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顾生岳教授https://www.huajia.cc 2012.09.22 08:08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当代中国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中国浙派人物画的开创者,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主任、教授顾生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9月15日下午14时1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 顾生岳先生的一生,既是平实淡泊的一生,又是充盈多彩的一生,孩提时代的他,便与绘画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与艺缘,青年时期,他又与中国美术学院结下了不解的学缘与画缘。就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成立的前一年,1927年,他出生于浙江省素有“东海渔都”之称的舟山沈家门;而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顾先生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深造,并于两年后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可以说,顾生岳先生是一位与中国美术学院同成长、同呼吸、共命运、为数不多的我院老一辈丹青巨擘和教学贤师。他的辞世,对我院,对整个美术界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与遗憾! 顾生岳先生祖籍宁波大碶,从小生活在海边,所以,顾先生对海自然有着格外的痴情和钟爱。海的宽广,历练了他海纳百川的胸襟;海的波澜,造就了他顽强拼搏的秉性;海的平静,颐养了他谦和内敛的性格。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也常可以看到描写海洋题材及鱼乡生活的场景,譬如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作品《春临东海》,就是他于1964年创作的经典力作之一。 顾生岳先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者和探路者,肩负起了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历史重任。他是新时期浙派人物画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新中国人物画的奠基人之一。在他及其同辈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物画这枝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奇葩,在新的历史时期,又一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顾先生从教的30多个年头里,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后备人才,在他们中间,有些已经是活跃在当今画坛上卓有建树的才俊翘楚,有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我们相信,这一定是顾先生最为之欣慰和为之动容的事,因为这才是他真正的事业和人生夙愿。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以后,顾生岳先生成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第一任系主任,在繁重的行政事务和教学任务之余,他依然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他在绘画上追求,“古朴”、“厚重”的视觉美感,造型严谨,设色凝重,形神兼顾,韵致精微。他在教学上积极倡导“深入生活,多画写生”。他深入祖国内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画了大量的写生和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他所倡导的“四写”(临写、慢写、速写、默写)教学体制和“情(移情)、意(立意)、活(活画)、速(求速)”的速写要诀,是对中国美术院校速写教学理论的一大贡献。同时,他对中国人物画专业素描教学体制的改革推进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在中国美术学院担当教学任务之外,顾生岳先生还曾历任杭州市美协主席(1958~1975)、浙江画院副院长(1984~1997)、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会长(1988~1998)、中国工笔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4~2012)等职务。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顾先生是一位具有担当意识的耕耘者;对于绘画艺术,他是一位虔诚的探路者;面对生活,他是一位用真心去发掘美好事物的实践者;面对莘莘学子,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对他的家人子女来说,他是一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好长辈、一位慈祥的好父亲。 作为中国美术家中的一员,他用平凡成就了他的非凡;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用他执着的人生信念和对美至高的崇尚,通过手中的画笔,回报着民族、社会以及他深深挚爱着的父老乡亲。 此时此刻,再多的言语也无法召回这样一位骑鹤西归的长者,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缅怀和由衷的敬意! 一生共勉,丹青寂寥臻兜率,浮厝芳名在。 五岳同悲,素练星罗罩翠微,丰碑永代归。 愿顾生岳教授安息,顾先生一路走好!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12.9.17
|