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办,中国美协承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历经5年的精心组织、管理和认真创作,并经各方面专家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目前已经验收完毕。全部作品将于2016年11月第十次全国文代会胜利召开之际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向广大公众隆重推出,接受社会各界的参观与批评。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为继2009年“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完成面世之后表现中华史诗的姊妹篇,是由国家倡导实施的又一次大规格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此次美术创作吸引和凝聚了我国当代美术界最具实力的老、中、青优秀艺术家,参与创作的美术家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文化使命感和创作热情,在工程组委会和专家们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历史典籍资料,深入理解并把握历史主题的表现切入点,不断强化对主题文化内涵的认识,将集体及个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艺术品格、理想价值的追求,自觉地贯彻到对历史风云、文明进步以及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表达之中。他们以匠心独运的构思,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精湛的造型艺术语言,创作了这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中华史诗作品,并且在史实凝缩表现、历史情景再现、艺术风格语言铸造和精神境界开拓上达到了历史以来最好水平,展现出强大吸引力和感染力,效果令人震撼。它标志着中国美术在历史画艺术创作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和所达到的高度,也填补了中国美术历史主题创作的空白与缺憾。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与完成,是文艺界和美术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和践行成果,是美术界具有史诗性意义的大事。美术创作工程的完成和展示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带动示范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为结构脉络的工程作品,表现了中国历史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文化创造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文明成果等内容,生动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描绘中华民族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和各族人民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品格,充分展现出中国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历史文脉。
工程作品浓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播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创作工程的展示对于引导文艺创新、推出更多具有深邃思想内涵和持久艺术魅力的精品力作具有重要的带动示范作用。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事关文化建设的
方向和根本,而引导文艺创作的有效手段需要导向鲜明、体现主流价值取向的国家重大文化示范工程。
通过“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验收的作品将由国家出资收藏奖励,这是着力扶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题材的创作,为艺术家们潜心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提供最为有利的条件。工程的完成与展示将引导社会各方面更加关注和支持有品位、有思想内涵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对于弘扬文艺主旋律、引领创作
方向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胜利竣工,为时代、为人民、为民族留下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美术力作与精神财富,为中国美术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重要影响,为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以下是经主办单位组委会授权委托的专家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审验收通过,并经主办单位组委会审核批准的146(幅)件作品、作者名单:
1.河姆渡文化
王赞、王雄飞、卞文学、王昶、王丽旻(浙江 中国画)
2.仰韶彩陶文化
4.尧舜禅让
5.大禹治水
6.夏都二里头
7.甲骨刻文
8.青铜文明
9.武丁强盛
张国强(河南 油画)
10.文王兴周
11.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12.周初诸侯大分封
康宁、付继红、臧亮(重庆 版画)
13.《周易》占筮
14.齐桓公称霸
15.战国争雄
16.商鞅变法
17.胡服骑射——武灵阅兵
18.孔子讲学
19.老子与《道德经》
20.逍遥游
21.战乱中的墨子
22.孟子论政
23.法家韩非子
24.《诗经》——长歌清唱
25.屈原与楚辞
26.孙子著兵法
27.孙子演兵法
魏二强(北京 雕塑)
29.秦王扫六合
卢雨(湖南 版画)
30.秦始皇统一中国
31.大泽聚义
32.楚汉相争——鸿门宴
33.《大风歌》
34.文景之治
35.汉武帝
36.张骞奉使西域
夏天(广东 雕塑)
37.张骞通西域
38.汉代太学与独尊儒术
39.司马迁与《史记》
40.汉赋与乐府
41.孝治天下
42.张衡浑天地动仪
43.王充著《论衡》
44.黄巾起义
45.中华医学
46.中华医学
47.《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
48.隆中对
49.赤壁之战
50.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
51、魏晋七士子
52、竹林七贤
陈科(北京 雕塑)
53.陶渊明
张朤(重庆 雕塑)
54.桃花源记
55.北魏孝文帝改革
56.祖冲之与圆周率
57.贾思勰《齐民要术》
58.兰亭雅集
59.石窟艺术
张峻明(北京 油画)
60.六祖慧能说法图
61.六祖慧能
62.唐太宗纳谏
63.长安盛景
64.贞观盛会
65.《唐律疏议》与官衙断案
丁一林(北京 油画)
66.玄奘取经
67.鉴真东渡
林海钟、郑宇、王素柳、虞仲伟、宋德澄(浙江 中国画)
68.文成公主和亲
69.科举考试
70.雕版印刷
71.盛唐书画艺术
72.唐宋八大家
73.汴梁繁盛图
马鑫、吴大伟、杨蕙宁(北京 中国画)
74.范仲淹著《岳阳楼记》
76.契丹与契丹文字
张成思、潘树声(辽宁 中国画)
77.宋词风采
78.中华营造法式
79.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80.沈括与《梦溪笔谈》
81.满江红
何红舟、黄发祥、尹骅(浙江 油画)
82.宋慈《洗冤集录》
83.程朱理学人物肖像
84.宋代画院及书画大家
85.宋交子与纸币发行
86.元好问
87.文天祥过零丁洋
88.中华瓷韵
89.指南针与航海
90.火药的发明应用
91.成吉思汗肖像
申红飙(北京 雕塑)
92.成吉思汗与蒙古铁骑
93.忽必烈像
94.忽必烈与元大都
95.八思巴
周思旻(北京 雕塑)
96.忽必烈与帝师八思巴
97.黄道婆
98.关汉卿与元曲
99.元四家造像
100.马可·波罗纪游
101.马可·波罗像
102.郭守敬
103.元代泉州港
104.郑和下西洋
105.永乐迁都北京
106.永乐修典
107.于谦保卫北京城
108.茶马古道
109.马帮跋涉图
110.明代书画艺术家雅集图
封治国(浙江 油画)
111.商帮兴起——晋商
112.算盘与《算法统宗》
113.王阳明心学
114.戚继光抗倭
115.长城秋韵
116.中华武术
117.俺答封贡
118.开海通商图
119.隆庆开海
120.元明青花瓷
121.张居正改革
122.万历援朝之战
123.朱载堉《乐律全书》
125.《徐霞客游记》
126.宋应星《天工开物》
127.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128.四大名著
129.李自成进京
130.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31.史可法殉城
132.郑成功收复台湾
133.平定三藩之乱
134.广州十三行
135.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36.民族会盟-七溪会阅图
137.北京古观象台
138.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39.乾隆南巡
140.《四库全书》与南北七阁
141.中国京剧——徽班进京
142.三大英雄史诗
143.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44.黄河雄姿
145.长江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