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繁荣 引领创作https://www.huajia.cc 2014.06.07 06:25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当代文艺评论应如何有效开展? 当代文艺评论是否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发挥导向作用,关键在于文艺评论能否有效开展。在当下艺术市场中,画家的名气、地位往往成为决定其作品评判和价值的关键,评论变为了附庸。作品的好坏本应该由文艺评论家来下一个学术判断,而非画家自身,名气再大的画家,也不可能保证自己创作的作品张张都是精品。更有甚者,文艺评论甚至成为了某些人趋炎附势的手段。 新当选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教授认为,要有效开展文艺评论工作,首先就要求评论家必须要有公信力,要像史学家一样,对自己写的东西负责任,尊重自己的事业。艺术家作品的好坏优劣应该由评论家来下一个学术判断。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就是一种制度上的改变,使得文艺评论家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为了有效开展文艺评论工作,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文艺评论队伍,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为此提供了组织的保障。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文艺评论人才,才能不断提高文艺评论的公信力,才能努力开创文艺评论的新局面。有效开展文艺评论工作应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艺评论是为文艺创作提供正确的导向,文艺创作是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艺评论必须贴近生活,经受得起群众的检验。 当代文艺评论如何做到有针对性、有锋芒? 在当下的文艺评论中,就画家之论述多褒少贬,论人品而避谈画格,或名气决定格调;就画家作品的论述大而空,评一家与评百家无异,论点、论据放之四海而皆准。而真正有针对性、有锋芒的评论,可谓少之又少。 从时代的背景下出发,也应该认识到信息时代的特定属性,借助于互联网平台的一系列评论手段,无疑是今天文艺评论的一大重要阵地。评论的网络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传播属性的快速化;另一方面则是过于宽松、甚至于缺失审核机制,成为滋生评论注水与失实的温床。 既然是好的文艺评论,那首先应当是对艺术家作品的评论。就美术界而言,则是对画不对人,既不能因为画家个人的名气大小而判断其作品的好坏,也不能因其作品的好坏而影射画家个人。评论工作者应当保持着一颗公心,由此出发,进而发出有针对性、显露锋芒的评论。作为业界的审视者和评价者,评论工作者的责任重大,其笔下的文字和所发表的言论理应居中守正,而不能将评论作为一种牟利的手段,应该立足作品本身,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客观、真实且更为纯粹地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学术分析和判断。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上强调,文艺评论家协会应充分发挥文艺评论主阵地、主力军、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努力唱响当代文艺发展主旋律;密切关注当代文艺发展实践,努力提高文艺评论的引导力、公信力、战斗力,努力开创文艺评论新风。 当代文艺评论如何保持专业性? 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可以说是文艺评论的生命,保持文艺评论的专业性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要素。在当下形形色色的文艺“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叙旧情的,有说故事的,有谈感想的,有分析技法的…… 但这些都不是真正具有专业性的文艺评论,至多也只能是文艺评论中的很小一部分。文艺评论应该是建立在评论家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家理性认识的体现。文艺评论应对作品在当代同类作品中进行定位,而非仅仅只是停留在表现的技法分析,甚至是单纯的说故事,谈感想,因此,文艺评论应该由点及面,对作品进行学术上的定位和分析。 不是只要懂美术的人就可以写出美术评论,理解美术只是基础,关键更在于懂评论;但同时,也并非懂得文艺评论的人就能写好美术评论,熟知业界、理解专业领域的专业性,是能写好专业文艺评论的基本前提。要保持文艺评论的专业性,首先要从评论家自身出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笔下写出的每一个字;其次,社会各界应当提升对于文艺评论的专业性的认识,文艺评论是否专业,是否优秀,关键取决于所写内容,而非写评论的作者。 文艺评论家如何把握自身的观点和立场? 近年来美术界发展迅猛,随着一座座公立和私营美术馆的兴起,美术家们举办展览早已屡见不鲜。展览背后,与之相配备的各式各样的研讨会应运而生。 个展研讨会的嘉宾组成人员多为同道、师生亲朋、美术媒体、美术馆工作人员、美术史学家,就事论事、就画论画、就画论人居多,真正的评论家和评论却甚少出现,很多时候,捧场多于论道。相反,一些真知灼见式的评论,则多见于非公开化的聊天场合。 文艺评论对作品具有评判分析作用,对文艺创作具有导向作用,因为文艺评论家必须把握好自身的观点和立场,在文艺评论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和学术氛围。既称之为评论,则应当具备公开化的特征。我们能够理解“维和”式的研讨,但更期待对于业界具有相当推进意义的评论。当代的文艺评论要避免“人云亦云”和“察言观色”,就要求我们的文艺评论家要把握自身的观点和立场,必须有自身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这样才有理有据。但是要具备强有力的理论体系和学理支持,这就需要文艺评论家本身有深厚的积淀。 文艺评论家可以成为一个职业吗? 从当前国内的文化发展现状来看,画家、书法家、艺术家、教育家都是成熟的职业,从业者不仅可以在各自职业中不断探索专业技艺,也能依靠所从事的职业来获取丰厚的经济报酬,维持正常生活。文艺评论家作用固然重要,却难以成为独立的职业,通常文艺评论家都用其他途径或者职业来获取经济报酬,维持生活。陈振濂教授认为,当下的文艺评论家已经可以成为一个行业,但是还不能成为一个职业,因为文艺评论具有它的特殊性,目前单纯从事文艺评论工作是很难养活自己的。但是随着文艺评论行业的不断发展,文艺评论家地位正在逐步提高。 文艺评论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而是文艺评论家面对文艺作品、文艺潮流时一种自发的具有专业性的学术认识。如果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去写评论,那么评论就成为了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文艺评论家的经济报酬应该来源于社会对评论自身价值的肯定,而非冲着评论家本人,花钱买稿。任何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成熟过程,相信文艺评论只要能够保持自身的专业性,文艺评论家的未来地位必将逐步得到提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评论家有了自己的组织,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但是,文艺评论的发展关键在于评论的有效影响力,在于评论家队伍的健康有序壮大。我们期望全国文艺评论家,可以在有组织作为后盾的情况下,有更大的作为,推动当代文艺评论健康发展,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评论”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