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颁奖式在京举行(图)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  作者:佚名

    2013年元月29日上午十时,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四楼报告厅举行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副主席李屹、杨承志、左中一、夏潮,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副主席冯远吴长江何家英、范迪安、杨晓阳曾成钢潘公凯,顾问杨力舟、尼玛泽仁,秘书长刘健、副秘书长张旭光、陶勤,中国美协各艺委会主任或秘书长,在京的著名美术家代表,还有媒体记者,以及中国美协全体干部职工,共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庄严的时刻,向这六位新中国美术的开拓者、奠基者和代表人物献上一份尊崇和祝贺。颁奖式由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主持

    赵实同志在讲话中说,“这六位获奖者是德艺双馨的美术大家前辈,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美术发展的重要活动,他们的艺术活动是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美术作品记录了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进程,体现出时代所赋予的丰富内涵,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六位美术大家满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热忱,积极讴歌时代讴歌人民,他们有的在多个美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有的是油画艺术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是新中国版画创作的先锋、有的是新中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有的是传统书画大家。他们经过多年勤奋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创作出大量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优秀艺术作品,他们身体力行,推进各个画种的美术教育、培养出无数优秀美术人才,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为新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做出的卓越的贡献。他们是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典范。”


颁奖式现场 中国文艺网单鸣摄

    她还指出,“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从去年启动以来,中国美协为评选活动作了大量细致和富有成效的工作,各美术机构和广大老美术家积极参与评选,整个评选工作公正高效,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在美术界和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的声誉。我希望中国美协把这项工作继续做好作扎实,更好的为广大的美术家服务。同时,我们号召广大美术家向获奖的老艺术家们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学习他们坚守艺术理想和艺术良知,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以优秀作品回报社会和奉献人民。为繁荣中国的美术事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颁奖式现场 中国文艺网单鸣摄

    “中国美术奖”是中宣部批准设立,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并由中国美协承办的国家级美术最高奖,含“创作奖”、“理论评论奖”、“终身成就奖”三个子项。“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的设立,旨在表彰为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德高望重的著名美术家。为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经中国文联党组会议决定,“中国美术奖”的子项“终身成就奖”由原来的每五年评选一次改为每三年评选一次。

颁奖式现场 中国文艺网单鸣摄

    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自2012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向中国美协的团体会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美协、新疆建设兵团美协、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警部队)文化主管部门,发放《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实施方案》,请他们负责组织推荐所辖区域和领域2—3名候选人的申报工作,并在《美术》、《美术家通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美协网等媒体上刊登广告,增加个人申报途径,在社会产生广泛反响,每日咨询电话不断,报名踊跃,至8月15日报名截止日期为止收到有效报名数是75人。

颁奖式现场 中国文艺网单鸣摄

    10月24日,由主办方组织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和7位美术专家组成初评委员会,先集中审议,再投票表决进行初评。最终从报送的75位候选人中评选出22名入围者。

颁奖式现场 中国文艺网单鸣摄

    11月17日,由主办方文化部主管领导、中国文联主管领导、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顾问(在京、够申报年限者除外)、主席团成员组成终评委员会,先集中审议,再投票表决进行终评,从22名入围者中评选出6名获奖者:方增先孙其峰杨之光李焕民侯一民詹建俊(按姓氏笔画排序)。

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奖评语

1、侯一民先生

    侯一民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是新壁画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侯一民先生多才多艺,在多个艺术领域都有造诣和建树,他擅长油画、中国画、壁画、书法篆刻、雕塑、鉴定修复等。他两次设计人民币,参与深圳世界公园、民族游乐园等主题公园的设计和营建。他的油画代表作品有《青年地下工作者》、《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毛主席与安源矿工》、《六亿神州尽舜尧》、《清水江畔》、《跨过鸭绿江》等。壁画有《清水江畔》、《百花齐放》、《五千年文化》、《抗震壮歌》)、中国画有《泰山日出》、《逐日图》等作品,他的作品造型严谨,气势宏大,追求外来艺术与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融汇贯通。

