还安排了楚文化特色体验活动,如曾侯乙编钟古乐演奏会、楚国青铜器冶铸成就体验、青铜文物修复基地探秘等。此次短期艺术夏令营由苏博的历史系博士担任领队,特邀湖北各博物馆研究人员导览,全程以了解专业的历史考古知识为主,费用为3800元/人,儿童(不占床位)2200元/人。据了解,共25人参加此次活动,其中成人17位,未成年人8位。 此外,也有一些针对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艺术爱好者所组织的,由国内八大美院的美术教授或理论家带队的艺术游学项目。如北京某文化公司组织的至意大利的14天行程,路线按照艺术史的脉络推进,包括参观梵蒂冈博物馆、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威尼斯)、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等10所专业美术馆,圣彼得大教堂、西斯廷教堂、巴黎圣母院等九大世界知名教堂,以及观看威尼斯双年展。其中,也穿插对梵蒂冈城、托斯卡纳的美第奇别墅和花园、巴黎塞纳河畔、凡尔赛宫及其园林等相关景点的游览。为保证质量,主办方限制人数为10至15人,针对的报名者也是艺术收藏者、艺术从业人员、美术教师、艺术爱好者等特殊的群体,费用为56800元/人。其课程还安排由国内知名艺术院校的博士生导师亲自带队授课,以全面提升艺术史知识与艺术修养。 以上几种是目前社会上艺术游学项目的代表。一方面可谓遍地开花、五花八门,足足能让报名者与家长挑花了眼,另一方面则是各有特点,且区别较大。 夏令营“艺术”味儿哪里体现 与其他内容的夏令营相比,艺术夏令营没有专业限制,更加浪漫和自由,更重视孩子们的现场感受,也更贴合孩子们想象力丰富的天性。做了多年中小学教材的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高级编辑马宁曾组织过自己画室的学生去日本游学,她谈到,艺术游学相对其他学科的游学来说,内容形式比较轻松有趣,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视觉经验的积累肯定有助力。 去年参加过欧洲艺术夏令营的张杰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学美术,去年参加欧洲艺术夏令营,近距离看到了欧洲的建筑、绘画与雕塑,还有那里的景致、人文,让我对美术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觉得学艺术需要开阔的眼界,看到实物的感受是我看画册永远体会不到的。在巴黎卢浮宫看到了米诺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众多大师的绝世名作,让我对于美术的学习一下子直观与丰富了。”国际艺术游学确实可以通过看更多的大师原作,特别是经典之作,提高个人的审美素养。尤其对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从视觉直观感受中吸收营养,亦能为今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审美基础。 而对于较低年龄层次的学生来说,它好像“行走中的课堂”,侧重于孩子的感受度,还能让孩子在艺术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引发其对于艺术的浓厚兴趣和未来目标。郭然介绍说;“一般我们在行程安排上注重室内理论学习与室外参观相结合,比如上午让孩子去上壁画艺术课程,下午会带孩子去博物馆欣赏真实的大师壁画。又或是举办一次画展,让欧洲著名的画家教授孩子如何布展,如何讲解自己的创作,如何粘贴自己作品的名牌等细节。通过点滴细节让孩子们了解艺术画展的意义,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形式。”戴礼彤的母亲回忆起自己不到8周岁的孩子去参加新西兰艺术游学回来后的改变,充满了惊喜和欣慰,她原来还略有担心,后来发现孩子不仅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学会了独立思考。 游还是学?选择需谨慎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艺术游学夏令营益处颇多,但很多家长也表示眼下的项目中依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因子,诸如一些不规范的游学机构价格虚高,服务不规范,到了国外后课程设置完全属于“游而不学”,走马观花似的看旅游景点而不能学有所得等。此外,学生在外的安全也是大众最关心的问题。 马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艺术游学收费居高不下也有着它的特殊因素,她说:“要制定既有吸引力又能凸显机构教育亮点的游学行程,包含了各种支出因素,其中有固定的也有可变的,包括在前期人脉拓展、宣传和招生上。现在的费用行情来说只会更高,这些转到学生身上,其实是很大的一笔家庭支出。”但同时,马宁也表示,正因如此,一般收入的家庭会对游学的目标期待值进行性价比的评估,选择有实质性交流课程的游学。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高师课程改革项目主持人与核心专家马菁汝认为,艺术游学将会是一个很有发展空间的产业,这是中国在新的社会发展状态下的产物。但越是这种情况下,家长越要小心甄选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年龄层参加。艺术游学需要很专业的知识背景,而与机构合作的旅行社并不具备专业人员和专业资源储备,他们大都以盈利为目的,这就造成艺术游学质量并不高,学生收获不佳,很多家长花了冤枉钱。她建议,家长在选择前应仔细做好调研,从艺术游学的专业性考虑性价比,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夏令营时存在跟风和攀比现象,一个班级大多数人都去参加,自己的孩子不去就是落后了;或者盲目认为国外的艺术游学比国内的更优异,还有家长抱着“能游学最好,只游不学也权当一次旅游” 的心态。这些不理性的想法也势必助长一些机构在组织艺术游学活动时以“学”为名而行“游”之实。 艺术游学之路如何继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游学夏令营市场愈加火热,但马宁反而认为艺术游学在家长群中将会被越来越理性地对待。据了解,今年也有很多艺术游学项目中途流产,就是因为行程内容在家长眼中性价比不高,或者假期有了其他更为合适的学习活动,费用需要精打细算而被放弃。另外,现在各种在线如沪江网CCTALK等的博物馆直播参观学习平台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际艺术游学项目的盲目乱象。“因此,要继续实施艺术游学项目的机构、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地调整理念和策略,更多为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控制商业欲望和大而无当的宣传泡沫,真正为艺术教育的开拓与创新起到推进作用,才能可持续发展。”她说。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大多数学生家长愿意花费足够多的费用和时间成本,主要是希望能够让孩子度过一个既充满乐趣,又能开拓视野,真正学到知识的暑期。然而我们需要清醒认识的是,知识的获取和认知的提升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欣赏原作对于理解艺术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但以相对完善的知识框架和丰富的相关信息来支撑对原作的分析和解读,同样是知识获取的重要环节。这部分内容如果仅仅依靠夏令营活动短短几天时间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再挑选专业人员和资源丰富的主办机构,才能够确保这种艺术夏令营活动真正起到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对于当下游学产业如此庞大而无序的状态,马菁汝认为接下来很有可能孕育出替代旅行社功能的新的专业艺术游学机构。这种机构将解决目前存在的行程路线不科学、讲解不专业等各种问题,针对艺术主题,以研究为基础,以不同年龄层的人群需求为基点,将艺术游学的专业化道路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