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傅小石近日病危!此前昏迷四年,少人问津

https://www.huajia.cc  2015.07.09 16:24  来源:艺术镜报 发表评论(0)

 

 

    最新消息!2015年7月3日,近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长子、著名书画家傅小石先生,因肺部感染、多器官衰竭,再度病危!此前历经十多天抢救无果,病情依然急转直下。一个痴迷国画,醉心笔墨的艺术灵魂,即将离我们而去!尤为可叹、可悲的是,作为国画大师傅抱石的长子、著名艺术家,一生竟得如此坎坷,人生末期居然落得少人关心,甚至昏迷四年艺术界毫不知情!

    今年是国画大师傅抱石诞辰111周年,9月6日,是傅抱石长子——我国著名画家傅小石84岁的生日。然而,有谁知道这位少年被称为“神童”,青年称为“右派”,壮年称为“囚徒”,中年又因脑溢血导致中风,四肢三残的画坛名家,老年再遭厄运,因为一次车祸的诱发,导致颅内出血,昏迷在医院已近四年之久……

    2014年,经医院十几位专家医师会诊后切开喉管,插入导管,并进行肺部大清洗后,转入重症救护室。依然没有清醒,呈植物人状态。2015年,病情持续恶化,几度病危,但依然保持微弱的生命体征。

    天若有情天亦老:傅小石与夫人王汝瑜的苦难人生

    要在冬季,早晨五点多钟,天还是漆黑一片。然而,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雪雨,年近八旬的王汝瑜总会早早起床去菜场,每天变换着买些甲鱼、海参、河虾、里脊、土鸡、牛肉、木耳、山药、芹菜、胡萝卜等荤素搭配的食材,回家洗切煮炖后用榨汁机做成流汁营养液,然后用瓶器装上,从家中送到南京中大医院。因为医院病房里躺着王汝瑜人生中最重要的伴侣——我国著名画家傅小石。

    2011年7月19日,因为此前一场车祸的诱发,年近80的傅小石突发颅内出血昏迷不醒,此后,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的傅小石,除了靠手术和药物治疗,就靠王汝瑜每天送来的流汁营养液,通过鼻管输送到体内,维持着生命的能量和生命的体征。四年多来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王汝瑜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着,因为她坚定地相信,自己永不放弃的努力,不仅会给小石带来生命的能量,也一定会感动上苍,感动生命之神,小石不会离她而去,小石还会苏醒过来,还会为她左手作画,还会和她一起共享人生美丽的晚霞。

    患难夫妻真情与共

    作为国画大师傅抱石最喜爱的长子,傅小石从小就显露出了父亲遗传性的艺术天赋。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所有垂青傅小石。1957年,他是中央美院高材生,正准备去苏联留学深造,却被错划成右派分子。“文革”时期,傅小石为了保护傅抱石400多幅作品被定罪为“企图携父作品叛国投敌”入狱近十年。在狱中,傅小石先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导致左腿摔断导致肢体残疾。1979年平反后,他却又因过分激动中风而导致右半身中风偏瘫,造成除左手外三肢残疾。值得欣慰的是,在傅小石的苦难人生中,总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女人支撑着他,这就是他的妻子王汝瑜。

    傅小石与王汝瑜相识于1961年。那时,年轻美貌的王汝瑜来到了位于南京中山陵的藏经楼工作,这是早年的江苏国画院所在地。傅小石被打成右派后,爱子情深的父亲傅抱石请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斡旋,千方百计地将傅小石从偏远的北方调到了这里“改造”。在这里,傅小石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因为右派帽子,没有人为他的才情着迷和折服,躲还来不及。可王汝瑜发现这个年轻人很勤奋,也很活跃,性格也很开朗,出于对其才华的仰慕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心地善良的王汝瑜时常悄悄地帮傅小石打扫藏经楼傅小石的卫生包干区,整理画稿。时长日久,两人慢慢熟知。有一天,傅小石突然塞给王汝瑜一幅画,王汝瑜打开画一看,画中的美女原来就是她王汝瑜。传神的功力把王汝瑜画得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尤其是她那双“巧笑倩兮”的大眼睛,更衬托出她端庄的容貌。王汝瑜看得不仅怦然心动,心中涌过一阵热流,原来,那时彼此都已走入了心里。然而,彼时的王汝瑜已为人妻,对此不仅傅家人犹豫,王家人也有忌讳。但充满才华和热情的傅小石让王汝瑜毅然而然冲出婚姻的禁锢。最终,王汝瑜的母亲也尊重女儿的选择。开明的傅家最终也尊重了傅小石的选择,同意了这门婚事。从此坚贞的爱情将这对患难与共、幸福与共的夫妻牢牢地捆在了一起。

