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长子傅小石昏迷5年昨病逝 8月21日开追悼会https://www.huajia.cc 2016.08.18 15:30 来源:交汇点 发表评论(0)
![]() “傅小石先生因医治疗无效,于江苏南京逝世,享年85岁”,2016年8月17日晚23:30,傅抱石长子傅小石的个人微博发布了傅小石先生辞世的消息。在昏迷卧床五年之后,这位出身名门却一生坎坷的艺术家走完了自己生命最后一程,与其携手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夫人王汝瑜虽也一身病痛,但仍在极度悲伤中坚持亲手操办傅老后事,在电话里王汝瑜表示:“请帮我们转告大家:傅老师的追悼会将于8月21日早上8:30在南京殡仪馆举行,家中不再另设灵堂,非常欢迎各界人士来送傅老师最后一程”。另悉,傅老生前所在的江苏省美术馆也在紧急筹划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 傅小石在医院。吕西翰 摄 最后的时光:昏迷五年,无法进食无法表达 傅小石,1932年8月出生,江西新余人,系国画大师傅抱石之长子,傅小石先生自幼受父亲熏陶绘画,但他不满足于仿效父亲的作品而勇于探索刻意求新,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泼墨没骨人物画风,特别擅长以国画表现手法画出具有油画效果,立体感极强的国画人体。这在国画人物中还极为少见。傅小石的作品生动传神,酣畅淋漓,题材丰富多彩。傅小石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70年因保护父亲的四百多幅画作而被冤判入狱十年,平反时中风,右半身偏瘫,双腿断残,但以惊人的毅力改用左手作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左笔泼墨没骨人物画风。代表作品《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敦煌壁画》,《木兰从军》,《轻歌曼舞》及《水泊梁山》等。 几行简介显然无法涵盖傅小石坎坷而坚强的艺术人生,坐在轮椅上操持后事的夫人王汝瑜说起傅老的最后时光满满都是心疼怜惜,“他自己非常痛苦,疼!吐!吃什么吐什么,最后连黄胆水都吐出来了”,直到傅老去世前,年过八旬的夫人还每天亲手做营养汤往返家和医院之间,因为喉管割除,傅老临别也无法再向家人表达任何遗愿,每天只能注入流质,“医生们都说医院的营养汤不如我做的,甲鱼、乌鱼、海参……每天三瓶我换样给他做”。 ![]() 王汝瑜和女儿都常年受糖尿病困扰,但坚持轮流到医院照顾傅小石,“我的腿脚不好,最近两年越发疼得厉害,医院早就让我住院,但我们必须要照顾傅老师”。平时只有女儿女婿搭把手帮帮她,但夫人做事一向周到顾及他人,傅老最后一程她希望有尽量多的亲朋友人来送行,“你们大家有车的尽量开车过去,要是不方便的话打电话给我,我看看到时候租一辆车过去。家里实在没有劳动力,请大家见谅”。闻者心酸,其实作为一代大师傅抱石的长子,傅小石一家的生活状况一直都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那样,“来过我家的人很多都大吃一惊,说想象不到傅抱石的儿子家中居然如此艰苦”。2011年6月,傅小石应邀去北京参加《江山如画》首届全国国土书画艺术会展,组委会派来迎接傅小石夫妇的车辆在长安街上发生追尾事故,这次车祸导致傅小石颅内出血,后来进入昏迷,去世前五年间再没能醒来,也就是“植物人”。 ![]() 坎坷而高贵:对索画者小气,对公益却慷慨 “都觉得小石是大画家,家里不缺钱”,只有王汝瑜心里清楚,两人每月的退休工资万余元仅够支付护工工资和购买营养品。因为她始终不放弃对傅小石的治疗,前后三次手术加各种治疗和药物的费用非常巨大,但王汝瑜仍各种腾挪筹钱,却舍不得卖掉家中傅老的画,“以前傅老师一直舍不得他的画。有一次萧平带一个香港的朋友过来,人家喜欢傅老师的画,挑了一幅想买,结果转头傅老师又把画收起来了。他说那张是他特别得意的,他舍不得卖。那时候我们笑他,可现在,再困难我也舍不得卖他的画,他的作品我都给他收着呢”。“他是个老实人,只知道画画,特别低调,好多人找他做宣传,但他知道有时候宣传搞活动人家难免求画,他的画用左手一笔一笔画出来特别不容易,所以他宁愿不宣传也舍不得他的作品”。 尽管夫妇俩对于外界索画都非常“小气”,但在慈善和公益方面两人却很慷慨:2011年就在傅小石出车祸前,傅小石和王汝瑜向中国残联捐出18平尺的精品之作《潇潇暮雨》,除此之外,他们夫妻先后还为希望工程、为赈灾活动、为重病和残疾儿童多次捐款捐画。 “尽管圈内都认同他画得好,但因为太过低调,很多人对他的消息并不了解,他都昏迷好几年了,我还经常接到电话请他去办展出画册发行邮票什么的”,这么多年来除了画画,傅小石所有的事务都是夫人王汝瑜在打理的,包括傅小石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举办的30多次画展,夫人记得非常清楚,“一共是39次”。在王汝瑜晚年的规划中,她接下来还要为傅小石出画册,甚至还想为他办一个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