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拾遗 岩绘传承https://www.huajia.cc 2015.10.17 14:17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步入21世纪,在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旨在于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丝路沿线的古代洞窟壁画、经文牍片、碑拓遗迹引起学术界、艺术研究领域和创作者的高度重视,中国美术学院与龟兹研究院的合作办学,正是响应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及恢复中国传统色彩绘画传承的目的上展开的。 新疆龟兹石窟作为分布于古龟兹地区大小20余处佛教石窟遗存的总称(其中包括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阿艾石窟等),大约始建于公元3世纪末,止于12世纪,它比敦煌石窟还要早200年。目前,龟兹石窟遗存洞窟约600余个,保存壁画近10000平方米,是我国在艺术文化方面的一块瑰宝。龟兹石窟壁画艺术代表了古代中亚和西亚艺术发展的顶峰,并对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能够让它在今天的文化发展中发挥巨大能量,需要我们研究它、发掘它,同时建立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所以,中国美术学院与龟兹艺术研究院建立一个很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把龟兹文化的研究纳入我们学院的教学科研中去。尤其是让学校和院所之间的合作成为实体、成为学生研究古代绘画的重要基地,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同学心中。 中国美术学院对于东方传统壁画的教学一直给予大力关注和支持,我们建立了岩彩画研究所,开设了岩彩画教学课堂,将“岩彩壁画”课程以研究带动创作,以此将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从当代国际化的视角对古典壁画艺术的保护、修复、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对古代壁画艺术的风格、流派、历史演变以及文化价值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对几近失传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并且将传统壁画材料如何绘制在当代寺观壁画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古代岩彩壁画保护和修复开设专项课题。今天,我们把古老的岩彩壁画艺术从湮没已久的历史长河中重新梳理,因为我们相信,它是我们今天重新认识传统绘画和开拓中国画色彩领域的宝贵而丰富的美术资源,它也将会成为中国绘画当代形态建设最可倚重的力量之一。 在与龟兹研究院展开合作的同时,中国美术学院进一步推出了跨越国际和地区的学术交流活动。“丝路·思路”:2015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活动预备在浙江杭州和新疆克孜尔两地进行。此次研讨会将是最具规模的一次关于克孜尔石窟壁画及相关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由中国美术学院和新疆龟兹研究院联合组织的关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古迹保护与修复、佛教艺术研究等方面内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学术研讨会主题包括:丝绸之路主题(丝绸之路与佛教艺术传播、龟兹人文地理、龟兹民俗艺术); 克孜尔石窟壁画研究(考古、材料、艺术创造和技法);克孜尔石窟壁画与欧亚国家文化艺术互动主题(印度文化、犍陀罗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波斯文化、中国中原文化);克孜尔壁画海外流失部分研究(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古代壁画的保护与修复。此次研讨会将通过两地六天的学术论文演讲、论文发布,参观文献及艺术作品展览,石窟壁画原址观摩考察和现场即席学术讨论向世界展现中国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魅力和人文价值,揭示克孜尔石窟壁画多宗教、多民族、多绘画风格的文化内涵,呈现石窟壁画艺术领域存世最早东西方文化交流结晶的魅力,从而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发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方面取得文化艺术领域的重大成果。 为了配合研讨会的召开,更广泛、深入地弘扬传统文化,将举办“千年叙述——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龟兹石窟壁画艺术西承了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和古代波斯艺术的絮脉,向东启迪着新疆以东、敦煌及内地佛教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曾对灿烂的古代西域文明和佛教文化的东渐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参与展出的克孜尔壁画作品,是新疆龟兹研究院老、中、青三代画家,以及国内艺术前辈和新生代画家多年来对龟兹壁画孜孜不倦、真诚研摹所积累的艺术结晶。此次展览以作品和研究文献的方式呈现,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为创新理念的观点,将传统的“赋彩”观在当下创作的境遇中继承和发扬,凸显当代绘画更为开放多元的视觉传达手段和效果,建立以中华文化为引领的当代东方国际绘画语言体系。展览也将展现近几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在岩彩画教学,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此外,展览作品还包括西藏唐卡和山西壁画临摹。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外文化交流、融通的福地,这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在此召开“新丝绸之路——2015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意义非凡。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贤达从当代国际化的视角对古典壁画艺术的保护、修复、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对古代壁画艺术的风格、流派、历史演变以及文化价值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对几近失传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研究。 立足当代,提升岩彩壁画的学术品味和理论建设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不懈地继续奋斗,使古代岩彩壁画研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