    然而命运多舛傅小石怎么也没想到,随后一场飞来的横祸会让这个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年轻家庭,随着历史的漩涡,一起跌入了万丈深渊。1970年,傅小石因保护父亲的画,锒铛入狱,被判十年,从此夫妻天隔一方,最难熬的还不是日日夜夜的思念,居委会三天两头来逼王汝瑜:“你一定要和这个人离婚!”“你要是不跟傅小石划清界线,你这辈子就完了!”并屡次三番强行要王汝瑜搬家,倔强的王汝瑜就是不答应。当王汝瑜听说傅小石在监狱里已经知道有人逼王汝瑜和他离婚了,心急如焚,趁探监的时候,悄悄地塞给他一张纸条:“你不要听信他们的话,我是坚决不会和你离婚的!”王汝瑜就这样用自己坚贞不屈的意念,支持和鼓励着狱中的傅小石,直到1977年的 11月7日,傅小石被保外就医走出牢狱。

    “右派”平反“左手拈花”

    走出监狱,老天依然没有眷顾这对多情的患难夫妻,更没有眷顾这位有着强烈创作欲望的画坛才俊傅小石。

    1979年2月的一天,傅小石正在母亲家的楼上给一位朋友的女儿画肖像,突然接到自己右派被平反的消息,并且得知自己文革期间被判十年监禁也是错案冤案,兴奋不已的傅小石听罢立刻下楼想第一时间把这一好消息告诉母亲,他边跑边喊,但只说了一句话,马上血冲头顶,口吐白沫,昏了过去。妹妹傅益瑶见状立即把傅小石送到鼓楼医院。等王汝瑜下班回来,跑到医院一看,不停地打嗝的傅小石已经根本不认识她。当时鼓楼医院一位姓陶的院长对王汝瑜说:“基本不行了,你就准备后事吧。”听罢,王汝瑜尤如睛天霹雳,七月下雪,感觉到天又塌了下来。

    不甘心的王汝瑜和傅小石的妹妹,从鼓楼医院出来又把神智不清的傅小石送到江苏省工人医院脑外科,脑外科专家候金镐是和傅抱石同时代的全国人大代表,一听是傅抱石的长子傅小石中风,也很着急。连夜开颅,在头顶上打了三个洞,取出40cc的鲜血,这一手术总算把他救活了,但从此傅小石落下了右半身偏瘫,除了左手能正常行动以外,其它的三肢都不能动。

    做为一个画家,傅小石感到彻底地失望了,他甚至不能用右手握住画笔,几十年磨励的臂力和灵巧,手与心的默契配合,全都前功尽弃了。这样的打击使他万念俱灰,生不如死。然而王汝瑜丝毫也没有放弃对他的鼓励。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到吴运泽的故事一遍一遍地讲。“没有右手,还有左手,为什么不用左手试试。”在王汝瑜的鼓励和帮助下,傅小石终于用颤抖、无力的左手拿起了沉重的画笔,从零开始用左手作画。王汝瑜每天到医院照料他的时候,小石就为她画速写,渐渐地画像了。小石高兴极了,于是他就兴致勃勃地为护士、病友,来看他的朋友,画了几个月,出院之时傅小石已经能用左手画一些记忆画了。

    1979年底,傅小石出院时,家住在南京湖北路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楼上,因为文革被抄过家,家中可谓一平如洗。即便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傅小石仍然顽强地用一块三合板搭在床架上,用左手练习创作了几百幅画作。直到2000年傅小石和王汝瑜才用多年积蓄在马台街附近的一个小区的一楼买了一套新居,为了让傅小石能安心作画,2006年王汝瑜又买了一套同一单元的二手房专供傅小石做画室。为了让傅小石锻炼身体,王汝瑜特意把画室买在了五楼。从一楼到五楼的墙壁上,王汝瑜让工人全部打上了钢管扶手。傅小石每天抓着这些钢管,倔强地把自己的身体送到五楼的画室,从来不要王汝瑜扶一步。对小石来说洗澡也是离不开妻子帮助的。早几年家里不方便,王汝瑜还要托熟人在宾馆里帮他洗澡。有一年除夕晚上,她在双门楼宾馆帮他洗澡时,不慎滑倒,摔断七根肋骨。对此她无怨无悔,疼爱丈夫的心一天也没有改变过。她为了让才华卓越的丈夫,能生活在一个纯净安宁的艺术世界里,没有了事务的俗累,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回信和接待事务。