在多年的现实主义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中,侯一民先生始终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理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创作不息、诲人不倦,为人民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2、詹建俊先生

    詹建俊先生从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总有不断的带着崭新思考与新颖面貌的作品奉献给社会,他的许多代表作成为新中国油画艺术进程的标志,如油画《起家》、《狼牙山五壮士》、《高原的歌》、《旭日》、《潮》、《飞雪》、《晴风》、《绿野》、《回望》等,他的油画创作经历了从“象征写实到抒情表现”的探索历程,从浑然的氛境,到后来信笔流淌出来的华彩,不断朝向表达更自由、笔力更老辣、抒发更从容的境界迈进。

詹建俊先生对中国油画发展作出的方向性论述、在组织中国油画学术活动中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在油画教学上丰富的经验与成果等方面,使其不仅是当代油画艺术大家,而且成为认识和研究二十世纪下半叶延至当代中国“油画文化”的重要代表。

3、李焕民先生

    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李焕民先生满怀着坚定的艺术理想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始终刀笔不辍,孜孜以求,创作出大量精彩的艺术作品,特别是一大批享誉全国的藏族题材的美术作品,如《高原峡谷》、《扬青稞》、《攻读》、《拉萨街头》、《牧场》、《藏族女孩》、《初踏黄金路》,《驯马手》、《高原之母》等,这些作品屡获殊荣,影响深远,成为用艺术记录藏族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巨变的不朽史诗。

    李焕民先生自踏上雪域高原之日起,就将心灵与情感融入这片土地,并成为讴歌这片土地优秀歌手。经过多年的语言锤炼和风格追求,李焕民先生把版画语言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为创造版画新的民族形式作出了突出成就。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美的品质而具有长久的穿透力,成为新中国版画艺术一座高峰。

4、方增先先生

    方增先先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画探索中,以创作具有中国气派的人物画为己任,锲而不舍,上下求索,成为中国画界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方增先先生的代表作有:《粒粒皆辛苦》、《说红书》、《艳阳天》、《孔乙己》、《母亲》、《闲看行路人》、《旧梦》等,这些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风格沉雄犷放,语言浑厚苍润,传达出充足的人文精神和仁爱情怀,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方增先先生的艺术实践,在引领中国画革新思潮,推进中国画学术积累,在更高层次上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等方面硕果累累,为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繁荣和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5、杨之光先生

    杨之光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国画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水墨人物画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雪夜送饭》、《浴日图》、《难忘的岁月》、《矿山新兵》、《激扬文字》、《石鲁像》等铭刻着时代生活鲜明印记的水墨人物画作品。他努力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语言与西方绘画的严谨造型相结合,通过写意性的概括用笔,呈现一种从现实中来,又超越写实性的写生,体现了一种多样文化与艺术语言的综合。他的作品达到了抒情表现,“气韵生动”的自由境界,成为融笔墨与造型于一体的新写实中国画。

    杨之光先生的艺术实践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不断革新的实验精神,成为我们时代重要的文化传统。

6、孙其峰先生,男,汉族,山东招远人,1920年出生,93岁。

    孙其峰先生从艺80多年来,充分地继承了中国文人画重‘文’的优良传统,他修养全面,在绘画、书法、篆刻和画论诸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孙其峰先生的书篆作品根植传统,融会贯通,自成一格。他的花鸟作品,生机盎然、乐观进取,在艺术价值上求真求美,造诣高超。孙其峰先生的代表作有中国画《春江水暧》、《俏不争春》、《秋江》、《好鸟鸣春》、《雪鹰图》、《雪垂银梢》、《蜀江泊舟》等。

    孙其峰先生自上世纪50年代初一直任教于天津美院,始终忠诚于国家的美术教育事业。他教书育人,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勤俭朴素,彰显出一名优秀导师宽广的胸怀。孙其峰先生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为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中国当代美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