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法院受理“砸宝”案,王刚当被告

https://www.huajia.cc  2013.10.19 08:43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据人民网消息,北京朝阳法院于10月14日开庭受理“京城砸宝”案。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王刚砸宝事件经去年6月媒体曝光后,一度成为社会焦点,饱受争议。一批瓷器收藏家和鉴定专家对节目开播6年来累计砸毁600多件藏品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认为节目中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此前,藏宝人付常勇一纸诉状将北京电视台和王刚诉至法院。

  事件缘起

  2012年10月28日《天下收藏》节目中,来自河北的中医大夫付常勇作为持宝人登场,展示了一对甜白釉压手杯,被当期3位鉴赏家鉴定为现代仿品,主持人王刚挥动大锤将其中一只砸毁。付常勇对该结果不服,认为自己的藏品在节目录制前后经过专业鉴定机构仔细鉴定,结论均为真品,而《天下收藏》不负责任,仅凭3位鉴赏家节目现场短时间远距离目测就将藏品误认为赝品砸毁。

  随着王刚砸宝事件被媒体曝光,付常勇向律师咨询后,认为砸毁藏品的行为构成民事侵权,以节目制作方砸毁藏品损害其财产权益为由,向法院提起侵权责任纠纷诉讼,要求被告北京电视台和王刚承担赔偿责任。

  据新华网报道称,10月14日本案首次开庭时,经原告申请,梁亚力、王治国两位专家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原告的瓷杯整器及两片瓷片的年代判断等问题提出了专业意见,认为原告的整器及瓷片系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期间所造的寄托款器物,并非现代仿品,而是明朝之前的“古代仿品”,而古代仿品同样具有文物价值。

  王治国就被告提供的翟健民、王春城、拉达(当期节目给出鉴定结果的3位专家)3位鉴赏出具的鉴定结论中“类似器型只自清康熙时期才出现”、“暗刻龙纹过于生硬呆板”、“胎质过于粗杂”的观点逐一进行了驳斥;梁亚力随后发言,用科学方法分析了从整器及瓷片上检测到的自然老化痕迹,并现场展示了使用科学仪器检测自然老化痕迹的过程。原告已申请法院通知翟健民、王春城、拉达(外籍)3人作为证人出庭,但上述3人并未到庭。截至庭审当日,主持人王刚对此案尚未做出回应。本案将择期继续审理。

  真假之辨

  据原告方律师透露,14日庭审的三个焦点为:被砸的这个杯子是不是现代仿品,“现代仿品”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谁有权力和资质来为这些藏品做出鉴定;节目组与持宝人签订的所谓“生死文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砸宝”之后,节目组、电视台包括主持人王刚能不能免责(免去民事责任);北京电视台和王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什么样的过错,为什么必须要承担连带责任。

  王刚和北京电视台也分别委派律师到庭,他们的观点和之前的庭前会议时间表达的观点一致,即认为被砸的甜白釉压手杯是现代仿品,鉴定没有错,给出鉴定意见的几位都是这方面的专家、经纪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有“生死文书”,可以免责。

  引发思考

  人民网的报道中称,王刚砸宝事件引发强烈关注,背后的原因正是近年来国内电视鉴宝节目在取得火爆收视率的同时,曝出鉴定流程不严谨、找托上节目等一系列问题。目前适逢《文物保护法》面临修订之际,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去年也曾发文要求整顿国内鱼龙混杂的鉴宝节目,此次法院受理付常勇诉北京电视台、王刚一案,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规范国内鉴宝节目、鉴定行业与文物保护。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