   “很多人都说我小气,是因为我总阻止别人向小石索要画作。”对外界的评论,王汝瑜似乎很明了,但她不不介意。他说傅小石是个厚道的性情中人,只要是朋友私下向他索要画作,他总是尽量满足,少有拒绝。但王汝瑜深知,四肢三残的傅小石每一副画作付出了多么艰难的辛劳。她所以不让别人向傅小石索要画作,是因为太不容易了,她要尽量保护傅小石的身体,尽量保护傅小石用心血创造的为数不多的每一幅作品。在外界索要画作方面,虽然王汝瑜也承认自己“小气”,但在慈善和公益方面,王汝瑜却很慷慨:2011年就在傅小石出车祸前,傅小石和王汝瑜向中国残联捐出18平尺的精品之作《潇潇暮雨》,除此之外,他们夫妻先后还为希望工程、为赈灾活动、为重病和残疾儿童共捐出29幅作品。

    为了鼓励傅小石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王汝瑜亲自张罗帮助傅小石做展览出画册,先后为傅小石在国内外组织展览39次,并终于在2011年为傅小石编辑出版了最高规格“大红袍画册”。在王汝瑜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傅小石开创了左笔传奇,终于跳出父亲的成就笼罩的光晕,以左笔创立泼墨没骨人物画,在中国人物画领域自成一派,独树一帜。至今他已创作出了上千幅优秀作品,并先后在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39次个展,作品均被各地美术馆、博物院、画廊及私人收藏。

    生活维艰 昏迷千日见证真情

   2011年6月23日,傅小石应邀去北京参加《江山如画》首届全国国土书画艺术会展,组委会派来迎接傅小石夫妇的车辆在长安街上发生追尾事故,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傅小石猛地被撞击,当时虽然没有发现损伤,但谁也没想到这次车祸会使傅小石又一次陷入厄运之中。

    由于车祸中没有受皮外伤,傅小石和王汝瑜当时都没在意,但从北京回来以后,到了7月中旬,傅小石就时常感到不适,每次吃东西都会呕吐。2011年7月19日,睡梦中的傅小石突然从床上跌下来,王汝瑜将他扶起时,发现丈夫已经昏迷不醒,右眼肿起了一个血泡。

    “颅内出血。”医生的诊断,再一次让王汝瑜如坠深渊。经过3次开颅手术,医生从傅小石的颅腔内,抽出了超过220毫升淤血,但傅小石虽然保持着生命的体征,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没能醒来。

    “花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我相信小石肯定会醒来。”在恳求医生用最好的药,全力以赴诊治的同时,王汝瑜也开始了耐心的真情护理。

    “都觉得小石是大画家,家里不缺钱。”王汝瑜苦笑着算了一笔账:傅小石在江苏省美术馆的工资是8000元,她自己的退休工资只有2000多元。“加起来刚刚够支付护工工资和购买营养品。”王汝瑜说。

    虽然一生坎坷,多苦多难,但多才多艺的傅小石其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作品价格20多年飞涨万倍。在经济困难时,也曾经有人来劝王汝瑜把家里的画都卖了,但王汝瑜一直没下定决心,“现在急着用钱,肯定被别人压价,而且,万一他醒了,想要画咋办?”况且,在王汝瑜晚年的规划中,她还想为傅小石办一个纪念馆,如果这个时候把画卖掉,将来半傅小石纪念馆哪儿来画呢?

    虽然经济困难,但王汝瑜始终保持每天变着花样给傅小石做最好的营养液,自己早上宁可啃白馒头。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中的积蓄越来越少,为了省一点钱,王汝瑜不得不辞掉一个护工,看到母亲的困苦,因糖尿病已经十几年不能上班的女儿主动替母亲分忧,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帮助王汝瑜送营养液到医院,而王汝瑜自己虽然已经年近八十,全身多病,双腿关键疼痛,但仍然每周坚持去医院看望小石。

    “傅老师目前还没有办法和家人交流,只是眼睛有时会下意识地睁开,但对于我们的任何举动,他还不能回应。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渡过难关,确保无生命危险,我们真的不知道。”但王汝瑜依然一直坚定着一个信念:“小石一定会好起来的!他是那么坚强,生命力那么旺盛的一个人!他一定会平安!”王汝瑜多少表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小石还有一口气,只要我还活一天,绝不放弃对小石的治疗。”

    虽然期待傅小石慢慢好转并清醒的奇迹至今尚未发生,但我们相信有傅小石对命运不折的韧劲,有王汝瑜真情付出和呼唤,傅小石定然能挺过这个难关。倘若傅小石老师就此诀别,我们也希望王老师能够挺过这个孤独的难关。

    我们也默默地祈祷傅小石能再次创造生命的奇迹!!!

    对此,我们期望发动艺术界同仁,为傅小石老师祈福!同时,我们也希望文联、美协、红十字会等单位能做一些更加实际的工作,让这位一代国画大师之子、著名艺术家能有个不那么凄惨的结局!


  】【关闭
 


  • 相关画家 

  • 相关美术馆 
美术馆: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